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美人鱼公主是怎么回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困惑地向她妈妈询问。这样的疑问在5月的电影院中此起彼伏,几乎每个带着童话梦想走进影院的小朋友,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家长们尴尬地解释道:"是因为她总去人类世界,晒黑啦!"虽是善意的谎言,却难掩观众们心中的失望。实话说,谁又不期待一部经典童话的真人版呢?可这回,迪士尼可是玩大了。
多惨才能叫惨?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9天,全国日票房仅有68万元,这连一个普通网络剧的广告费都不足。
不仅如此,这部投资高达3.9亿美元的大制作竟然全球收入仅为4.2亿美元。表面上看,票房还不错,可主要都来自北美市场,在其他地区的票房情况简直惨不忍睹。
"幸亏有音乐救场,否则真的就糟糕了。"一位带着孩子看完电影的家长无奈地说。的确,动画制作和音乐编排依然保持着迪士尼一贯的水准。
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欢快的曲调,让小朋友们没有当场睡着。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所期待的是什么呢?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版《小美人鱼》,那个活泼可爱、充满梦想的爱丽儿,让我们想象出了无数的美好。而现在,当孩子们兴奋地等待美人鱼公主出现的那一刻,等来的却是一个让他们困惑不解的形象。
讽刺的是,小朋友们反而最喜欢电影中的“螃蟹和鸟”,这大概是迪士尼最没想到的结果。不是我们对女主角有意见,而是电影作为一部童话改编作品,却缺失了最重要的“童话意境”。
说白了,这不是肤色问题,而是电影与观众期望之间的巨大落差。
童话之所以被称为童话,就是因为它能在孩子们心中幻想出一个美丽的王国。然而这次,迪士尼似乎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他们过分专注于传达某些“成人世界”的理念,导致忽视了童话中最珍贵的魔法元素。
这部电影注定会成为迪士尼票房史上的一个遗憾,原因并不在于歧视,而在于它背离了童话最本质的东西——让观众相信美好和梦想的能力。
美人鱼是否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今天,我们将揭示真相,揭示争议背后的事实。
听说过106万人民币的脏辫吗?没错,这就是海莉·贝利在《小美人鱼》中的造型成本。尽管14个小时的精心打造,但这还是她自己极力要求的造型。
据传这个造型融合了三种深浅不同的红色,本应该营造出梦幻的美人鱼感觉。但是,在电影中你能分辨出这种精心设计的层次感吗?答案是:完全看不出来!相反,它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仿佛是几天没洗头的效果。
最离谱的是化妆师的"神操作",竟然让额头的大痘痘、脸上的斑点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大银幕上。这一下,原本的童话美人鱼就变成了"真实系"美人鱼。
电影院灯光暗,如果不戴手套,几乎连毛孔都能数清。
但最魔幻的还在后头,迪士尼的后期团队竟然把女主角的胸部给"消失"了。原因是?"为了适合儿童观看,怕有些镜头少儿不宜。
好的,该修的地方没有修,而不该修的却大修特修。
跟94版造型对比,差距甚远。无论怎么看,都觉得他们在刻意制造"反差感",以引起争议。结果恰恰相反,一些画面让小朋友吓哭。
让人惊讶的是,海莉·贝利本人的个人写真其实很有魅力。但是在电影中的造型,却被"魔改"得面目全非。
更魔幻的是,全球六家迪士尼乐园中有五家,在一夜之间把原版爱丽儿玩偶全撤了,换上了"黑发黑肤"的新版小美人鱼。
连巡游花车都由黑人演员上台扮演了。这进展也太迅速了吧,简直像是在赶着统统换演员做任务似的。
这个问题并非仅仅是肤色问题,而是整个造型设计都偏离了原著中美人鱼应有的形象。无论是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还是迪士尼动画版的美人鱼,都是充满了梦幻般的美感。
这次,他们过于执着于追求"真实",反而失去了童话最珍贵的想象空间。
你说这算哪门子美人鱼?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童话改编效果,反而像是一次充满争议的"社会实验"。遗憾的是,这次实验的代价,不仅是我们丧失了孩子们心中美丽的童话梦,同时,也是对孩子们最纯真的童年时光的消耗。
因此,要做就做好,别整那些没有真正意义的东西。真要追求'政治正确',首先也得先把基本工作做好。不然,这不仅不是政治正确,反而会给政治正确抹黑。
实话实说,要是让哈莉·贝瑞来饰演美人鱼,观众们的反应应该不会像现在这么大。同样是黑人女演员,人家的五官和气质就是符合大众审美,这并不是歧视,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事实。
看看好莱坞哪些优秀的黑人女星,诸如宝拉·巴顿、佐伊·索尔达娜,哪个都是既美丽又有实力的。然而,迪士尼却选择了海莉·贝利。
更有意思的是,电影里的反派角色也很精彩。凡妮莎的扮演者杰西卡·亚历山大美得惊人,高鼻梁、大眼睛,简直就是原著中形象的完美演绎。
