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解放军救下一名骨折老人,本应是件好事,但这名解放军却被迫退伍。
后来,这名解放军战士才得知,这位病恹恹的老人,居然是我国的开国上将和原国防部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砖厂工人1986年,江苏海安角斜镇的一家砖厂里,滚滚浓烟正从屋头的烟囱里飘出,一位搬砖工人正卖力地在砖窑里搬运砖头,砖窑里到处是呛人的烟和砖灰,弄得在这里工作的人的脸都像“花猫”一样。
一个邮差远远地跑了过来,“赵宝群同志在吗?”他四处张望并大喊,这时,刚刚那个搬砖的工人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我就是赵宝群,怎么了?”他擦了擦手上的灰说道。
“这里有你的一封信。”邮差说完就把信递给了赵宝群,赵宝群拿着信,感觉沉甸甸的,他跑去洗了个手,才把这封信打开。
而打开信封,里面的东西却让赵宝群吓了一跳,除了一封信之外,里面还有一叠厚厚的钱!
赵宝群看到信中人的署名,眉头却越皱越紧,仿佛一团乌云飘在了脸上,他丢下工作,匆匆忙忙地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赵宝群在家里来回踱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原来,当年他本是一名军人,可就是因为这寄信人,让他如今在老家当一个搬砖工人……
赵宝群不敢收这笔钱,收了,他觉得不合适,不收,又怕那人不高兴,那到底这人是谁?他又和这搬砖工人赵宝群有什么关系呢?
赵宝群和这神秘的寄信人的纠葛,还得从1972年说起……
301医院1972年的北京,在北京卫戍区某部队里担任警卫班长的赵宝群,在执勤过程中,被领导喊走了。
他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前往北京301解放军医院去看管一个名叫张续的老人。
北京301解放军医院门前,赵宝群严肃地皱着眉,但眼睛中又闪过几丝好奇,走进了医院,上级给的命令是:看管这位名叫张续的老人的一切,除了医生和护士,只有赵宝群能够接近他。
赵宝群一直以来都是部队里的积极分子,身为班长的他追求进步,但他也纳闷,自己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叫张续的人,似乎有些名不见经传,但领导又要求对这一切保密,足以见得,这个张续,并不简单。
但踏进张续病房的那一刻,赵宝群还是大吃一惊,任务中的张续此时此刻就躺在病床上,身形枯槁,皮肤蜡黄,头发已经花白,而间断的呼吸声在赵宝群感觉来看,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赵宝群觉得,他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
赵宝群往病床前的病历偷偷瞥了一眼:“左腿粉碎性骨折”。
张续刚刚做完手术,左腿的伤口上缝合了21针,对于一个壮年的人或许都有些吃不消,更别说这位看着随时“凋零”的老人了。
虽然上级给的任务只是“看管”,但看着这个病床上连呼吸都有些困难的老人,赵宝群常常忍不住“越界”,张续起身十分困难,赵宝群就会默默地扶起张续,给他挪身。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宝群也做了许多超出任务规定的事情:他给张续刮胡子,洗头,擦洗身体……但是老人似乎很严肃,并没有多说话,也无法从眼神中捕捉到任何情绪,赵宝群也一样,只是默默地照顾着张续的衣食起居,在给张续擦洗身体的过程中,病房内安静得只能听到毛巾拧水的声音。
赵宝群就像操心自己的老父亲一样,操心着张续,医生进来叮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赵宝群都安安静静地在旁边听着,记在心上。医生嘱咐张续,多吃茄子对恢复好,赵宝群就会去附近的菜场买新鲜的茄子来,然后再精心烹饪,变着花地做给张续吃。
不仅如此,季节水果、时令蔬菜、在赵宝群的精心照顾下,张续恢复得很快,春夏交替,不知不觉之间,赵宝群陪伴着这位神秘的“张续”已有半年之久,二人之间,沟通虽然不多,但也建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
张续和赵宝群有过吃到冰凉西瓜的开心时刻,也有因药物中毒,张续身陷危险,被赵宝群不顾万难求医的惊险瞬间,而随着张续的身子骨逐渐硬朗,上级很快又给了赵宝群新的任务:离开301解放军医院。
“张续已经可以不需要有人监管了,你的任务结束了。”赵宝群接到了任务指令,这时候赵宝群才真正知道了张续的真名:张爱萍。
后来赵宝群翻阅解放军看到,看到开国将领张爱萍在原子弹实验基地指挥的照片,他才知道,原来以前他老家人津津乐道,曾去角斜镇打过仗的张爱萍,就是他照顾了半年的“张续”。
开国上将张爱萍,就连毛主席都评价他是个“爱犯上”的人,1910年,张爱萍出生在四川达县,随后战火蔓延,他就投身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于1956年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
