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过时分,团建同奔。自龙华、车经南坪。深中雾吞,心向烟村。望窗中景,海中桥,空中云。
清晖园雅,逢简水青。古香流、韵意犹存。舌尖美食,风味绝伦。享一时闲,一时醉,一时真。
醉美金秋,顺德一日游今年的公司团建一日游延迟到今天(9月26日)成行,因为深中通道开通已有几月,众望所归,打卡点选择是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路线途径深中通道。
公司人员分二批次进行,今天是第一批,分乘二台旅游大巴。公司早餐比往常早了一个小时提前到了六点半。七点半准时启程。
秋分过后才几天。这几天,天天下雨,今天放晴了。按理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但在深圳,依然燥热。司机上了南坪快线,很快到了前海湾。车厢里响起导游麦克风传出的提醒∶深中通道就在眼前。车内一阵骚动,大家情绪高涨,纷纷掏出手机,准备拍照,遗憾的是,早上八点时分,雾气腾腾,一片缥缈朦胧,弯曲逶迤的桥身隐约可见。能见度太低了,车里一片哗然,俄而,复归宁静,相继闭目养神,任由导游兀自不太专业的东拉西扯胡吹乱侃。
导游是个30出头的广东小孩。一路上,围绕清晖园,蜻蜓点水一般涉及到了很多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比如说叶问,咏春拳,李小龙,妈姐等等,话关键处,还不时停下打住话题,从裤兜里掉出手机,百度一下,然后照念。我本想叫他别说了,看大家都不是很在意,车厢里叽叽喳喳,任凭导游自我感觉良好,我也籍此用手机百度恶补了起来。
佛山市顺德清晖园,我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位于顺德区大良清晖路,建于明代的古代园林建筑,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米,该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该景点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的府邸,后为进士龙应时购得,经龙家一门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后再修复扩建。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惜阴书屋、竹苑、归寄庐等。
竹苑和紫苑下两侧分别有“风过有声留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和“时泛花香溢,日高叶影重”的对联。
清晖园园址原为明朝万历丁未状元黄士俊宅第,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顺德杏坛镇人黄士俊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为了光宗耀祖,于明天启元年,在城南门外的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后黄家衰落,庭院荒废,清乾隆年间,当地龙氏碧鉴海支系21世龙应时得中进士,将天章阁、灵阿之阁购进。
该院归龙家后,由龙应时传与其子龙廷槐和龙廷梓,后来廷槐、廷梓分家,庭院的中间部分归龙廷槐,而左右两侧为龙廷梓所得。其中龙廷梓将归他的左、右两部分庭院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园,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人们俗称左、右花园,南侧的龙太常花园在园主衰落后,卖给了曾秋樵,其子曾栋在此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广大园。
1805年,龙应时长子龙廷槐(1749—1827)年建小方园,龙廷槐字澳堂,大良人氏,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历任左春坊赞善、监察御史。嘉庆五年(1800年)辞官南归,筑园奉母。1806年,龙廷槐之子龙元任扩建,称“清晖园”,龙元任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 ,其请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名家李兆洛题写园名。后龙元僖(1809-1884)建龙太常花园、楚芗园,几经周折转手,龙太常花园后改称“广大园”。龙氏后人经多年精修,经廷槐之子龙元任,孙龙景灿,曾孙龙诸慧一门数代的继续精心营建,几经修改加工,至民国初年,全园格局始臻定型,这一古老园林渐富岭南特色。
新中国成立这些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对清晖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1959年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顺德,对清晖园修缮高度关注,指示重点保护,并拨款修复,更将楚芗园、广大园、介眉堂、竞勤堂合并,统称“清晖园”,后辟作顺德县委第一招待所。改革开放后,增设酒楼、宾馆、停车场,为旅游、饮食、住宿综合服务单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顺德政府拨款修复扩建清晖园。二十世纪末,政府再度扩建,增加了凤来峰、读云轩、留芬阁、沐英涧、红蕖书屋等多处建筑景点,如今,占地22,500平方米的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
