市面上的兴趣班营销多是针对女性家长设计的。
在中国有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很多家庭的女性,也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主导权,父亲则常常处于服从或者完全不管的状态。
女性的特点是重感情、理性分析能力相对较弱,思辨能力稍显不足,当然这并非绝对,但大部分女性确实偏感性,而且天生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
针对女性的这种特点,营销机构设计出让人更焦虑的有效方式,再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需求,使得妈妈们纷纷为孩子报名许多实际上用处不大的兴趣班,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他经常看直播课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什么年龄应该报什么兴趣班。他将丈夫赚来的钱大部分用来给孩子报兴趣班,据我所知已经报了六个常规课程。而那些小型课程更是数不胜数,时间上都安排不过来,报的课程比孩子能上的还要多。
像我这位朋友,她完全在一个闭环里,因为她学习的内容完全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而且她越深入学习,就越肯定孩子需要报一大堆兴趣班,这样才是赢在起跑线上,并且她认为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是值得的。
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圈子来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培养出七八种特长并取得成就。
人能有一项特长并做出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有可能这位妈妈想多试几种,找出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但这种方法思路更不对,因为它会让人迷失方向,让你更看不准孩子到底喜欢什么。观察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兴趣点,地静静地观察,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才能看到真相。
兴趣班到底有没有用?
孩子的兴趣班肯定是有用的,关键在于你怎么使用它。只有在发现了孩子的特点,了解了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1~2种兴趣班就足够了。这里指的是大部分普通家庭。少数特别有实力的家庭,或者有团队养孩子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因为普通家庭都是父母或者是祖辈帮忙养孩子,需要将精力、时间和金钱花在刀刃上,做重要的、能提高的事情,而不是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分散开。
当然,学一大堆东西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最后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只是多了一种体验而已。与其一大堆的体验,不如真正发现孩子的热爱特长,去专一地培养来的精湛。
不贪多
如果实在不知道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可以再等一等,发现以后报一个强相关的看起来适合的就可以,或者再加一个运动类的。也就是说,发现孩子的特点后,报一个孩子有天赋方面的兴趣班,再加上一个运动类的兴趣班足矣。
如果家长陪着户外运动,或者是和同学约着出去玩,也可以代替运动的兴趣班。运动兴趣班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运动的场所和场地。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运动类的天赋型孩子,那就主要从事运动类的兴趣培养,其他的兴趣班选一个稍微培养一下即可,也是1~2种,一个主一个次。
结语
兴趣班营销多针对感性、易焦虑的女性家长,导致过度报名。应根据孩子特点精选1-2种兴趣班,避免分散资源。对于未知兴趣的孩子,还是静待发现。关键在于专注而非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