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会说“人过五代另起坟,屋住三代必走人”?细数这些孝道文化,你会发现它们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宗族世家制的文化背景下,所以中国人对宗族亲戚之间的关系分得非常清楚。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论及两个人的亲疏远近,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衡量标准,那就是“五服”。
远房亲戚一旦超出了“五服”的范围,那就可以不再算是亲戚,比如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不需要再按照亲戚间的礼数来往。那么,“五服”是哪五服?他又是怎么得来的?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古代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也就是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这九代关系。再加上与他们横向相对的兄弟姐妹,就组成一个家族庞大的亲戚关系网。当然,这是父系家族网,不包含表亲。
如此庞大的关系网,一般人很难记得住,那么,我国古人是怎么来区分这些人的尊卑长幼的呢?
这就要从中国人另一个宗族特点,“论字排辈”说起了,注意是论“字”,而不是论“资”。过去中国人都有修撰族谱、家谱的传统,那么在家谱或者族谱里面,就是通过记载家族世系,人名字辈,来达到辩尊卑序长幼的目的。所以过去老一辈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家族里的哪一个字辈。
因此,在同一宗族内,通过字辈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辈分,辈分又和家族的世系次第相对应,这样你就能清楚的知道你爸爸的爸爸的二叔的爷爷该怎么称呼了。而且就算往上数祖宗十八代,按照字辈,关系也能分得很清楚。
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和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什么叫宗法制度呢?用八个字来简单概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有国法也有家法,任何个体不仅要遵守国法,还要遵守宗族的族规或者家族的家训。
那么,这些古老的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规矩和讲究,比如有句俗语“人过五代另起坟,屋住三代必走人”,大致意思是讲当一个家族传宗接代到第五代人的时候,就必须要另起祖坟。而当家里住的房子在住过三代人以后,也同样必须要搬出去住。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他体现了古代什么样的生存内涵呢?
一些宗族制的村子里都会有一个祠堂,来供奉同一位祖宗,这是我国的祭祀供奉的特点。在古代,帝王的列祖列宗都可以配享太庙,但是平民老百姓家中一般供奉的都不会超过五代。也就是说,子孙祭拜的顶多就是到最上面的那位高祖,再往上就管不着了。
为什么会这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古人相信老祖宗会对后世子孙进行庇护,但是也就只能庇护五代人。所以超过五代之后,就要另起祖坟,让新的老祖宗庇佑后面的子孙后代。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家族的墓地有限,不可能永远挤在一起,所以在五代以后也要另立一块风水宝地。当然,与此同时,也就相当于族谱里面又分出了一个新的支脉。
“屋住三代必走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人应该能理解,那个时候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三代人居住下来,差不多得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么长时间对房子来说质量也会出
而在古代,建筑技术更是普遍低下,大部分房屋都是由草木或泥土混合搭建而成的,并不能达到现代钢筋混凝土的稳定结果。所以最多三代人,房子就得重新修缮或者另择地方修建房屋。
还有一个原因,一套房子住两代人可能问题不大,可是三代人就很紧张了,所以孩子到了结婚年龄,就必须进行分家。当然,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基本上都是一代人一代房,父母和子女很少有住在一起的。
相比以前的这些传统习俗,现在的生活习惯少了很多家的味道,不仅字辈正在逐渐消失,亲情也淡薄了很多。所以虽然很多传统和习俗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消失,但是文化和思想、孝道和亲情更需要我们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