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李讷来西柏坡,撞见《大决战》开拍,见到演员古月时几近哽咽

南书房 2024-09-09 23:56:33

1977年的某个清晨,胡诗学作为昆明军区文化部的一名干事,正匆匆登上前往外地的火车,准备出差。刚在座位上安顿好,胡诗学注意到对面一位陌生男子正盯着自己,神情专注,显得十分怪异。胡诗学被盯得不自在,便好奇地问道:“同志,我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为何一直盯着我?”那名男子连忙道歉,解释道:“不好意思,同志,我只是觉得您长得太像一个人了!”

这话激起了胡诗学的兴趣,他追问道:“像谁?”男子从包里掏出一张画像递给胡诗学。打开画像后,胡诗学顿时愣住了,“这不是毛主席吗?”他惊讶地说道。男子点头称是,并笑着表示:“您跟毛主席长得真像啊!”

这突如其来的对话让胡诗学摸不着头脑,他完全没有想到,未来自己将因长相酷似毛主席而走上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那一趟火车之行过后,胡诗学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疑虑,直到他回到昆明军区,仍然心中疑惑。

几天后,胡诗学对着镜子反复端详,心中不禁嘀咕:“我真的像毛主席吗?” 为了求证,他模仿着毛主席的样子,穿上中山装,梳起大背头,然后在单位里走动。办公室的同事们一看到他,立刻笑着说:“哎呀,胡诗学,今天的你真像毛主席!”大家的话让他更为惊讶,难道自己真像毛主席?

这个发现不久便传开了,胡诗学渐渐成了同事们口中的“毛主席替身”。然而,尽管同事和家人都认同他外形酷似毛主席,胡诗学自己心中却一直没有打定主意,不敢相信这一切。

1978年,中央决定拍摄一部关于毛主席的影视作品,缅怀这位伟人。全国范围内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扮演毛主席。当一张张备选演员的照片送到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时,叶剑英目光落在了一张照片上。他反复对比后,发现这张照片上的演员与毛主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叶剑英笑着对耿飚说:“这个人是谁?太像毛主席了!”

耿飚笑着回应道:“他叫胡诗学,现在改名叫古月,是昆明军区的文化干事。”叶剑英看了看照片,连连点头,随即在照片背后画了一个圈。这一画,便注定了胡诗学的命运。

1979年,胡诗学接到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前往试镜毛主席的角色。尽管对自己能否胜任毫无把握,但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决定勇敢尝试。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他将名字改为“古月”,从此踏上了漫长的演艺之路。

古月并非唯一一位试镜者,与他竞争的还有多位外形条件优秀的演员。但在最后的筛选中,古月凭借与毛主席极为相似的外貌脱颖而出。尽管如此,刚开始的拍摄并不顺利。古月虽然外形酷似毛主席,由于缺乏表演经验,动作僵硬、语言不流畅,甚至让导演大为不满。

导演多次耐心地对他说:“你的形象已经非常好,只需要放松一点,自然一些。”但古月的紧张情绪依然没有改善,导演甚至忍不住发火:“你外形这么像毛主席,为什么演技却这么差呢?”面对责骂,古月感到无比挫败,但他没有放弃,决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

通过刻苦的训练,古月终于在拍摄中找到了感觉。1981年,他参演的电影《西安事变》正式上映,古月饰演的毛主席形象深入人心。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荧幕亮相,观众对他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古月凭借外形赢得了观众的初步认可,但他自己却并不满意。他坦诚地说:“我只演出了毛主席的‘形’,但没有演出他的‘神’。”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毛主席的精神内涵,古月决心通过大量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表演功力。他开始每天阅读毛主席的著作,研读毛主席的讲话记录,甚至前往湘潭毛主席纪念馆,试图感悟这位伟人的思想与情感。

古月不仅模仿毛主席的神态与举止,还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他像毛主席那样吃辣椒,喝猪肚汤,甚至模仿毛主席的书法。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帮助他逐渐掌握了毛主席的精神气质。

1990年,《大决战》系列电影在西柏坡开拍。恰逢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到场,当李讷见到古月时,她愣住了,久久没有开口。那一刻,看到酷似父亲的古月,她眼中饱含泪水,几乎哽咽。这一情景,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1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