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美好的世界,还能维持多久?

茶狐世界 2023-09-21 09:58:18

前几天,我坐火车北上的时候,沿途拍了很多照片,发了一个朋友圈动态:中国的高铁,美国的咖啡,日本的茶饮,这美好的世界还能维持多久?

我的朋友圈有一些美国朋友,左右派都有,但基本上都属于比较理性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回复很有意思,比如说:

我们都是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其他无能为力。(西方)政客的贪婪,才是美好世界的最大威胁。很好的问题,但知道答案的却不是我们。

基本上,大部分朋友都看懂了我的意思。但也有一些人,没理解我的想法,很多人纠结在日本的茶是不是受了核污染?劝我别喝。星巴克的咖啡太low,等等。还有很多人问我,你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都是意象,象征着一段神奇而又美好的时光。回首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获得好处,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方有些人就是要破坏目前的美好局面。

一列高铁前,乘客们正在等待上车

中国的高铁

2000年前后,我还在杭州读大学,外地的朋友要去广西阳朔玩,请我帮他们去杭州东站买车票,结果,我在杭州那闷热的酷暑中,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在简易大棚售票处,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才帮他们买到紧俏的车票。现在回想起来,仿佛依然能闻到那空气中弥漫的汗臭味,听到老式吊扇吱呀吱呀的声音,感受到苍蝇放肆的围攻。

当时的杭州东站,条件极差,外形极丑,服务极烂,说实话,甚至远不如泰国的火车站。后来查资料,果然杭州人民的想法和我一样,杭州东站于2002年被杭州市定为“最差形象建筑”之一。当时,应该没人会想到,就在短短十年之后,杭州东站脱胎换骨,从一个最烂的车站,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车站之一。

老杭州东站

杭州东站改建工程始于2008年,2013年结束,总投资约250亿元,总建筑面积113万平米。现在的杭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车站之一。2020年虽然受到口罩的影响,年发送旅客4650万人次,成为华东地区发送旅客最多的车站。如今的杭州东站,甚至比美国的机场还要气派。

新杭州东站

我坐过几乎全世界所有高铁,德国的ICE,法国的TGV,日本的新干线,韩国的KTX,中国的高铁绝对是最稳最快,当然,高铁盒饭也是最难吃,味道远不如日本的新干线便当,价格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美食大国,怎么就能培养出这种奇葩呢?简直匪夷所思。一句话总结中国高铁,硬件世界一流,餐食一言难尽!

2023年暑假,45元一份的沈阳铁路局煲仔饭,味同爵蜡

中国高铁能有今天,一方面是中国人聪明勤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年我们引进了西门子ICE3 Velaro、川崎重工新干线E2-1000、庞巴迪Regina C2008、阿尔斯通 Pendolino。

中国高铁车系对照

对我们来说,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发达国家现有的平台上,我们研发出了更好的高铁。对发达国家来说,现成的高铁技术,如果不卖,也是烂在手里,卖给中国,不但获得了大量的转让费,后续中国还有一个漫长的国产化进程,要从西方采购设备和零配件,与此同时,还有各种技术咨询费,可以说,西方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这笔交易,对大家都有好处。

高铁车窗外

高铁的车窗外,近处的铁路栏杆已经模糊,说明车速很快。中间的田野绿意盎然,远处的山脉青翠欲滴,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曾几何时,我们的空气是污染的代名词,各位资深的网友,应该还记得当年美领馆在微博上发布的PM2.5,还有一个好事者,把车停在北京一高速路口拍雾霾发微博。事后,有细心网友发现,“环保卫士”停在高速路边的汽车是5.7大排量日本丰田SUV,用的相机是价值约25万的飞思IQ280(待考证),还带着跟拍摄影师。网友大呼:“x总为呼吁治理PM2.5四处奔走,真是‘辛苦了’!”

上面这一段,完全没有诋毁某人的意思,不知道为什么写道这里,我就突然想起这件事。总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得有点不真实。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反复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最近十年中国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环境的改善,没有之一,如今回头看,这真是奇迹。

