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一根针穿千条线

公务缘 2024-11-11 16:47:37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了确保政策能够有效落实,我国实行了五级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国家、省、市、县区和乡街。在乡街之下,还有居民自治机构如村或社区委员会。

政令从上级逐级传达到下级,每级政府都有其特定的职责范围,随着层级的提高,责任也越大,涉及的人口更多,需要更多的公职人员来执行任务。

例如,国家发改委设有26个司,约有900名在编干部;某省发改委有40个处室,300多名在编干部;某地级市发改委有36个科室,100多名在编干部;北县发改局有13个股室,35名在编干部;贾镇则有一个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工信、发改、统计等业务,只有3名在编干部。这3名干部实际上承担了3个县局80多人的工作。

北县共有32个县直部门和16个党群部门,此外还有环保、税务等部门以及与政府有业务交集的电力、通讯等国有企业。

满编运行的贾镇政府仅有54名机关干部,平均下来每人要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

实际上,某党委委员不仅要负责自己的领域工作,还要兼职妇联、团委的工作。从局机关到基层,最终所有的工作都汇聚到了基层这一根“针”上。基层干部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忙碌不堪。

回到五级政府的话题,上级政府负责制定政策,中间层负责传递指令,而基层则负责具体实施。为了确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向下传导压力。

这种机制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压实责任,正是由此而来。九月下旬,北县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大会,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后,各部门纷纷下发通知文件:农业局要求做好节日期间设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民政局要求加强养老场所安全管理;自然资源局强调废弃矿山监管,防止非法开采;市场局则要求保障物资供应,促进节日市场繁荣……每个部门都在提出要求并强调自身责任,最终所有这些要求都集中指向了基层乡镇。

上周某天,我同时接到了三个通知:一是县委副书记安排社会稳定工作;二是常务副县长调度第四季度经济指标;三是政协主席要到镇上看望政协委员。如果不陪同政协主席领导肯定会不高兴;让副书记参加稳定会被认为不重视;打电话给常务副县长解释时,对方反问经济指标不重要吗?

最终,我先去见了政协主席一面后再赶往县城,迟到十分钟勉强赶上稳定工作会议,并向常务副县长道歉,安排镇长代替我参加经济会议。

在这个过程中,上级是压实责任的“锤子”,而基层则是落实政策的“钉子”。基层干部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长为坚强的钢铁。既然存在压实责任的情况,那么自然也会有追责问责的制度。 除了日常的本职工作外,乡镇干部还需要参与到村庄的具体指导工作中去。

面对繁杂多变的村级事务以及各种分类细致的行政任务,确实给基层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比如,我曾经遇到过一起农民非法占用耕地建房的情况,按照法律规定,这本应由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来处理。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个任务被转交给了镇政府,并且如果未能按时解决好,还会面临来自上级的压力甚至是问责程序启动的风险。

无论身处何方、担任何种职务,我们都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多为基层着想,避免成为自己当初所反对的那种人。毕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正是有了无数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们,才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