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东北地区唯一直接听命于北京内务府和清朝皇帝,专门为清廷皇室和贵族采捕皇家祭祀用品及皇室所需的东珠、蜂蜜、人参等贡品的军事经济机构。总管衙口自顺治四年(1647年)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结束,历时264年,贯穿清王朝始终。打牲乌拉,满语为布特哈乌拉,打牲、布特哈意思是渔猎;乌拉意为江,沿江的城。史上曾有"南有江宁织造,北有打牲乌拉"之说,可见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对清廷的重要程度。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设立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职能作用。吉林乌拉城是清初东陲第一大城,濒临松花江,背靠老爷岭,峰峦连绵,江河环抱,物产丰富珍贵,盛产人参、鹿茸、东珠、貂、红白蜂蜜、鲟鳇、松塔等名贵地方特产,都是满清皇室所需的贡品。入关后,清廷便把吉林这一宝地列为"禁区",严禁百姓在此采捕。并在此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由满清皇室独占吉林地区的珍贵特产资源。衙门最高长官为总管,由内务府奏请,然后皇帝批准,可以世袭,直接受命于皇帝。总管衙门的职能,是专门为清朝皇室采捕贡品和特产。在机构设置上隶属于清廷内务府,该衙门总管的官品从顺治年间的六品升至康熙年间的三品,从官品的变他可看出总管衙门备受清廷重视。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采捕的区域极其辽阔。据《打牲乌拉志典全书》记载,总管衙门管辖的"禁区"方圆500余里,采捕区域相当广阔,可分为贡山、贾江、贡河,在辖区各地都设有界碑,以划定采捕范围,禁止百姓采捕。采捕贡品的劳动人员称为"牲丁",又叫"旗仆",即皇室及诸王的官奴,他们在官员监督下采捕贡物。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内部有严密的组织。总管之下设有翼领、骁骑校、领催、珠轩达、仓官、笔帖式等职官,协助总管管理八旗采捕牲了的采贡、储藏和运送等项事务。打牲乌拉总管衙门1648年设立开始,从第一任总管迈 图到清末最后一任总管乌音保为止,打牲乌拉总管共计36任(包括兼任)。
由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直接听命于北京内务府和清朝皇帝,属于直接隶属内务府的在地方上的特殊进贡机构,但吉林将军是管理吉林省的最高军政长官,级别要高于总管。因此,打牲乌拉总管衙口与吉林将军衙门的关系比较复杂。总管衙门对所属的牲丁在编制和管理上实行军事化,牲丁平时为皇室与满族贵族采集贡品,战时则奉命出征,保家卫国。因此,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具有经济和军事双重性质,是按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建立起来的军事经济组织。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主要职能就是采捕贡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采集东珠与抓捕鳇鱼两项活动,采珠更是头等大事,采东珠的牲丁占全部牲丁数的86%以上。东珠,又称作北珠、莫难珠、酸枣珠,是满清亲贵用来佩戴以表明身份地位高低的装饰品。如:皇冠用东珠37颗,皇后凤冠用98颗,一品大员朝冠准用1颗,二品之下不准佩戴,只能用蓝宝石、绿松石、黄玉等装饰物。而且当时认为,东北地区的东珠品质最好,"东三省皆产东珠,唯有吉林、黑龙江界内松花江、嫩江、瑷珲江河所产东珠品质最佳",远胜其他地方所产珍珠。东北地区采集东珠的贡江、贡河区包括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其大小支流至滨海,有松花江等64处采珠河口。清廷曾规定,东三省每年上缴东珠528颗。
每年春季开江之后,即开始采集东珠。由打牲总管、协领率领,出动船只300余艘。每只船配3名牲丁官员及牲丁共1000余人,按其预定线路,从南起松花江上游、北至瑷珲,东到宁古塔、浑春、牡丹江的广大范围内分成64队前往各江河采捕珠蚌。采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凡有珠子的河水冰冷且水流很急。采珠时,大船在河中抛锚不动,将数根特制的长木嵩插入河底固定,然后由牲丁每10人或8人组成一排,赤裸身体,腰系长绳,身背采珠的袋子,顺着木篙潜入水中,将找到的蛤蚌放入身背的袋子中,然后摇动绳索,船上的人立即将采珠牲丁 拉上来,如此反复数次。其他牲丁则在岸边生火,牲丁轮流烤火取暖。取珠时,要事先烧一锅热水,用热水烫蚌的外壳,蚌壳受热张开,然后取珠。据载,"每得一珠,实非易事",往往"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
1754年乾隆帝巡视吉林时,曾到松花江边观看采珠,并赋诗《采珠行》:"我来各欲献其技,水寒冻肌非所论。赐酒向火令一试,精神踊跃超常伦。秋江川湄澄见底,方诸月映光生新。威呼荡浆向深处,长绳投石牵船唇。入水取蚌载以至,剖划片片光如银。三色七彩亦有时,百难获一称奇珍。命罢旋教行赏赉,不览安识真艰辛。"
据档案统计,康熙和乾隆年间,为东珠盛产时期,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打牲乌拉上三旗额定采珠528颗,实际采了2180颗。至雍正朝后,虽"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
宣统三年(1911年),打牲乌拉总管署被裁撤,旗务归吉林全省旗务处管辖,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结束了它的历程。长达二百余年的打牲乌拉历史在吉林地区逐渐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地域色彩浓厚的贡品文化,在吉林地区,至今仍然保留诸多如"贡山""贡河""贡品部落""贡品家族"等称呼,松花江沿岸许多地方仍被称为"鳇鱼圈",成为吉林文化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