美国的咖啡

高铁上的星巴克

星巴克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星巴克的背后,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和管理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餐饮企业群,美式巨头的成功经验值得所有人学习。标准化的管理操作流程、与时俱进的营销理念,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加工、物流的一整套连锁管理,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千万别小看连锁经营的难度,我们的“x不理”衰败了,“全x德”连续连年亏损,都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年这些美式连锁巨头进入中国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家洗蛋的供应商。当时,我们的鸡蛋都是粘着鸡粪,直接销售给顾客,但连锁餐饮业不能接受,万一打蛋的时候,把鸡粪抖进客人的食物里,如果客人吃了拉肚子怎么办?如今,大家去超市买鸡蛋,但凡是正规包装,都是洗得干干净净。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表示,目前中国消费者人均一年消耗12杯咖啡,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数百杯,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以平均每9小时开一家新门店的速度,在中国增开3000家门店,使门店数量达到9000家。扩张门店的同时,星巴克中国也将新增3.5万员工。此外,它还将实现净收入翻倍,营利为当前的四倍。

一方面,美国的连锁餐饮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他们也从中国赚走了大笔利润,同样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火车上的乌龙茶

三得利乌龙茶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三得利的无糖乌龙茶,是市场上极少数清淡口味的茶饮料,某哈哈,某师傅的茶饮料,一般都是齁甜齁甜,难以入喉。

其实,三得利乌龙茶和福建省,还有一段非常奇妙的故事。在日本,乌龙茶的发音严格照搬中国的音读“ウーロン茶”,而不是按照日本的训读。很多人应该也有同样的错愕,在日本旅游的时候,买到的日本乌龙茶,结果看到包装上写着——中国福建。最常见的是“福建省推奖”、“福建省产茶葉使用”。常规的产地标识,就像Made in China,通常低调地躲在角落里,而日本的乌龙茶饮料,好像生怕消费者不知道,总是把“福建”用大字写在最明显的地方。与之相反的是,在中国贩卖的日本品牌乌龙茶,却不会这样显眼地标明福建两字。

倘若只有一两家如此,或许不足为奇。然而,你会发现,不论是伊藤园、三得利、三佳丽,还是常见的OSK油切黑乌龙茶,它们的原料都标明源自中国福建,这只能说明——日本人对福建乌龙茶,绝对是真爱。

日本乌龙茶广告

上世纪70年代末,也就是乌龙茶刚踏入日本市场的时候,山口百惠在电视节目中分享了她靠经常饮用中国乌龙茶来减肥的心得。从此,乌龙茶在日本掀起了一场热潮,尤其是受到爱美女性们的热烈追捧,将其视为身上赘肉的救赎。山口百惠的带货能力太强,让“喝乌龙茶减肥深”入人心,使得日本人对乌龙茶产生了谜之信仰。

山口百惠

“福建乌龙茶就是高级好茶”的认知,则要归功于日本饮料厂商三得利。在日本,伊藤园于1980年率先推出了罐装乌龙茶,但在其产品标识中并未过多强调原料茶叶来自中国。相比之下,三得利从一开始就注重打造中国品牌战略,并且持续了超过30年。不仅在宣传文案中突出中国元素,三得利的广告还多次到中国取景,甚至邀请中国素人及明星参与广告拍摄。

通过这一系列的中国元素,三得利加深了乌龙茶来自中国,尤其是福建的印象。此外,乌龙茶的口感鲜美,香气清澈,也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因此福建乌龙茶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品质代表。

虽然三得利这个品牌来自日本,但谁能说得清楚,三得利乌龙茶到底是中国货?还是日本货?只能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案例。

写在最后

回到开头美国朋友的评论,这些人的确也不是普通的美国人,至少他们认识像我这样的中国人。绝大多数美国人,一辈子都不会来中国,也不认识中国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新闻媒体的选择性报导。

我跟美国人聊天时经常说,因为有中国,美国才能保持这么温和的通货膨胀,很多美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1美分硬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今你去美国超市购物,甚至还可以找到一美分的硬币。这种一美分硬币,也叫林肯硬币,1909年,正逢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诞生100周年之际,美国开始第一次用铜锌合金铸造1美分硬币。截至2019年,美国仍然发行刻有林肯侧面照的一美分硬币。如果再往前追溯,1856年的飞鹰美分,就已经和现在的尺寸大小类似。

也就是说,美元的最小单位——1美分,已经用了一百多年。相比之下,很多国家的货币都成了天文数字。这充分说明了,美国的通胀率真的很低。美元如此坚挺,一方面是美国的硬实力支撑,另一方面,如果你去美国的沃尔玛超市和Costco,放眼望去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正是这些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保证了美元的购买力,压低了美国的通胀,给“百年美分”续命。

总而言之,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中国和美国。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几年,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和平繁荣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能亲历这段美好的时光,都非常幸运。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不仅告别了饥饿,还扩大了活动范围,开始体验旅行的乐趣。

而这美好时光能持续多久,却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眼前的日子,有机会多出去走走,感受这美好的世界。

0 阅读:13

茶狐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