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女(儿)家去,就这个五个字,我就把床给砸了,没事就去外婆家,没事就去舅舅家了,没事就去女儿家去,这一世这一生我都见不到她人。"
杨健当着记者的面毫不留情的斥责着妻子江花的行为,去年十二月份他和大女儿杨青青吵了一架,父女两人都在气头上,妻子却提出要去女儿家住一段时间,从17号到27号,一直住了10天才肯回来。
妻子的行为让杨健感到非常生气,他认为两人吵架错不在自己,而是在女儿身上,妻子明明知道他在气头上,还要光明正大的去找女儿,明显是向着女儿说话。
杨健不能接受妻子和女儿一条心,为了解气他抡起锤子把妻子花三万八千块买的玉床砸了个粉碎。
回到家的江花看见一床的碎片,气的放声大哭,她实在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这个玉床是她省吃俭用攒了两年的工资买下来的,现在全被丈夫给毁了。
这张床她睡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报废了,换做是谁都难以原谅。
那么,杨健为什么要砸掉妻子高价购买的玉床,仅仅是因为妻子要去女儿家吗?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中加入了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作者的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积怨已久的父女矛盾1989年4月20号杨健和江花领证结婚,那个时候江花才23岁,杨健比她大了八岁,结婚前江花并不知道杨健的年龄,只是觉得合眼缘就决定嫁给杨健。
令人惊喜的是没多久江花就有了小宝宝,第一个孩子是早产儿,正常来说要不会这么快,大女儿却在10月23号就出生了,中间才间隔6个月。
孩子的出生时间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亲生的,看着妻子辛苦生下的女儿,杨健的心里只有气愤,他认为这个孩子是妻子和别的男人生的野种,根本不是自己的孩子。
鉴于两人刚结婚不久,杨健也不好直说挑起双方的矛盾,他将自己的不满压进了自己内心深处。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杨健越来越怀疑女儿的来历,有一次他喝醉酒不小心当着女儿的面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自此之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杨健只要喝多酒就会把女儿的身世拿出来说,他的话也深深刺痛了杨青青的心。
杨健的疑心病,导致父女俩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直到杨青青长大都不愿意和父亲单独待在一起。
她认为父亲的做法是在羞辱母亲,母亲不顾生命危险帮他生下一个孩子,到头来却被他质疑孩子不是亲生的。
因为这个事,夫妻两人开始经常吵架,后面十年的时间都处在分居状态,就算住到一个屋檐下,两人都是各睡各的,各吃各的,就连存款也是分开算。
断绝父女关系这两年,父女俩的关系越发胶灼,每次杨青青回家看望母亲,都会受到父亲的责骂,前几次杨青青都当做听不见,可是父亲丝毫不收敛,还是不依不饶的揪着此事不放。
忍受不下去的杨青青最终爆发,拿起门口的铁锹,就向父亲挥了过去,好在杨健躲避及时,没有造成重伤。
看到女儿向自己动手,杨健更加生气,他表示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让杨青青把户口迁走,并且不让女儿再回到家里来。
江花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父女俩打架她帮谁都不是,她只能求助隔壁的邻居过来拉架。
两人结婚三十二年,除了女儿出生之前,其余的时间全都在吵架,江花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行为,只能找到节目组帮忙解决此事。
亲子鉴定节目组来到杨健家询问事情的缘由,杨健把女儿出生的月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节目组的人,节目组的人询问江花,"在结婚前两人有过接触吗?"
江花表示,她可以保证孩子一定是杨健的,从两人认识到结婚她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丈夫的事,"结婚前我在他家过的年,正月初五就来到他家了。"
面对妻子的解释,杨健还是认定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他还在镜头面前嘲讽起妻子,"我老婆的肚子很厉害,她只要四五个月就可以生孩子。"
听到丈夫的嘲讽,江花的心里五味杂陈,她认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最后却换来了枕边人的质疑,这是让她感到非常受伤。
为了打消杨健心中的疑虑,节目组打算带着父女两人去医院做一个亲子鉴定,并且节目组找到杨青青,询问她是否愿意去做鉴定。
固执的丈夫她表示她愿意为了自己的清白去做这个鉴定,但是结果出来后,她从此不会再和杨健有任何来往。
她无法原谅父亲给她带来的伤害,父亲的猜疑让她的内心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不管结果如何,她都不愿意再认这个父亲。
双方跟着栏目组来到了中信湘雅司法鉴定所,两人进行了抽血采样,经过漫长的等待,结果终于出来了,双方一同来到当地的司法局揭开真相。
在看之前,杨健表示只要女儿是亲生的,他就会当着众人的面和母女俩道歉,给予一定的补偿,如果不是两人立马断绝父女关系,家里的房产不会分给女儿一分。
在他看到结果的那一刻,他整个人愣在了原地,结果表明杨青青确实是他亲生的。
真相摆在大家眼前,记者让杨健履行之前的诺言,当着众人的面给母女俩道歉,此时的杨健立马改口,表示他不会道歉,"女儿也好,我生不需要她养,死了也不用她管,还要怎样?"
杨健固执的态度,让母女俩人再次失望,江花到此刻才幡然醒悟,她不想再和杨健过下去,决定和杨健离婚。
(来源:芒果TV 寻情记 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