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被人民解放军攻克后,国民党军改变战略,以大机动兵团进行重点防御和进剿。面对这样的重兵集团,人民解放军能否取得胜利,成为当时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问题。
徐州,这个有着“五省通衢”之称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美誉。这里民风剽悍,商贾云集,也是楚汉相争、官渡之战的古战场,传说九朝帝王为徐州籍,但此地从未建都,只因它是兵家必争之地。70多年前,国共两党两军在此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略决战。
1948年2月24日,毛泽东在西柏坡收到了粟裕(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电报,内容是关于进行淮海战役的两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分两个阶段实施,先攻占淮阴、淮安,再夺取宝应、高邮地区,然后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主力埋伏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歼敌;第二方案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的。粟裕认为第一方案最为有利。
当时济南和山东大部已解放,辽沈战役也已进行20多天且捷报频传,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已呈汇合之势,在南线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然具备。毛泽东一直有冬春之际夺取徐州的决心,正愁决战从何处着手时,看到粟裕的电报,连连称赞这是一步好棋,同意了粟裕进行淮海战役的初步计划。随着战役局势变化,这个计划不断演变扩大,从最初的小战役发展成大规模的淮海战役,毛泽东也进行了重大补充。
9月25日,毛泽东致电粟裕等指出,进行淮海战役极为必要,战役准备达成以下作战目的:歼灭黄百韬第7兵团;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等地;攻取海州、连云港和灌云等地。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时期,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战争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前线的指战员们也摩拳擦掌,国民党军同样蠢蠢欲动,一场扭转乾坤的大决战拉开帷幕。
国民党军在徐州集结了20多个军,组成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蚌埠的两线防御阵线。10月29日,国民党南京国防部召开紧急会议,加紧制定“徐蚌会战”作战计划,企图以徐州为中心与中共野战军决战。
1948年11月8日,粟裕、陈士榘、张震致电中央军委和陈毅、邓小平,称徐州之敌黄百韬兵团及44军有南撤行动。11月9日,毛泽东两次致电相关将领,要求截断宿蚌路,极力争取歼灭敌人主力于淮河、长江以北,防止其南窜。这样,淮海战役由原定消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发展成为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内与国民党军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国民党有着“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决策,对于指挥大军的人选,蒋介石找过白崇禧但被拒,无奈之下让刘峙担纲徐州剿总,但又把希望寄托在杜聿明身上。然而杜聿明曾被调往东北一段时间,这期间刘峙对徐州的防御作战部署完全未按杜聿明计划执行。杜聿明后来回忆称自己是“带着上刑场的心情上的战场”。
1948年11月5日,徐州方面发现华东野战军主力南下,便下令所属部队向徐州 - 蚌埠间的津浦路两侧收缩,准备执行“徐蚌会战”计划。11月6日晚,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各部队按计划行动,一部造成威逼徐州的声势,主要突击集团直扑新安镇、阿湖地区,鲁中南纵队包围郯城,第六纵队主力渡过沂河攻击码头,谭震林、王建安指挥部队发起攻击。南京国防部频频收到徐州告急电报,国民党方深信解放军要攻打徐州,却没想到华东野战军的首要目标是黄百韬率领的第7兵团。
11月7日晨,黄百韬兵团西撤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大胆穿插,迅速完成对其包围,蒋介石这才意识到中了瞒天过海之计,于是下令黄百韬兵团尽量向徐州靠拢,同时令邱清泉、李弥以及黄维兵团向徐州方向集结增援。蒋介石认为自己在淮海战场上能调动80万兵力,而解放军两大野战军兵力约60万,国民党军占优势。但毛泽东坚定表示,即便兵力不占优,哪怕是“夹生饭”也要吃下去。
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兵团西进至距徐州仅60公里的碾庄时,去路被解放军堵死,华东、山东和苏北的三个纵队将碾庄围得水泄不通。此时,把守运河防线的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三个半师约2.3万人(二人皆为中共地下党员)阵前起义,为歼灭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华东野战军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在以碾庄为中心、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6公里的狭窄地域内。黄百韬被围后,蒋介石令其固守待援,催促邱清泉和李弥兵团东援。11月11日,碾庄攻坚战打响。
就在华东野战军围攻碾庄战斗激烈进行时,距碾庄不到50公里的宿县战斗也打响了。宿县位于津浦路上,战略位置重要,是连接徐州、蚌埠到南京的枢纽和战略物资集散之地。11月12日开始,中原野战军第三和第九两个纵队攻打宿县,战斗持续4天,全歼宿县国民党军1.2万余人,成功将徐蚌地区国民党军分割为两大块。
