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七大名著,为什么取消了3部?看看这3部是啥,就知道原因

养护科普小陈 2024-09-17 20:52:34

中国文学史发展漫长,诗词、歌赋、曲牌、小说等等,数不尽的艺术瑰宝,孕育出中华文化大国。

其中,神话传说是我们古典小说的源头,经过无数人口口相传,不断的被更新和创造。

元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创作新高峰,很多经典作品受到人们的强烈追捧,延续到今日,人人皆知。

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明清时代的优秀产物,这四部小说就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四大名著。

其实在我们默认的四大名著之外,还有三部古典小说被称作经典著作,但是因为历史原因等,被剔除名列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看看这3部是啥,就知道原因了。

一、“四大奇书”的来源

在小学课本里,四大名著就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小学到高中,四大名著更是必读课外书籍和必考的书目。

《西游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至今,还在不断上演,不断翻拍,是八零后、九零后、甚至壹零后共同的同年回忆。

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所在,是中国珍贵的知识文化的传承。

拍成电视剧,让我们不光是从小在神奇的神话故事里斩妖除魔,伸张正义,更是潜移默化地将古人智慧的结晶变成我们共同的精神食粮。

但是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四大名著的由来是有演变历史的,现在 “四大名著”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四字词语,但在能称之为经典佳作的小说,并不止这四本。

最先提出“四大奇书”之说的是明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王世贞,他所说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散文集)《水浒传》《西厢记》(戏曲剧本)。

之后《喻世明言》的作者冯梦龙则认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才能谓之“四大奇书”。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李渔,与以上两位的观点都不一样,他认为王世贞所说的四部书籍,不属于同类著作,不应放在一起,归为一类。

《史记》是历史散文,《庄子》是哲学散文集,《西厢记》却属于戏曲剧本,因此不适合放在一起,称作奇书。

而冯梦龙所选择出的四大奇书,属于同一类型,都是长篇通俗小说,通过现实案例或者神话传说,创作出的反映现实社会特点,符合普罗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

至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本书,被放在一起。

作为普遍认可的“四大奇书”,被流传下来。

两千多年的中华大地上,文学作品代表了无数名家的辉煌成就。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四本之外,还有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同一时期横空出世的,还有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

这七本书,都曾被称作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七大名著。

二、七大名著演变成四大名著

时间是无言的大网,人们负责将知识具象化,时间会用它强大的力量,筛选出最璀璨的宝石。

《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成书于元末明初时期。

《西游记》和《金瓶梅》最终在明朝之前或初期完成。

《聊斋志异》成书于清朝早期,《儒林外史》成书于清朝早中期,《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中期。

但是到了清朝,封建时代的文学造诣已经发展到顶端。

古代文学的日积月累,像建造成了一座耀眼的宫殿。

诗、词、散文、戏曲、小说、说书等文学形式,百花齐放,全面发展。

清朝将圆满地为古代文学画上一个句号,成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这个句号之前,《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又先后被传阅在人们手中。

我们还是从时间顺序上,来分别说一说这三部同样被称作古典文学伟大作品被剔除的原因。

首先是《金瓶梅》,是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现实社会中,以官僚、恶霸、富商这三种市侩势力为代表,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拉帮结派等魔鬼般的黑暗世界。

书中有很多露骨的描述,将儒家思想“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封建认知打破,不能被世人所接受,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团结。

这本书中的故事所描述的主人公背景,被当时的朝廷、官僚所抵制,遭到十几次的查处和销毁,展现出当时的社会有多么黑暗。

虽然这部书,不适合传播和广泛阅读,但是不可否认,它在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上的意义。

到了清朝中期,《红楼梦》问世,才取代《金瓶梅》,成为四大名著之一。

其次是《儒林外史》,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也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一个个情节单元综合在一起,跟随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勾勒出一幅幅时代画面。

晚清时期,各类人事对追求“升官发财”,无所不用其极。

书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细腻,入木三分,有很高的文学创作表现。

人性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利益熏心的现实题材,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能引发共鸣。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就被收录进了中学课本,作者竭力描述出人的趋炎附势之态。

屡试不中的范进,终于在五十四岁那年中举人,张屠户对其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十分形象生动地讽刺了现实的残酷。

整部书没有完整的主干故事,没有从始至终贯穿的中心人物。

书中内容也比较消极,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成年人阅读,可以得到反思,但是不利于青少年翻阅学习和心理成长。

这样的小说题材,也注定会被封建法制所封杀。

最后说说《聊斋志异》,这部书总共有近五百篇短篇小说,是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点像西方的寓言故事,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人的思想想要得到解放,爱情是自由的,婚姻是自由的,千年来的封建礼仪将人的精神困在池子里,看不到外面的大千世界。

书中写的,无论是妖怪,还是鬼魂,其实折射的都是现实中的人,人心有时候比鬼怪更可怕。

爱情是这部书中的主旋律,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妖怪,至真至善的爱情,是作者理想爱情的具象。

很多故事都被人们再度改编,成就了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比如“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和宁采臣,“画皮”里小唯和王生,他们的爱情真挚感人,又现实无奈,引发共鸣,自此红遍了大江南北。

由于这部小说的题材格局偏小,由多篇短篇小说集合而成,中心思想比较多,并不是每个故事都富有美好结局,因此与四大名著无缘。

三、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

几千年的时间长河里,中华文化从水珠汇聚成池塘,从小河汇聚成大海,里面沉淀了数不清的文学佳作。

“四大名著”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大名著,也没有一个孩子不读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描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和人性特点,刻画出一个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没有被收录到四大名著的作品,并不代表它不够优秀,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都值得我们去拜读。

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同样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我们同样能得到很多启发。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和继承,随着国家实力在世界舞台上的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要不断增强,这是大国发展必经之路。

中国古典文化也在不断地受到推崇,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再到中国传统服饰—“汉服”,也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儿童课余生活,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等,都有汉服的身影。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华夏礼仪文化在汉服的演变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从无到有,从古到今,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心思的巧妙。

现在汉服随处可见,“马面裙”、“襦裙”这样的字眼,成为了现代人们追求时尚的热点,汉服生活化也是将传统服饰做了新的诠释。

中国的文化是优秀的,是不易的,笔下的人物是鲜活的,是真实存在过的。

后人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来源:

《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