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倒代购,销量涨几十倍,天水麻辣烫红遍全国,带火这些生意

电商在线 2024-04-03 01:10:27

太魔幻了。

文/郑亚文

编辑/姜雪芬

渺小。樊韵这样形容她的家乡天水。面积小,骑自行车一小时绕城区一圈;没存在感,在杭州街头问10个人,至少一半人从来没听过天水;经济实力一般,在全国地级市GDP排行榜中,倒着数才能更快地找到天水。

但这样渺小的天水,成为全国的流量中心,只需要一个月。

最初因为某位博主发布的短视频火了,吸引了第一批好奇的人到当地“挖宝”,话题一波接一波地传开。当初跑到淄博吃烧烤的那波人闻风而动,忙不歇地去天水吃麻辣烫。信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开,当地政府下场,集全市之力照顾好每个辗转至天水吃麻辣烫的“王子”“公主”。

走红的路径和淄博大差不差,天水的火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火爆带来了流量,很多天水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樊韵和家人在天水为全国各地的“吃货”代购,“咨询的人太多,打字打到手腕都僵硬了”。尽管这段时间网上对于天水麻辣烫的讨论少了,但天水街头仍然挤满了大量外地游客。

“天水麻辣烫”连续大半个月成为淘宝、抖音等平台的热门关键词。许多香料、特产店铺连夜上架“天水麻辣烫”相关链接,月销都有上万件,秦阳的那间许久不打理的淘宝店也因此活了过来,按他的话说,“喝到汤了”。

而在杭州多年的天水人孟孟,也在3月份开了间麻辣烫店铺,没有过创业经验的她,在天水热度的余温中开业了。

虽然天水麻辣烫火了,但“谁都知道,天水在网络上的热度已经过去了”。樊韵很清醒,作为本地人,她并不指望家乡能就此青云直上。和每一个自愿接送游客、为外地人让出停车位的天水人一样,他们都希望利用这波砸到头上的流量,让大家知道甘肃还有个城市叫天水。

累倒代购

“太魔幻了。”这两个月对樊韵来说简直像做梦。

从她出生起,天水这座城市,就一直平凡着。道路上永远有施工队在“哒哒哒”地忙碌,然而马路上的窟窿却总修不好。胡同里的电线杂乱交错,墙壁发黄蜕皮,商业街的店铺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一轮。有烟火气,但流动不起来,和其他四五线城市没什么两样。

但今年天水变了。

3月初,天水已经有了出圈的迹象。网络上的短视频越来越多,樊韵那时仍想不到,天水会成为下一个淄博。她在小红书上发了篇笔记,称可以代购天水麻辣烫。第一天有4个人找她下单,第二天有20多个人,之后订单量每天递增,到3月中旬,每天的单量达到了八九十单。

樊韵的单量曲线也是天水出圈的时间曲线。到3月中旬,“天水街头已满是人头”。随后政府开始下场,这座平凡的城市,一夜之间就在樊韵眼前陌生起来。

一大早起来,巷子里杂乱的电线已经用广告牌遮挡起来了,麻辣烫店所在的四合院墙面被刷上了新漆,路边还蹲着一堆工人,在吭哧吭哧地修着路面的小破洞;街边多了一些路标,不怕你找不到公共厕所,甚至连盲道都翻新了。更夸张的是,一位游客过天桥时,踩上了天桥台阶边缘的铁片,滑了一脚,发到社交媒体上,当晚,一群工人就蹲在天桥上拆铁片。

天水人像过年迎接贵宾一样,尽管与游客互不相识,但也自发载游客到麻辣烫店,为他们找酒店,还让找不到车位的外地车辆,将车停到了政府大院。

天水最火的那一周,也是樊韵和家人最忙的一周。“加好友都加不过来,十分钟不看手机,就有几十个人待通过。”引流、统计单数、采购、打包、发货,一系列流程耗去了她和家人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兼职做这件事情,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那些天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

樊韵住在天水市中心,每天早上8点骑着电动车去市场,到不同的店里取预定的料包、手擀面、丸子、呱呱等。

这些店铺都是开了多年的小店,藏在市场里,原本只供当地人。但也正是这种“不起眼”,让游客相信他们才是最正宗的天水小吃店,樊韵每次进店时,都已经排满了顾客。其中不少是像她一样的代购。

因为排队的人太多,整个市场都缺货。她能拿到的货总比预定的要少很多,也因此需要多跑几家,甚至来回多跑几趟。取完货,已经到下午了。她又和家人马不停蹄地包装、打包、发货,一直到晚上。

在忙碌的间隙,她每隔一会就拿出手机回复网上的信息,“一天之中不断地在回消息,手腕痛得不行”。晚上也闲不下来,因为总有一些人晚上刷到短视频,馋得不行,迫不及待地找她下单,然后立马催她发货。

整个天水都被看见了

开了6年网店的秦阳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在天水火之前,他的淘宝店卖过水果,卖过辣椒粉、呱呱等天水特产,“几乎无人问津,一周能发2单已经不错了”。

2年前,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上海辞工回到天水,全职开网店,在各个平台都开了网店,勉强能维持生计。