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旅游大巴在清晖园对面路面上停下了。一行人百来号人,穿过斑马线,来到了清晖园。
清晖园布局是大园包小园。现清晖园的三大块大体为:由原正门进入的东南角区,中部的旧园区,西北部近年兴建的新园区。区域间虽有分隔,但却以游廊、甬道以及别出心裁的各式小门相互勾连,融为一体。以旧园区为例,其西部以方池为中心;中部偏北的船厅等是该区的精华所在;南部的竹苑、小蓬瀛、笔生花馆等组成庭院,形成园中有园,即大园包小园的格局和韵味,委婉多姿,让人觉得游之不足。
清晖园没有着力营造假山,其为山之道,即在于远借。这主要归于相地,得地利之便。因三面环山,只要稍筑台阁,即可登高借远处山麓。以凤台为例,远处为凤山,凤山山麓绵延而来,经凤台接引而入园,而园内林木森郁,与远处山麓之青黛一脉相承。如此清晖园与凤山看上去融为一体,园内实无山胜有山也。清晖园北端地势较低,傍池筑船厅,于船厅登高,东可远望太平、神步,西见梯云山也借景之妙法。山势远来,直引至园内池塘,则此池塘仿如远方山麓脚下的山塘,与山景浑然一体。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出中国古典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布局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作文章。
清晖园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阴书屋、竹苑、斗洞、狮山、八角池、笔生花馆、归寄庐、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阁等,造型构筑各具情态,灵巧雅致,建筑物之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古今名人题写之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园内花卉果木品种繁多,除了岭南园林常用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瓜槐等北京树种,品种丰富,多姿多彩,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水松等古木树龄已有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
进门为竹苑,穿过右边假山,便是“归寄庐”。清晖园的主体建筑是船厅,它是仿照珠江画舫“紫洞艇”建筑的两层楼舫。船厅前有两口池塘,似将楼船浮在水中,船尾有丫环楼,船头栽有一株沙柳,柳边有一紫藤,犹如一条缆绳。每逢阳春三月,绽出朵朵紫蓝色小花,香气袭人。船厅后边,还有一株白木棉树,以其花淡黄近白而称奇,因为木棉树一般开红花。另有一棵百年银杏,单株结果,也很奇特。
进入园门右拐,再出稍显狭促的门厅,趁步连廊依墙一段,景象豁然顿开,纵目四顾,己身处澄漪亭挑廊之上。推窗望去:一方荷塘清凉扑面,三两飞燕掠碧而去;六角亭凌波依卧,两水松作亨哈耸立;船厅傲首北面,据岸久泊候佳人款步登临,花亭举翼在东,邀拱石树杪浑然入画。再看水中:百龄龙眼树如巨椽大伞遮蔽房舍,又将投影把池面刷上大片墨绿,平生出习习凉意。低头细看:水质清澄,游鳞翔底;水面风静,微泛涟漪。岸边花枝含风,蕉叶弄影,碎撒池中湮映,忽如一阵粤音入耳,脑际间又多出些岭南水乡弥漫的情愫。
澄漪亭不但与船厅互为对景,还可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更有近望远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称千年活化石的银杏树衬入眼帘,确实是待客品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
清晖园占地面积不大,走完“归寄庐”、“小蓬瀛” 院落就算游完了清晖园,但是,路已走完,其意并未尽矣。园林表层的艺术境界是“诗情画意”,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以少胜多;构园如图之册页画之手卷,章法经营计白当黑,清晖园就是一例佳构。
清晖园一鉴方塘的做法在江南园林中是罕见的,园林中叫做“理水”。理水同样出自画理,讲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矾滩头,设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确实有空间拓展之效。而清晖园荷塘却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周以高树廊房,拒华南炎暑,自得一派清凉。
