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入蜀时,采取惨无人道的统治措施,致使四川一省生灵涂炭。据《四川通志》的记载称“自献逆屠剿,人类几灭”,从顺治朝开始,清廷向四川大量移民,这才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的说法。
对于这段历史很多读者都是有了解的,然而四川当时的惨况究竟如何?清廷又是如何大举实行移民的?恐怕这两个问题还有不少朋友不太清楚,本期御史就来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顺治初年至康熙初年的移民情况清入关时四川尚没有完全纳入朝廷的统治,经过几年的军事斗争,顺治八年,朝廷在四川控制的地区为保宁、顺庆、潼川、龙州三府一州,共辖29个州县,记录在册的户口只有9350余人。
什么概念呢?三府一州占了四川省至少四分之一,按此推算,顺治初年四川省的人口总数最多只有几万人,这一数字只与内地省份的一个县相当。可见当时四川人口之凋零。
康熙三年,刚刚上任的四川巡抚张德,由顺庆、重庆至成都府,他对沿途中的境况有此描述:“舟行竟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而已……实为有川之名,无川之实。”并概括说自己这个巡抚是个“有名无实”之官。
面对四川的凋敝,为了促进四川的经济恢复,从顺治八年以后开始大力推行移民措施。顺治十年还特别出台政策,规定凡四川荒地,官府给耕牛种子,不管是兵还是民只管开垦,五年之内不收任何赋税。
然而四川土著居民存量过少,大面积的荒地根本无人耕种,也无力耕种。顺治十七年,朝廷扩大移民的范围,下令凡是此前逃往他省的四川民众,只要愿意入蜀,就给予大量的田地,同时也享受各种经济补助。
顺治一朝,尽管朝廷十分重视四川的经济发展,但因当时国家财政拮据,总体来说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康熙一朝的移民情况进入康熙朝后,随着统一战争的逐步收尾,朝廷开始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康熙初年,四川移民政策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实质化的特点。
封建专制时代,士绅群体是国家的统治基础,顺治时期只是积极鼓励普通民众入蜀,而忽略了影响力巨大的且逃离外省的士绅群体。时任四川巡抚张德在奏疏中提到,说四川的士绅因战乱大多逃往陕西、湖南、云贵等省,且数字不下数万余。
张德建议朝廷让这些骨干精英们重新回到四川,同时再加大力度让川籍流民入蜀,是为“以川民而实川户”。
士绅作为一方翘楚,如果回归,不但有能力、有财力开发荒地,而且还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带动新旧流民入蜀。
康熙初年至于康熙中期,四川督抚又不时上奏朝廷,提出了诸多可行性的建议。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原四川的土著居民大量回归,且湖广地区也有庞大的流民涌入四川。
不管是士绅、土著居民还是外省流民,朝廷几乎是一视同仁,只要进入四川官府一律都给落户,并发给相应的生产工具,至于土地则是完全放开,只要是在荒地上树立标志,谁就有土地的产权。并且还沿袭了顺治初年的优惠政策,实行五年不纳赋的措施。
三藩之乱后,四川的移民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至三藩平定之后,国家进入承平阶段,户部寸银充裕,康熙皇帝对四川省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事实上,全国各省的赋税以四川最轻,这种轻税政策也给四川带来了饽勃勃生机。
雍正朝至乾隆初年的情况顺治、康熙两朝出台的措施为四川的人口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四川的元气尚未恢复。雍正即位后同样也很重视四川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措施。
朝廷经过几十年的宣传与经营,四川临近省份的流民也愿意入蜀,但是他们都属于穷民,到了四川以后官府难以安置,有些人就难以落户。
雍正五年规定,凡是入蜀穷民,官府必须妥当安置,一律发给印照,编入保甲。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建议,在四川进行更大规模的垦荒,雍正采纳了建议,让户部拨银数十万两购买耕牛、农具,并谕令若钱粮不够,准岳钟琪再次奏请,总之一句话,只要能让四川发展起来,要多少钱粮朝廷一律如数拨给。
雍正晚年,四川的情况已经得到实质性的扭转,然而还是有很多流民涌入四川。可以说,这个时候四川的荒地存量已经趋于饱和,如果不改变原先的政策,势必会导致人口激增和土地矛盾。
但是相比与内地各省,四川的土地还是十分充足的,户部经过会议出台了细则,定一户给予水田30亩或旱地50亩。这一规定的出炉,也就意味着四川已不是漫漫荒野,可以任意插标占地了。
乾隆初年,大致执行的是雍正时期的政策,四川的元气至此彻底恢复,大批流民前赴后仍涌向四川。这个时候,如果再不限制外省流民入蜀,就会出现重大的问题和矛盾。
乾隆八年,开始限制外省民众入蜀,官府不再颁发印照,并派兵守住入蜀的关隘要道,及时劝阻流民返乡。此后不久,大规模向四川移民的运动宣告结束。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张献忠短短数年时间让川省“几无人类”,而清政府却因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顺康雍乾四朝,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湖广填四川”的丰功伟业。
满清杀人无数,全推到张献忠身上,鞑子太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