同一时间,增援碾庄的邱清泉和李弥兵团投入5个军约16万人,与宋时轮、刘培善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展开了淮海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阵地攻防战。邱、李两兵团连续攻击11天,仅前进不到20公里,而这10天正是黄百韬兵团覆灭的时间,国民党10万精锐被歼灭于碾庄,黄百韬走投无路后自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起草重要文件,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邓小平为前委书记。就在总前委成立当天,黄维指挥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约12万人,其中第18军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向徐州方向开进,皖苏地区地方武装沿途不断袭扰,破坏其行军道路、桥梁和渡口等。
11月23日,奉命北上的国民党军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因害怕被歼灭而迟迟不进,黄维兵团却强渡浍河,孤军突进。淮海战役总前委致电中央军委,建议以中原野战军全部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围歼黄维兵团,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正式开始。11月24日,黄维兵团逐渐突入中原野战军预设的口袋阵,中原野战军当晚全线出击,将黄维兵团合围在宿县以南长10公里、宽5公里的双堆集地区。
11月27日,黄维集中4个主力师向东南方向突围,关键时刻,打头阵的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为中共秘密党员)阵前起义,这对黄维兵团打击巨大,黄维被迫放弃突围,收缩兵力龟缩于双堆集为中心的狭小地域垂死挣扎。12月15日下午4时,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配合下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至当晚12时,黄维第12兵团被彻底歼灭,黄维被俘,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在黄维兵团被围困于双堆集的第二天,蒋介石命令杜聿明放弃徐州,向涡河以南撤退。11月30日,杜聿明率30万大军向西南方向的永城、王城一带撤退。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为判明杜聿明出逃方向,比国民党军晚动一天。当杜聿明率部行军至萧县青龙桥地区时,接到蒋介石空投信件,要求他不再向西南方向撤,必须向东南方向进攻救援黄维兵团。
杜聿明虽深感自身难保,但必须执行命令,这为华东野战军追击包围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条件。华东野战军主力抓住时机迅速收拢,至12月6日,将杜聿明指挥的三个兵团合围在徐州西南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杜聿明出逃前,刘峙已借到蚌埠指挥为由飞离徐州。12月1日,徐州解放,成为解放军强大的后方基地。
在陈官庄地区被围困的杜聿明部如困兽犹斗,但始终无法突围。12月6日,孙元良第16兵团被解放军歼灭,剩下杜聿明集团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8个军约20万人也插翅难逃。然而毛泽东改变策略,围而不攻。这是从战略全局高度考虑的妙计,当时东北、华北解放军正准备对平津地区傅作义集团实施分隔包围,淮海前线解放军为稳住平津国民党军,使其不迅速作出南撤决策,暂停对杜聿明集团的攻击。
杜聿明集团在陈官庄地区被围困40余天,期间连降大雪,空运锐减,粮草断绝,士兵饥寒交加、军心动摇,甚至吃树皮、挖棺材生火取暖。在此期间,解放军对被围的杜聿明等集团展开强大政治心理攻势,大量国民党军士兵主动投诚,20天内投诚者达1.4万多人,约等于两个师的兵力。
在华东野战军围困杜聿明集团的同时,华北、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完成对平津地区的合围,使傅作义集团断了南撤之路,为平津战役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6日下午4时,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激战至10日上午10时,仅用90多个小时就全歼包围圈里的20多万国民党军,杜聿明被活捉,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被击毙,李弥等少数人逃脱,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胜利结束。
整个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人民解放军以60万兵力打败国民党80万大军,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解放,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解放军面前,为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塔基座两侧镌刻着人民军队和支前民工两组群雕,这是对先烈的缅怀和对历史的铭记。
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辆88万辆,担架30.5万副,运送粮食2.17亿公斤。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唐和恩的小竹竿,上面刻着88个城镇村庄的地名,连接起来就是一条3000多公里的支前线路图。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歼敌最多、影响最深刻、战争形势发展变化最复杂的战役,它的胜利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是军民团结谱写的英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