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越来越难看?一句“烂演员”被全网声讨,却没人看到他伤痕累累

冬冬谈科普 2023-04-15 17:19:26

成龙又摊上“事”了。

今日热搜:“成龙口误说很高兴跟烂演员合作”。

虽然现场成龙当即解释是国语不熟练,但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全网都在找电影里哪个“演员”该接住这盆脏水。

或许这就是成龙的尴尬现状。

不拍片,是不是不务正业。

拍片了,是不是又炒情怀,还是要捧人。

“成龙老矣”并不新鲜。

《龙马精神》目前豆瓣6.4,其实比起前几年的《急先锋》《龙牌之谜》《神探蒲松龄》的3、4分片,都能算上“诚意之作”。

但,不少观众已然不买账了。

我带着好奇,买了票,入了场。

更带着疑惑试图解答:

我们到底还期待成龙什么?

以及,我们为什么仍需要成龙“打下去”。

01

不想打了

成龙不知道自己老了吗?

当然知道。

电影《急先锋》里,他在商场追劫匪,本能地又想从五楼跳下去,此时突然冲出一位保安拦住:

大哥,那边有电梯!

成龙学会自嘲了,而且在更早,他也学会怕了。

1997年,43岁的成龙在《星空下的倾情》里,谈到自己因为没有文化,在工作上也略显吃亏。

当过厨师的父亲跟他说,我60岁还能炒菜,你60岁还能打吗?

他想了想。

对啊,60岁我还能继续打吗?

没想到,到了69岁。

他还在以一年大约5部的产量拍电影,甚至,还有不少的动作片。

《龙马精神》里,他依旧可以飞檐走壁,跳上跳下无所不能。

可,当你翻翻花絮时,再也不是我们看到他大喝一声从高处跳下,而是——

小蓝人在身后,做他跳下来的缓冲辅助。

小绿人在马下,帮他控制缰绳。

他不那么能打了,更不可能像以前那般拼命了。

《龙马精神》在这方面很坦诚。

老罗(成龙 饰)与一匹叫赤兔的马,在横店片场相依为命,曾经作为在香港电影最牛逼的龙虎武师,如今只能沦落到在片场里靠卖艺、拍照,混口饭吃。

好景不长,他们的惬意日子,却因为曾经债 主上门,要将这匹赤兔牵走抵 债。

没办法的老罗只能找到许久没见的女儿,小宝(刘浩存 饰),并与她的律师男友乃华(郭麒麟 饰),帮助老罗拿回赤兔的“抚养权”。

并不想翻成龙私生女的故事,毕竟,在这个故事里,父女感情线,是整部电影里最鸡肋也最无聊的。

比起刘浩存或郭麒麟,“马”才是电影的第二主角。

老罗训练出来的赤兔,脱离了“马”的理解能力与生物本能,成为了片场的最后一位“龙虎武师”。

一人一马的合作,又一次给他带来了最后的光环。

他也在这光环中不断回顾曾经的牛逼往事。

当成龙以印第安人、将军、西域护卫等形象出现,熟悉他的电影影迷,应该很快就能想到《我是谁》《神话》《天将雄狮》等电影里的造型。

这不够。

电影里,老罗说起与妻子的离婚原因,是因为自己站在摩天轮上拍戏,需要跳起抓住绳子,却没想到一个失手摔了下来,而自己也因为头部受伤(映射《龙兄虎弟》的受伤),导致长时间昏迷,也欠了一屁股债。

而这一场在摩天轮上的戏,成龙在《福星高照》里也有。

虽然不是从高空直接跳下,但这个动作足够危险了。

甚至,为了再催泪一些。

当女儿找父亲身份证时,在保险箱里发现了一个U盘,里面是成龙之前电影结尾里的花絮剪辑。

有《A计划》《龙兄虎弟》《警察故事1》《我是谁》《红番区》等电影片尾的受伤花絮片段。

小宝一边看,一边哭,还问老罗,“你疼不疼啊”(我认为这是她在电影里演技最自然的一段了)。

成龙先是笑了,说“忘了。”

接着,一扭头,看着这些片段,哭了。

怀念,是因为知道自己做不到了。

不仅是体力上做不到。

更是因为那个看到楼梯就想跳,跳下去就能赢的成龙,回不来了。

02

不得不打

在CCTV-6对成龙的采访里,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安排:

让他看自己之前的受伤片段。

他满脸堆笑地为主持人讲解,“这个是跳进零下30度的冰河里”,“这个是早上六点进医院”,“刚才那个没有威亚”。

△ 《警察故事4》《警察故事》《警察故事3》

他毫不避讳谈论着当年是如何搏杀片场:

吐着血吃着早餐继续开工去了

早上断脚 下午开工

现场断手 现场开工

就连斯皮尔伯格都佩服他,问成龙,你是如何从这个大楼跳到另一个大楼的?