站在王子身边的画面非常养眼。
这真是值得细细品味。主角选择了观众对其审美有争议的演员,而反派却找了个能完美契合原著设定的美人。
再来说一下内娱的女明星,就不提刘诗诗、林允、孙怡这些女星了,也有人说过她们"眼距宽、鼻子塌"。但是,她们凭借自己的好身材和独特的气质,照样能在娱乐圈稳住脚跟。
这说明观众的审美是多元的,但同时,基本的美感是必要的。
再来看海莉·贝利出席活动的造型,乳房两侧的副乳,壮硕的"麒麟臂",以及肩颈的肉感,说实话,如果这些放在内娱,估计早就被网友冲烂了。
要求演员具备基本素质是正当的,并不是歧视。
有趣的是,有些网友还恶搞把宋小宝p成美人鱼来“洗眼”,这种玩梗方式虽然有点过,但也侧面反映出观众的真实想法:我们反对的不是肤色,而是整体形象与角色的不匹配。
问题在于,如果你要让黑人来演美人鱼,那至少在其他方面也应该有所呼应吧?然而,结果却是美人鱼的父亲是白人,最后还嫁入了白人的世界。
这么一看,原本已经让人疑惑的“高级歧视”一事,如今更是让人探讨其背后的真相。有些人看似在推动平等,实则可能是加深了社会刻板印象。
这种看似正确实则偏激的行为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
我无法相信迪士尼的这起事件是无意造成的,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争议营销操作。
先是选角上的大变动,找来了与原版形象相差极大的演员,紧接着,又突然撤走了全球五家迪士尼乐园中的原版爱丽儿玩偶。
这速度快得连闪电侠都要自愧不如。
有网友说选角就是为了“政治正确”?不要再提了,你看反派凡妮莎的选角。她就是典型的白人美女形象,高鼻梁大眼睛,美得毫无争议。
再来看看近几年好莱坞的选角趋势,无论是《黑豹2》还是最近的《小美人鱼》,似乎都特别喜欢选用那些鼻子塌陷、嘴唇厚重、眼距宽的演员。
而且,每次争议一出来,外媒就开始甩锅,强行说亚洲人"歧视黑人"。
更妙的是,电影花费了高达3.9亿美元的成本,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却节省到了极点。应该修的地方却没有修,而那些不该修的部分反而修得十分起劲。
说实话,迪士尼这就是在玩火,他们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摆出一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架势,实际上是在搞对立。
最绝的是,这部电影全球票房只有4.2亿美元,而且主要来自北美市场。按理说这么大的亏损,迪士尼应该很着急才对。
然而,他们完全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借此机会大力宣传他们的"多元化理念"。
这样算下来,亏的只是票房,赚的却是话题度,真是明智之举。有争议就有金钱,这波营销真是深谙其中的道理。
可惜的是,他们玩得太过分了,让观众的智商看起来有些低。
真的要说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迪士尼的问题。整个好莱坞现在都在犯同样的毛病:为了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忽视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从《小美人鱼》的全球票房表现来看,它在北美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其他地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否说明了某种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即这种强行"政治正确"的电影创作策略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最离奇的是,当我们只是中立地表达我们认为“这位演员并不适合这个角色”的观点时,立刻就被诋毁为“种族歧视”。
我们掏钱看电影,本身就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观众都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论是亚洲人还是欧洲人,他们对电影的评价都非常一致:并不是因为演员的肤色,而是电影整体效果实在是太差强人意了。
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有加深偏见的风险。强行将一个引发争议的形象塞给观众,可能会让观众对这个形象产生更深的偏见。
真正的多元包容应该是创作新的故事,而不是硬改经典。
所以说,迪士尼,你要搞政治正确可以,但也得注意讲故事的技巧吧?与其把经典故事改得不伦不类,倒不如认真思考怎么能讲好新的故事。
童话的魅力不在于演员的肤色,而是带给人们的美好想象。
最后我想说一句真心话:这事儿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故事讲好的问题。观众并不傻,只要你用心去拍,他们自然会买账。
如果真的想要推动平等,更好的方法是关注剧本质量和演员演技,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连童话都要变成意识形态的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