但是当时的新中国条件艰苦,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在这种条件之下,人们对新中国毅然决然地建设导弹和原子弹基地提出了质疑。时任国防科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的张爱萍说:“再穷的叫花子,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退伍但是后来,因为遭人冤枉,张爱萍被免了职,在此期间,还身受重伤,就这样,1972年,他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候,遇到了赵宝群。
赵宝群的无微不至,让张爱萍恢复得很好,1977年,张爱萍官复原职,重新开始主持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作,与钱学森等知名科学家一起制定了我国的国防“三步计划”!即:远程火箭、核潜艇核地导演和通信卫星。
但赵宝群却并没有那么好运,在照顾张爱萍的过程中,张爱萍差点因为药物中含过敏成分让生命陷入危险,算是工作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那会值班医生刚好在休息时间,赵宝群直接背着张爱萍,找到了医生。
在紧张的48个小时之后,张爱萍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气喘吁吁的他在手术室前,松了一口气。
任务结束没多久,当时只有20多岁的赵宝群被迫提前退伍,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了老家,做起了一名搬砖工人。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的海军基地里,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不敢说话,因为就在前两天,我国研制的潜地导弹出现了问题,导弹在海面发射后,没过多久,飞行没到100米,导弹的轨迹就出现了偏差,摇摇晃晃地坠入了海中,引发了爆炸。
研制失败,所有人都垂头丧气,“怎么了?大伙们,失败不是很正常,实验实验,一次就成功叫什么实验!大家打起精神,出了什么事我负责,让他们有事找我。”张爱萍作为总指挥,轻松地鼓励着大家。
而今天,就是再一次实验的日子,每个人都不想看到再失望,在张爱萍的点头示意下,科研人员脸上冒着汗,颤颤巍巍地按下了开关,突然,一枚导弹射出,就在快到达100米的时候,所有人的嗓子眼都提了起来,有的甚至已经闭上了眼不敢看。
但出乎意料的是,导弹径直地射入天际,并没有发生之前的情况,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爆炸出了亮白色的光芒,全场人兴奋不已,振臂高呼,张爱萍也笑了笑,“我就说嘛,我们的同志是最不怕困难的。”
张爱萍忙于科技和国防事业,但私下也一直记得赵宝群救下他性命和平日里细致的关照,张爱萍托了无数人,想要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直到1986年,张爱萍才找到了赵宝群的下落。
他写了一封感谢信后,仍然觉得不够,又往信封里塞了100元,表达赵宝群的救命之恩。
回到开篇,赵宝群收到信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这是自己当时的责任和义务,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便将这100元捐赠给了当地的小学,支持教育事业,并告诉那些受益的学生,这钱呀,是张爱萍将领捐赠的。
后来,赵宝群妻子患了重病,张爱萍听说了之后,又给赵宝群汇去了400元,用来救治赵宝群的妻子,但是赵宝群仍然没动这笔钱,将它捐给了公益事业。
张爱萍听说之后,十分敬佩这位和自己半年友谊的“小伙子”,就这样,二人保持了两年的书信联系之后,才最终见了面。
“好久不见了,小赵同志。”张爱萍握着赵宝群的手,亲切地寒暄了起来,二人聊着家常,仿佛多年不见的好友,赵宝群到今天都还记得,二人分别时,张爱萍对他说的话:要永远做一个正直的人。
后来,张爱萍又再次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顺利地完成了国防“三部曲”战略,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为现代化武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直到2003年7月5日,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赵宝群听闻之后,痛心疾首,当时张爱萍的那句:要做个正直的人也一直萦绕在他的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