“很简单,开机,跳,送医院。(action,jump,hospital)。”

这句话也用在了《龙马精神》里。

身体每一寸都受过伤。

最严重的一次,在南斯拉夫拍摄《龙兄虎弟》,摔下后脑着地,他当时第一反应是后腰疼,可,突然有很多血从耳朵里涌了出来。

成龙被送到当地的小医院,医生说马上要做脑部手术,可当地的医疗环境没有那么好的医生,只能找全世界最好的脑科医生操刀才行。

几经周折,打听到那个医生在全球讲学,到底在哪,谁也不知道。

情况紧急,成龙躺在病床上也搞不清楚情况,只知道有人让他做手术,他同意了,也只能同意。

当他醒来时,曾志伟与谭咏麟在病床边,跟他说:“王八蛋,你知道你的运气有多好吗?给你做手术的,就是那个瑞士医生!他刚好就在南斯拉夫讲学,是他帮你做的手术!”

在这场意外之后,他的听力也出现了问题,太尖锐的声音听不了,太低沉的声音听不到。

他说,“如果要死,我死很多遍了,你看我们同行的,一个威亚拉地,死了,跳一个终身残废。”

入行成为龙虎武师后,他从小武行,到大武行,最后成为一代打星的路上,成龙可以说是,以肉身博出来的成绩。

在他的自传《我是成龙》里,说到拍戏时,龙虎武师的“报废率”极高,像是在《警察故事》里: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非常危险的特技镜头。那时候大家都很豁得出去,现场随时准备着担架,连车门都是随时开着的,现场伤一个抬下来,立刻送走,下一个顶上。其中有一个从二楼摔下来砸到玻璃上,整块玻璃碎掉的动作。第一个武行跳下来,手断了,抬走。再下来一个,头破了,抬走。看到这个情况,我换上衣服就自己去摔,‘砰’的一声跳下来,也给抬到医院去吐血.....

是谁造就这种“敢死队”精神?

先不聊成龙骨子里的固执。

看大环境:

香港电影干不过好莱坞,从制作到内容上,都逃不过时间少、投 资 少的桎梏。

港片要能出头,类型上,就是走武打、功夫片的老路。

所以,成龙的电影,就是在研究用最便宜的成本,拍最好看的画面。

他在揭秘自己的特效时,用一把特殊的“凳子”举例。

为了拍出踢到凳子时,一下散开的效果,他把凳子锯开,用鱼线捆起来,再撒上些白色粉末,在对手踢到凳子的一瞬间时,松开鱼线,粉末四散,营造出力度感。

为啥这么麻烦?

穷。

吊威亚也是。

有时候威亚的钢丝特别的细,一定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打结,才能保证不断。而成龙从美国带回来的防护带,不到2块美金。

在“穷”面前,命自然,就不是命了。

为了好看,成龙研究怎么打才漂亮。

为了刺激,成龙与成家班只能想着怎么“玩命”。

可以说,在当时的那种畸形审美之下,观众的阈值在被动作片不停刺激下,越来越高。

跳钟楼?看过了。

那就下一次跳热气球。

热气球看过了,那下一次就跳大厦。

不然,观众不买账。

成龙,从《A计划》里的那一跳,虽然是成了他以后“来真的”标签,但也是让他走上了不得不卖命的路途。

在《今夜不设防》里,成龙也说过,想做文艺片的演员,演一些文戏也好。

但,公司不买账。

成龙不打,不来真的,怎么会有票房呢?

在他带着《十二生肖》做客《锵锵三人行》时,他与窦文涛说,自己也想拍钢铁侠、蜘蛛侠的那种电影。

但,资 方不买账。

“我也想啊,给我那么多钱,没人请。一看成龙,就要真的,不是真的不看。”

这一年,成龙58岁,依旧是伤痕累累。

《十二生肖》里,他倒在砂石地上,转弯磕到脑袋,双眼充血。

片场,成龙坐着的画框突然掉下来,摔在地板上,他动弹不得。

只有痛苦的表情与呻吟声。

而这一次:

似乎,连观众也不买账了。

03

为谁而打?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为什么喜欢看成龙?

