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身份调整,是好事?还是坏事?
近日,山东、贵州、湖南、广西等多个省份调整了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认定标准: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说明:事业单位招聘时,可明确“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审核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说明:报考我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年度(具体以毕业证书落款时间为准)内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可按当年度高校毕业生报考。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3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广西明确事业单位在发布招聘计划时,“高校毕业生”包括近2年内毕业、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此外,腾讯、阿里也紧随政策做了调整,腾讯2025校园招聘对象的毕业时间放宽至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之间,而阿里旗下淘天集团2025届校招对象放宽到2023年11月至2025年10月。
这四个省份以及腾讯、阿里对应届毕业生的标准不同程度的放宽,被很多人解读为取消或淡化应届毕业生的前奏,甚至还有一批人呼吁早该取消应届毕业生了。
事实上,应届毕业生有天然的就业优势。
很多在校大学生体会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优势,因为周围人和自己一样,太普遍了,尤其是现在每年1000多万毕业生,谈何优势啊?
实际上,为了提升就业率,国家给予了应届生很大的优惠政策。
首先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多,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地方国企都有优先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特岗教师计划,针对应届毕业生扩大招聘规模,鼓励应届毕业生投身教育行业。
三支一扶政政策,支教、支农、扶贫工作岗位,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
中小幼教师招聘,针对应届生可以先上岗,再考证。
其次是就业补贴非常多,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实习补贴、基层就业补贴等等。
很多企业应届毕业生签署合同后,会拿到几千至一万的“安家费”,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补贴。
在中小型企业签署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基层补贴。
住房补贴多,很多地方对应届毕业生提供了金额不等的住房补贴。
例如深圳对应届毕业生补贴标准为:本科15000元、硕士25000元、博士30000元,南京则按月发放,最高可达每月2000元,最长36个月。
这些补贴,足以让毕业生渡过刚刚就业时的短期压力。
目前的就业压力下,大家看重的往往都是考编优势和企业就业优势。
因为大家会发现,公务员、事业单位有很大的资源向应届毕业生倾斜,部分岗位甚至只向应届毕业生开放,尤其是985、211高校。
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就开始备考公务员了,大学时间充裕,没有家庭压力,没有其他干扰,做好了,毕业就能就业。
很多大型央企,包括烟草、电网、三桶油、四大行等,每年都有指标,他们直接去高校招聘,一场大型招聘会,好学校的好专业,基本就全部就业了。
毕业后,拿着就业协议去报到就好了,这个就业协议可是只有应届毕业生才有的,往届毕业生可是没有的。
所以,你看应届毕业生是多少人羡慕的啊!如今政策放宽了,对于真正的应届毕业生(当年毕业,没有签署合同、协议,没有实习经历)来说不是好事。
这意味着竞争对手增加了,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就业的概率降低了,增加的就业时间完全无法与带来的竞争相提并论。
而对于那些刚好跨入政策的毕业生来说,确是一件喜事,就业压力大大减少,重拾各种政策,当初不好的就业,可以重新选择一次。
而政策改变的初衷,其实就是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允许更多时间给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我们都知道凡是人扎堆的地方,往往没啥好事!大学毕业生也是如此。
1996年,中国正式取消了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大学毕业后,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找工作,不过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一年也就80多万,所以找工作根本不用愁。
到了2007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495万,接近500万,不过好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很快,GDP增速14个百分点,这500万大学生还是能消化的。
但是到了2022年,事情不一样了,毕业生一举突破了1000万,达到了1076万,2023年1158万,2024年1179万。
一年一千万,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那都是极为罕见的,别说现在经济不景气,即便是2007年,也解决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就业。
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调研机构公布了当时国内高校的就业比例,不足40%。而紧随其后,日本的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公布了他们的就业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1%,为近30年来最高水平。
相比之下,我们的就业率的确太低了,急需解决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
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没有积蓄、没有经验,需要被照顾,这个可以理解;应届毕业生放宽政策,把更多的年轻人纳入这个政策中来,让他们减少就业压力也能理解。
但是35岁失业的中年人呢?上有老、下有小,有的还背着房贷、车贷,他们的日子更难,更需要理解啊!
所以,当经济发展放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各种矛盾都会被放大。
这和家里过日子一样,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男人在外面胡吃鬼混,回到家,老婆很生气,一个包包就能解决了。
如果经济不好呢,哪怕你不抽烟、不喝酒、下班就回家,说错一句话,都可能让夫妻大吵一架。
原本放宽政策是好事,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却又没那么好了。应届生的保护机制,35岁就业歧视,同时存在,这是多么的无奈。
地方政府探索制度的改革是好事,毕竟这是向着合理、公平前进,但是如何服务好企业,激活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岗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难就业的根本途径吧!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