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转世!中国大爷造出2600年前鲁班凳

幼丝评文化 2024-09-24 08:48:39

朱光潜先生曾说:“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匠人,另一半是诗人。”

功食道爷爷虽不是艺术家,但身为匠人的他,早在广西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虽至暮年,却仍趣意盎然。

寻常的木头能玩出什么花样?

这个被中国人称为鲁班凳的家伙,

早在2600年前就已流传。

他们想不到,

这个苹果看似简单,却内藏乾坤。

人们管它叫鲁班锁,

神匠鲁班早在2600年前,

就将榫卯结构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不仅让失传已久的绝学,

鲁班凳、鲁班锁再现江湖。

而且仅用1个榫卯基,27道锁,

40多根榫卯棱榫卯柱……

就一手锯出了微型世博会中国馆。

而他所用不过是满是老茧的双手,

配上最原始的木匠工具,

果然高手在民间。

从平平无奇的整木,

到巧夺天空的作品,

他随便露一手,

在网上就能获得千万次观看。

网友们忍不住脱口赞叹:

“简直就是鲁班再世!”

他叫阿木爷爷,

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少之又少,

只知他父亲早逝,

母亲身体不好,

为了养活家中弟弟们,

他很早就跟着师傅学做木匠。

此后,

一锯、一尺、一木,

就是一生。

上代人的时间似乎很短很慢,

他们虽没有“匠心”的概念,

但却执着于重复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不用一颗钉子,

一滴胶水,

他就完成了一把开合自如的鲁班小凳。

木匠的工作总是重复着那几个动作,

如果不入行不热爱,

那真是枯燥又无聊,

但阿木爷爷却乐此不疲。

凹凸相结,阴阳相合,

于是看似简单的木条,

便做成了处处玄妙的鲁班锁。

最后用磨砂纸打磨光滑,

又是一件艺术品。

有些人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

但重复自有其玄妙之处。

这些看似重复的动作,

一环一扣,

环环相扣背后,

是强大的空间构造思维。

就像这由42个榫卯棱,

4个榫卯柱,27道锁,

1个榫卯基环环相扣而成的,

巴掌大的中国馆,

即便放在人工智能的今天,

依然毫不逊色。

有人对这样精绝的手工造物惊叹不已,

也有人表示:

这还不都是几十块的事情,

加个钉子多简单,

搞得那么麻烦。

可其实,

这表面平实无华的东西,

是中国2500年前就有的技艺,

是中式家具的精髓,

中式建筑的基础。

不费一钉,

极尽简约之美,

又实用耐用。

那个时候,

即使用着最原始的手段,

但一切都是精工细雕。

一根细铁丝就是一把锯子;

没有电,

却有凝结群众智慧的传统手拉钻。

缺少圆规,

一钉一木,一样画出圆圈来。

但也许很快,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传统手工匠人渐渐消失,

手工工艺也无人再愿意传承,

传统文化工艺加速没落……

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也许再过些年就会失传了……

而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阿木爷爷,

只是用自己一手绝活,

做点小物颐养天年,

或整点小玩具含饴弄孙。

他做了个可以自己走路的小猪佩奇,

逗得小孙子开心大笑。

他做了个会走路的机器人,

让小孙子好奇不已,

兴奋不已。

此外,

阿木爷爷还是个用竹高手。

村里人一般拿竹子做做柴火,

编编箩筐,

而他却做出了一套怡然诗意的茶具。

没有用CAD画图,

沿用最原始的粗糙工具。

他又准备打造一座小水车:

随手一裁,水筒高矮不差;

钻孔架桶,逐渐成形;

流水之下,水车转动起来;

加个小人,饶有趣味。

他还想给孙子造一艘乌篷船,

于是把竹子一破两半,说干就干:

乌篷一装,成品顺手就来;

载上石头,飘荡在小溪上;

随波逐流的乌篷船,

小孙子开心得直拍水。

纯手工的竹子拨浪鼓;

上演方天画戟的小竹人;

载着孙儿的小木马;

高级的的泡泡机;

昏黄竹灯,格调满满;

替代稻草人的驱鸟器;

幸福就藏在这一木一竹间。

如今科技发展,

机器普及,

纯手工的木工作品渐行渐远,

大多已成藏品。

但再牛的机器,

也做不出手工的感情。

真正的奢侈在于等待,

一把鲁班凳,一个鲁班锁,

或是一个小物件,

却需要慢慢地把精神注入其中,

而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小物件,

身上流淌着时间的味道。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阿木爷爷,

并没有什么大智慧,

但他如入无人之境的专注,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心无旁骛享受当下,

却是我们想而不得的境界。

只希望以后我们的孩子,

知道鲁班是个超厉害的木匠,

而不是射手。

只愿未来,

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手艺,

得以不断传承。

鲁班工艺品作品鉴赏

0 阅读:1

幼丝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