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有那些渔业行规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1-09 00:52:54

干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很多规矩并不是白纸黑字写在教条上的,而是一代一代从事这一行当的人相沿成习。想在一个行当中立足且干好,首先就得懂得守规矩。

山东沿海,渔业在过去绝对是主要行当之一,很多当地百姓世代为渔民,他们沿袭并坚守着这个行当的一些老规矩。

父子不同船:旧时各行各业大多都是“世袭”,父亲是渔民儿子一般也是渔民,但若是出海打渔,父子严禁同船则是行规。很多人认为父子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但在大海之上,若是遇到海难,人力通常难以与大海抗衡,若是一家男丁都遇到不幸,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所以,这条看似严苛的行规实则最近人情。

登船不喝酒:现在人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无论是渔民还是船员,酒量通常都不错,但只要有登船任务,无论负责什么岗位,绝对不能饮酒,甚至严禁任何人带酒上船。电视上我们常看到船员在海上喝酒御寒,但的渔夫只要出海绝对不会沾酒,通常是吃高热量的食物御寒。

救人于危难:威海渔民之间有这样一句话:“出海前谁都不认识谁,但在海上都是一家人。”海上作业危险性很大,再有经验的渔夫都有遇险的可能。“脱下衣物不停晃动”就是海上求助的信号,只要路过的渔船看见,必须尽全力相救,被救者不必答谢,更不必支付报酬。如有遇难不救的渔船,会被同行鄙夷,旧时甚至会被烧船。

绝对服从:出海捕鱼,大家坐在同一条船上,平时船老大和船员是平等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所有人必须对船老大的指示绝对服从,哪怕明知是错,也必须去执行。只有这样全员才能步调一致应对海难,生存几率才最高。如果一个船员有不听从船老大的“案底”,那么他就很难在行业中立足。

拣浮水:意为“打捞尸体”。很多遇难的渔夫尸体会在多日后漂浮在水面上,任何一只渔船遇到,必须进行打捞并带上岸,帮助死者入土为安。如果渔船是捕鱼结束后遇到浮尸,船的载重不够,即使是抛弃货物也要带走尸体。另外,如果是打捞物品,那就遵循“谁捞谁得”的原则。

留苗:意为保护海洋资源。渔夫称小鱼小虾为“苗”,过小的海产不能捞,即使捞起也要放生,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的活路。当地民谚有“春捞秋捕,夏养冬斗”,这也代表了渔民和大海的共生关系。

忌口:出海不说“出海”。渔民口中的“海”是指收鱼的港口,所以渔民从不说“出海”,出去捕鱼说“下河”,而回到港口则称“去海上”。这就像考状元的人在东西掉在地上时不能说“落地”,要称“及第”,都是图个吉利。

做个好渔民,要守好渔业行规。这些行规不是千八百字就能说全的,但从中不难看出,行规里透着渔民的人情味、行业态度和对大海的依赖,他们爱着这一行当,并以从事这一行当为傲。

不吃鱼的猫:据说大船出海,渔夫会带一只猫,原因是搬运粮食上船的时候很可能会带老鼠入船,老鼠吃粮不怕,怕的是老鼠咬坏船舱。这只猫可不是普通的猫,要经过严格训练,从生下来就不给鱼吃,连鱼腥味都闻不到,只吃肉,并训练它捉老鼠。如果这只猫吃鱼,就会挨打,直到打出心理阴影为止。所以带猫上船后,只要不喂肉,它就会拼命到处找老鼠吃。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