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在中级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今年有机会参评高级教师,可是学校名额很少,报名参评的教师较多,竞争激烈。由于在教科研材料方面不具优势,他认为自己过不了关,大概率会被淘汰。
1)
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热衷参评高级职称,是因为高级教师工资高,待遇好。确实,公办学校高级教师的工资是参照当地副县级干部平均水平执行的,待遇是很不错,但能不能评上高级教师,影响的不仅是工资。
一、退休待遇
教师退休金是按照缴纳养老金的数额和比例来确定的,而缴纳养老金的数额和比例跟教师的工作年限、职称等级、岗位等级等因素直接相关。而且有些地区在教师退休之后地方还有补贴,这个补贴就是按照职称等级来发放的,职称越高,补贴就越多。
简而言之,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年限差不多的两位教师(一个是高级教师,一个是一级教师),拥有高级职称的那位,退休待遇肯定比另一位好。
二、职业成就感
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职称;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也很大一部分依据职称,在不少人眼里,高级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强一些。
关于高级教师是不是教学能力就强一些,我们不好评价,毕竟有些人评上了高级是因为“搞材料很有一套”,教学能力怎么样不好说,但高级职称的确可以让一线教师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能不能参评高级职称,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一线教师的心情。大家想一想,有些人在一级教师岗位上干了六七年就评上了高级,而自己在一级教师岗位干了十几年还没有参评高级的机会,心里有多郁闷啊。心情不好,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工作效率下降,教学成绩不佳。
2)
职称评审事关教师切身利益,评上了高级,工资会更多、心情会更好,可是最终又有多少人能实现目标呢?应该讲,普通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他们来讲,无论评不评得上高级,能做的只有3件事。
第一件事:接受现实
评不上高级职称,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与其失望、痛苦,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既是接受自己竞争不过别人的现实,也是接受自己的学术成就、教学成果、材料整合能力不如同事的现实。有些人把竞争不过别人的原因全部归咎为“自己没关系”,这仍然属于不接受现实。
只有接受了现实,才能制定客观可行的应对计划,逐步实施,为下一次的职称评审做好准备。
第二件事:调整心态,积极准备
能评上高级职称固然是好事,但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也不见得是坏事。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应该把好的情绪和好的身体放在第一位,不要被职称评审左右生活状态。
与此同时,我们要对照评审标准,检查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一边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教学成绩、论文发表、担任班主任等方面有更多的加分项;一边与学校相关人员多沟通,多交流,听听领导的意见,了解同事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并做出修正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
第三件事:从其他方面寻求职业成就感
其实,当教师的,最大的成就感应该来源于学生和学生家长。我们必须意识到,评职称只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不是唯一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就算评不上高级教师,我们也要做好本职工作,把学生教好,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获得学生、家长的尊重和认可。
今日话题:你有当教师的朋友吗?他们现在是什么职称?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