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报道称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至男63女55或58周岁退休#,采用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养老压力。
该报道一出,在网上掀起了巨大波澜,不少90后们纷纷“破防”,因延迟退休的法定年龄对照表内没有90后的身影。
于是纷纷猜测,90后怕是躲不过65岁退休的命运了......
小九也在后台接到了很多粉丝的询问,这退休年龄一出,很难不怀疑自己是不是能活到那个岁数。
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低,退休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一、一万人中有多少人活到退休?
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满65岁的人口数量为16295105,这批人均出生在1955年,那一年的出生人口为1984万人。
换算一下,10000个人中约有8213个能活到65岁。而且,国家卫健委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了77.93岁。
不久前,《柳叶刀》发布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大陆地区的预期寿命会继续增加达到81.3岁,其中部分省份的女性预期寿命更是达到了90岁。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仍有较长的预期寿命。然而,这一比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健康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等,会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二、为何60-64岁癌症易高发?退休人群要警惕
60岁之后意味着身体全面进入了老年阶段,多种疾病会接踵而来,之所以有这种情况,与几个原因相关。
• 人体细胞和器官老化:年龄增加后器官和组织会明显下降,身体也会逐渐衰老,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无法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和运转,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 抵抗力越来越差:抵抗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在老年时期由于抵抗力下降,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 精神因素:60岁左右正是退休的交接点,很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脱身出来,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产生巨大的落差感。长期处于抑郁等不良情绪下,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让疾病风险增加。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的《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是癌症发生以及死亡率最高的群体。这个阶段的老年人除了身体机能退化外,往往还有2个特点,而这些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 年轻时不够注重身体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身体健康不重视,熬夜、喝酒、抽烟样样不落,这些不良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不明显,但会在体内埋下“雷”,等到老年时期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很可能会一并“算账”。
• 心理状态,常有睡眠障碍
过了40岁之后,除了身体机能在走下坡路外,心理上也会一定程度走下坡路,且逐步进入更年期后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长期处于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等不良情绪下,也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
三、退休后别干这3件事,晚年更幸福
退休后想要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去进行改变,这几件事一定要注意。
1、不要吃得太饱
每餐饭要注意不能吃得过饱,保持在7~8分饱即可,感觉对食物的热情度下降了就及时离开餐桌。过量摄入食物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变重,还容易让身体肥胖,对健康不利。
2、不要生气
情绪对于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长期暴躁易怒、情绪不良,会让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不要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让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增加腹部肥胖、便秘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几率。
说完不建议做的事情后,再来说说推荐老年人进行的一些事情。
2022年,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发现:65岁及以上的老人,如果生活方式健康,男性预期寿命能多5.7年,女性多3.1年,并且还能大大降低得老年痴呆的风险。所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1、坚持学习
人在任何阶段都不能停止学习,老年人日常要注意多阅读书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去上老年大学,对保持大脑灵活性、丰富生活内容以及预防老年痴呆均有好处。
2、规律作息
每天要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睡眠时间在6~7个小时为宜,白天再适当小憩半小时。
3、接受现实
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对此要持有正确的心态,接受自己的衰老过程。
4、保持社交
生活中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联系,不要长期一个人窝在家里,否则很容易孤独、抑郁,影响预期寿命。
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对此无需过多纠结,与其去纠结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何不如活好当下呢?
参考资料:
[1] 《至2035年,中国大陆预期寿命将达81.3岁,部分省份女性预期寿命超90岁》.柳叶刀TheLancet.2024年01月19日
[2] 《最新癌症权威数据发布: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易患癌!》.健康湖北.2021年03月01日
[3] 《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在60岁后不做这3件事》.老年日报.2024年04月29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