清闲对中小卖家来说意味着没销量,秦阳清闲了好几年,终于尝试了一把连轴转的感觉。3月中旬,他尝试投放了100元的推广,第二天就产生了不少流量和成交。近一个月,他的店铺销量涨了几十倍。

生意最好的那些天,秦阳每天的单量近200单,“找了很多人过来帮忙打包,几乎是24小时都在忙,晚上没睡几个小时,都在回复后台的消息”。因为消息太多,很多时候买家要等上十几分钟,才能收到秦阳的回复。

以前,他一周只能零星收到几个订单,都是来自在外地的甘肃人。甘谷的辣椒面鲜香不辣,在外很难买到,当地人知道,通常下单不会有疑虑,秦阳也无需过多的售前售后工作。但现在,他要为全国各地的买家解释呱呱是什么,手擀面的保质期有几天,自己在家怎么做天水麻辣烫。

随着整个天水都被看见了,秦阳的这间沉寂多年的小店,也因为天水活了过来。用他的话讲,“算是喝到汤了”。

在这之前,除了像秦阳这样的天水本地人,很少有网店会销售天水特产。像这座城市一样,天水的特产也是长期被忽视的宝藏。

天水火出圈,天水特产也跟着出圈了。

陈一阳所在的公司在河南,公司运营着200多家网店,他负责的店铺是“吃嘛嘛香调料总店”。3月15日,天水相关的话题在网络上被讨论到了高潮,陈一阳和同事决定在店里上架天水麻辣烫调料包。

在打造爆品上,他们有成熟的经验。去年,淄博小饼火爆的时候,他们曾迅速地找到当地厂家,上架了产品。所以这次只花了一天,供应链部门的同事就找到了天水当地的厂家。在确认了厂家是当地线下麻辣烫店铺的供货商后,他的老板直接跑到天水租了间仓库,和快递谈合作,在短短几天内就成功实现了天水麻辣烫料包的自主发货。

3月16日,店铺的天水麻辣烫料包卖出3000元,之后每天产品销量都呈爆发式增长,3月19日卖了6万元,“那天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店的人数有3万多人”。

想抓住这波流量的不仅是他们。据介绍,整个3月,淘宝上出现了不少卖天水麻辣烫及周边产品的店铺,这些店大多是商家们紧急找到天水当地的生产商,临时上架的产品,很多都火了。

陈一阳说,因为行动迅速,他们的店成了近期卖天水麻辣烫料包的店铺中,表现最好的那一批。

回到家乡的可能性

对于家乡火了这件事,在杭州的孟孟深有感触。

“以前说起天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但现在,有人愿意为了吃一口她店里的麻辣烫,等上几个小时。

网络的力量,让天水火到了全国各地,天水麻辣烫店也开到了全国各地。据企查查数据,近3个月以来,全国新登记的“天水麻辣烫”“甘肃麻辣烫”等相关店铺有500多家。

在杭州市,很多天水人冒出来或摆摊,或开店。孟孟和她的合伙人只花了半个月,就在余杭区西溪北苑开了家门店。开业第一天,吃麻辣烫的顾客将门口的空地都占满了,因为桌子不够,隔壁烧烤店老板还把桌椅借给了她。

这间麻辣烫店铺,让孟孟在杭州第一次和家乡产生了连接。

上大学后,她一直在外生活,很少回老家。她做过销售,也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但生活终究是奔波的。去年夏天回到天水时,她明显感觉到,“天水麻辣烫店铺的生意都很好,那时候顾客就已经坐到了外面”。

想开店的种子一直埋在她心里。店铺开起来后,她托亲人从天水的市场买辣子和原材料,自己每天在店里做调料和手擀粉。因为供不应求,她建了一个粉丝群,每天在群里通知手擀粉和辣子的消耗进度,提醒远道而来的顾客不要跑空了。

这些天,天水在网络上的热度降下去了。

樊韵很清楚天水的热度不会持续太久。虽然热度降了,但她说在最火的那段时间,感受到所有天水人团结一心,想要让家乡被看到的渴望,这让她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

目前她的代购生意还稳定在每天二三十单,“因为大家开始回购了”。经常会有“吃货”忍不住发一张麻辣烫照片,问她能不能快点发货。还有人没吃完就开始回购,“每天都要吃,不能断了”。3包麻辣烫料包加手擀粉和丸子,樊韵卖59.9元包邮。虽然赚的是辛苦钱,但对她来说是真的开心。

对秦阳来说,天水出圈是一种机遇。过去几年,他的网店艰难地维持着运转,一度让自己迷茫,“包括身边的朋友,都是拖家带口的,如果能在家里找到事情做,谁愿意出去奔波呢”。但家乡发展的动力不足,天水市和一些四五线城市一样,人口都是往外流的。

但是今年3月份,天水街头每天都有很多民俗表演的团队,他们穿着当地传统服饰,表演着很多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传统节目。他听说,这些表演者曾经靠民俗节目为生,后来被迫外出打工,3月份被临时喊回来重温旧业。

流量或许正在带给天水更大的可能。天水人盼着家乡能从这次出圈开始迈出一大步,在不远的将来,让越来越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抓住发展的机会,也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