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营造浙江”媒体采风团来到了宁波保国寺。保国寺位于宁波城区西北,占地面积1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始建东汉,唐时重建,由唐僖宗赐名“保国寺”。现存大殿重建成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其后经过明、清历次重修,现在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经幢)、宋(大殿)、明(厅)、清(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和民国(藏经楼)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
保国寺建筑群各部分建造年份
保国寺经幢(唐代)
保国寺大雄宝殿(北宋)
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该殿又有“无梁殿”之说,站在殿堂中间往上看,真的看不到一处大梁,难道真的没有梁吗?其实不是,文保工作人员爬上过殿顶,架在柱子上的梁清晰可见。大殿的梁只是被藻井和天花板挡住了,我们抬头看不见这样精巧的设计,也难怪被大家误传。这还不算,“钩心斗角”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份,甚至被视作褒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这里,心,指的是大殿的中心;角,檐角。诸角向心,就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就叫“斗角”,又称“斗拱”。斗拱的作用就是由柱头和梁上伸出支架托住屋檐,并将它的重量经过梁、柱传递至地面。在宋代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有详尽的规范。宋代称斗拱为"铺作"。斗拱的构造精巧,复杂,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还不仅仅是这些,据传建造大殿的时候,经过计算大殿的柱子必须要两人抱粗细才行,可在当年等级森严的制度下,这个寺庙是不能用这样粗的柱子,于是聪明的工匠设计出小料拼合的营造技艺,创造出保国寺最具代表性的“拼合柱”。即木柱非整根原木,而是多根柱子各段之间用暗鼓卯合楔子连接,表面再用盖鞠明鼓卯紧固。这样的柱子不仅省料,并且有相当的审美,因形似瓜楞,又被称作“瓜楞柱”,这也是一种小材大用的具体体现,这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也有详细记载,堪称“活化石”。
保国寺的“瓜楞柱”
保国寺“瓜楞柱”构造
在保国寺内不仅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宋代木制构造,这些构造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都得到了互相印证。除了宋代大殿外,藏经阁与观音阁,为民国后重修建筑,钟鼓楼为嘉庆年间建筑,天王殿为宣统年间复建。天王殿东西侧经幢均为唐代遗物。这么多历朝历代的建筑融汇在一处,可谓是古建筑的博物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所以现在它的全称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到此一处,看尽千年营造,非常值得一去。
来源:UC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