一方面是打得好看。

在鲁豫采访时,她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这些高危的动作?

成龙想了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随后他给了一段排比句:

我要为我们整个成家班争面子

我要为这个电影 拍好它

我们要为我们公司这么多电影之中

我的戏最赚钱

我要老板疼我

最后,他顿了顿。

我要我的电影最好。

再说一个细节吧。

成龙的造型里,很少剃寸头,多年来都留着一头蓬松、飘逸的头发。

为何?

不是秀发飘逸,还是因为电影。

在打斗时,挨上一拳头发会也会有动感,如果要做被揍之后的慢镜头,就在头发沾点水。

接拳的时候往后一仰,发丝晃动,效果更带感。

另一方面,是在“打”之外:

成龙,曾经是为了“我们”在打。

《警察故事》,他是个顶撞上司,破坏规则的警察;《我是谁》,他是个代表港人寻找身份认同的被遗忘者;《红番区》,他是个独自在美国街区闯荡的黄种人;更不必说在《新宿事件》里,他是日本华人不择手段站稳脚跟的“大哥”。

说白了。

成龙的角色之所以是“英雄”,不仅在于功夫拳脚,更在于身份。

所以就像他自己说的:

不做神,要做人。

因为人才会痛,观众才会在他身上看见功夫背后的血肉。

我要做一个人 我不要做一个神 英雄

成龙特意在电影结尾里加入受伤花絮,就是要告诫看他电影的青少年们,这些暴力的打斗背后,也是会痛的。

可观众在看他这些花絮时,总会在想“真不真”。

而忘了想,他到底“痛不痛”。

就连成龙的父亲,在黄霑看成龙的NG画面时,也得拍着他们的肩膀说:这是真的,是真的。

所以。

听到近年老是说成龙卖“情怀”,我是不认同的。

成龙的“情怀”是什么?

不是打,而是挨打后的反击。

如果真要说“情怀”,近年大概只有《英伦对决》那个衰老、无力,却依然竭力反抗的成龙,才称得上真正情怀的延续。

其他的,更多只是在卖“成龙”这一招牌。

转变,正是从身份的改变开始。

电影减产的那些年,成龙戏外的举动被放大。

政治上更活跃,对娱乐圈的谏言,也更频繁。

正如当年那句,“以后没有香港电影了,只有中国电影,只有local电影”。

当年引起讨论,如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错。

可正是这一系列举动,将成龙摆上了那个他曾经想远离的位置。

就像《龙马精神》宣传物料最常见一幕:

成龙教郭麒麟学武功。

又是耍刀,又是扎马。

这些物料能传播,一方面是看成龙武术有多强,老当益壮。

另一方面,是看郭麒麟被虐。

学不会武功的郭麒麟,才是这些视频里的主角,亦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靠拳头打出一片天的成龙,反而成了被解构的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龙马精神》里的种种怀旧,观众不再共情。

即使成龙再“真诚”:

电影刚要开拍时,他还跟导演要求直接摔。

可,真的骑马冲到了楼梯时。

他又勒紧缰绳,让马停下,让自己摔了下去。

用这样的一个行为,寓意着自己告别了靠卖命获得叫好声的表演。

他是上一代的龙虎武师。

赤兔,更像是这一代的龙虎武师。

如今,还有更好的护具、技术,去保护他们的安全。

在花絮里,成龙拍了拍与他对手戏的武师,说“我搂他,刚刚差点头着地。”

可这一切落寞:

只是成龙的落寞,与我们无关。

我真正印象深刻的,是电影里一句台词。

他的师弟兼武指元威跟他说:

跳下来容易,走下来难。

什么意思?

跳下来只需一声怒吼的勇气,走下来却要赌上了半辈子的荣誉。

不打了,当然可以转型,可以远走。

但这并不是成龙能决定的。

我相信成龙还会打下去。

翻看待映作品,就有不少打戏,甚至像前段时间刚官宣的《尖峰时刻4》这种好莱坞项目。

兜兜转转。

成龙看似还是走上了老路,以中国人的身份,向更广阔的市场发起冲击。

可这次出发的行囊,却大不一样了。

套用《让子弹飞》的台词:

成龙在哪打,为谁打,跟谁打,不重要。

成龙还在打。

很重要。

大家怎么看呢?

0 阅读:76

冬冬谈科普

简介:探索宇宙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