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36天的北京堂食,回来了!
6月6日零点,北京的多家餐厅迫不及待地开放堂食,迎接在门外排队等候多时的同样迫不及待的顾客们。在社交媒体上,跟“北京重启堂食”相关的多个话题都登上了热搜。
△图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从5月1日全市暂停堂食,到6月6日重启,北京餐饮经历了艰难的36天,很多餐饮店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北京独有的。在上海,在南京,在武汉,在全国其他地方,不知有多少餐饮店在过去两年被疫情反复捶打,其中一些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除此之外,疫情进入到第三年,给餐饮带来的显著变化还有一点,就是让很多餐饮老板重新认识了一条哲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关于这一点,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区域选择与店型选择。
1 区域选择疫情给餐饮带来的深刻改变之一,可能就是餐饮品牌在开店区域选择上,不再过于集中在某一个城市,而是尽可能地分散开。
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有茶颜悦色。6月1日,茶颜悦色在重庆4店同开,排队的火爆场景又引发了一波关注。两个月前,茶颜悦色在宣布“下一站,重庆”时,还提到了接下来要进军的几个候选城市,可以说它的全国化布局已正式开始。
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作为长沙名片的茶颜悦色之所以不再固守长沙及周边地区,而是远赴西南,并且一口气开了4家店,正是它面对疫情所作出的必要选择。
多年以来,茶颜悦色一直深耕长沙,截至目前在长沙的门店已超过350家,占全部门店的比例高达85%。由于长沙是座旅游城市,而在疫情期间游客大幅减少,导致当地很多餐饮店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客户,所以茶颜悦色才会一度“月亏2000万”,这也是它去年12月“内讧事件”的根源。
如今,随着茶颜悦色开始全国化布局,它的神秘感和稀缺性固然会随之减退,不过企业经营上的容错率也会随之提升。
在多点布局方面受到裨益的正面案例,悸动烧仙草要算一个。今年3月起,上海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陆续有区域被封控。3月28日起,悸动的上海奉贤仓因疫情封控,仓配于是紧急将上海仓订单转入南京仓、淮安仓及武汉仓,最大程度保证了不因断货而影响门店的生意。
2 店型选择除了区域选择,疫情对餐饮的影响还表现在门店类型的选择上。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社区餐饮”成了今年上半年的一个热词。
抛开租金等成本因素不谈,和商场店相比,社区店在疫情之下的优势显而易见:离消费者更近。因为商场很可能会因为人们不能或不愿出门,而变得冷冷清清。
疫情期间,有多个品牌因为重点发力社区餐饮,从而实现了逆势增长。比较典型的有南城香、紫光园,后者在近2年开出了100多家直营店;现有门店1700多家的袁记云饺,则在2020、2021年分别开店374家、855家。
此外,一些知名的“商场品牌”也盯上了社区餐饮。比如星巴克,2018年开始布局社区店,今年1月在南宁开了广西第一家星巴克社区店。
政策也利好社区餐饮。去年10月,商务部官网公布了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共3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聚集形成的社区商圈。
可以预见,社区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餐饮品牌的必争之地,有人笑称“这将推高社区底商的租金”。
3 结语疫情对餐饮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餐饮业到今天发生的种种变化,有些是早晚都会发生的,只不过因为疫情而提前了;有些则是按之前的轨迹永远不会发生,只不过因为疫情而出现了。
餐饮企业在区域选择和店型选择上的变化,很难说属于上述哪一种,因为往事不可假设。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餐饮业前进的步伐都不会停下,上海、北京那日渐恢复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