清晖园之所以能在数亩之地造万千气象,让人目不暇接,构园者运用了小中见大(如片山寸石状奇峰险崖)、虚实相济(如荷塘的平远与园后两院落楼屋鳞毗)、园中设园、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园手段。清晖园在组织景面序列关系方面也是很成功的。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和花?亭虽然都是单体建筑,但是运用池廊衔接、古树穿插、曲直途径相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空间联系,加上前面谈到的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运用,又有了起承转合的景象组群。
也许是众人见惯了霓虹璀璨都市繁华,清晖园的古朴气息居然让他们心生不屑,满脸嫌弃,满嘴跑火车,说什么没什么好看的好玩的,还不如自家门前那口塘那条小溪云云。
其实,清晖园美不胜收,因其能以少胜多、因陈设色,使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清晖园文化气息浓郁,文物典章颇多,名家手迹收藏甚丰,随便挑出来一件都可以买辆豪车。清晖园情真意趣,就在于师法自然,状物于似与不似之间,推人至物我交融的境界。
园内不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还有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尚存,艺术精品比比皆是园内保存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顺德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园内水木清华,妙联佳句、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俯仰可得。绝非一个美字了得。清晖园的清雅,除了体现在名字上,更多的是见于那一色的青砖灰瓦、绿树白花。 当然,清晖园的风雅 ,更透过一群名士才子的轻吟浅唱,拨弄着无数游人的心弦。
清晖园的文物有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大家的书法,像“白菡萏开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的对联文字之隽永,更让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风流倜傥的探花郎李文田,在京为官时就已与龙家交往密切,后来,并将其掌上明珠许配给了龙廷槐的曾孙龙渚惠,清晖园几乎成为他的另一个家,花前柳畔,幽径回廊,无不充溢其笔趣诗情,今日所见归寄庐的匾额,便是其笔墨余香。而其它的佳作及探花郎遗存在园中的几千册藏书和大量珍贵的拓本,皆于战乱中毁失殆尽,令人扼腕。大诗人郭沫若1965年南下赏游,游至清晖园,为岭南风物所迷醉,诗兴勃发,立即笔走龙蛇:“弹指经过廿五年 ,人来重到凤凰园 。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诗作一出 ,很快便赢得四方赞誉。“千顷鱼塘千顷蔗 ,万家桑土万家弦 ”一联因为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水乡风光特色,一时为人们争相传诵。
清晖园中最浪漫的传说则隐匿于绿云深处的竹叶雕花窗棂间。船厅,因为曾经居住过龙家那位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的龙吟芗小姐,掠过堂前的风,也多了几许旖旎。船厅也因此有了一个温婉的名字——小姐楼。“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曾经装饰了多少风流才子的鸳鸯美梦呢?也许只有倾听船头年年如期盛放的紫藤 ,在月光如泻的春夜,与那株百年沙柳相依相偎的呢喃低语了。
我与 老乡兼同事的老易看了两圈,是众人离开清晖园登车拟去午餐过程中,我们一起才最好离开的。
午餐是在一家叫清晖酒楼的地方用餐的。相对而言,较为实惠,也算满意。午餐过后,我们一行驱车逢简水乡。逢简水乡有
着纵横交错的古道,蜿蜒的水道环绕着村庄,堪称岭南水乡一绝,有"广东周庄"之称。
事实上,逢简水乡倒还真没有宣扬的那么风光旖旎。两岸古屋古树交错分布,石板街道纵横,通常只有村民三三两两经过,却有陶渊明诗句中“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的意境。我们一路徜徉,匆匆走过几条街巷,似乎有些疲累,在一张小石桌前坐下小憩。我在几个人的怂恿下,放下随身携带的电吹管即兴吹起一支“山清水秀好风光”……
几曲奏罢,下午三点,相继登车返程。
有诗云∶
《秋分团游顺德情》
秋分方过共游程,车越鹏城向顺旌。
深中驰途风掠影,佛山胜境梦牵情。
清晖园内诗心醉,逢简桥边画韵呈。
一日欢娱留忆永,明朝再赴锦途征。
作者简介
知天命过七〇后,信笔涂鸦视令猷。
著墨因为闲趣致,习文乃作雅心修。
功名利禄浮云逝,诗酒田园物华留。
浅陋偏偏学古韵,痴将缪斯梦中求。
曹小州,网名乡雁齐归,中共党员中国诗词网注册、认证诗人。祖籍湖南衡阳祁东归阳镇印塘村,现居深圳。自幼酷爱文学、寻章摘句、把玩乐器,尤喜诗词,舞文弄墨,自娱自乐,乐此不疲。有千余篇诗词、短文散见于今日头条、公众号等各类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