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北朝7:波诡云谲的夜晚,下落不明的什翼犍,三本史书为什么说法截然相反

西楼说史 2021-06-10 11:35:27

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灰尘味,烧剩下的篝火灰烬上缓缓升起一缕缕青烟,大营里一片沉寂,人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突然,一团大火腾空而起,喊杀声划破了深夜的宁静。拓跋寔君、拓跋斤等人领着部众挥舞着火把、弯刀冲进大营,见人就杀。毫无防备的诸位王子惨遭毒手,叛军四处放火,大营瞬间陷入一片火海。

王子们的家眷及宫女仆从闻变后纷纷逃出大营,奔向不远处的符洛大营求救。符洛闻讯立即派兵前往拓跋大营平乱,捎带手将拓跋残部一举荡平。

《魏书》与其他史书的分歧就从这里开始。

眼看符洛大军已经包围大营并生擒了寔君、斤等人,下一步必定扫平拓跋残部,走投无路的拓跋部再次发生内乱,什翼犍的孙子翼圭将爷爷绑起来投降了符洛①。

符洛灭了代国,押着拓跋部的大批贵族部众以及最重要的俘虏什翼犍一起回到长安,“国亡君俘”这样屈辱的事对任何民族都是无法接受的,后来复国后的北魏王朝对此事讳莫如深,后来修国史时甚至因此事而大兴冤狱,株连甚广。北魏的汉人世家大族几乎都被牵连进来而一网打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史之狱”事件。

什翼犍被押到长安后,不但没有被杀,反而受到苻坚的礼遇,什翼犍自小在马背上长大,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粗人一个,苻坚为了让他多学点文化知识,甚至把他送进太学深造,让他学习礼法。

至于那个绑了爷爷的翼圭(也就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大节有亏,苻坚根本没给他好脸色看,以翼圭绑架祖父大不孝为由,将其贬斥到四川蜀地安置。

讲到这里,诸位应该明白《魏书》为什么对这段事闪烁其词,讳莫如深了吧。事关开国皇帝的丑闻,自然要顾左右而言他了。不过这里还有一个疑点没有解开,那就是道武帝拓跋珪是什翼犍长子拓跋寔的遗腹子,也就是什翼犍的孙子,为什么中原王朝史书都称他是什翼犍的儿子呢?

原来这里面涉及一个更大的丑闻,什翼犍的儿子拓跋寔遇刺身亡后,什翼犍纳儿媳妇贺氏为妻,此时贺氏已经怀上了拓跋寔的遗腹子,也就是后来的拓跋珪。这样一来拓跋珪的身份就非常尴尬了,既是什翼犍的孙子,又是他的“儿子”,这见面了该如何称呼呢?

中原王朝不了解内情,就误以为拓跋珪是什翼犍的儿子,于是史书上便留下了拓跋珪绑架父亲什翼犍的记载。

不过,符洛灭代,俘获什翼犍时拓跋珪年仅六岁,怎么可能绑架了五十六岁的什翼犍呢?

六岁的孩子无论是体力和智力都不大可能完成这件事,那么就只剩一种解释了。

拓跋珪很有可能是代人受过。

谁需要以拓跋珪的名义绑了什翼犍向符洛投降呢?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女人——贺氏。

贺氏,究竟是什么人呢?

他是拓跋珪的生母,拓跋什翼犍的儿媳妇,同时又是拓跋什翼犍的现任妻子,贺氏的母亲辽西公主又是什翼犍的女儿。贺氏先是嫁给自己的舅舅拓跋寔,后又嫁给自己的外公什翼犍。那么问题来了,辽西公主见到贺氏是该叫女儿呢?还是叫弟妹?亦或是叫后妈?

是不是晕了?别急,还没完呢。

拓跋珪重建代国后,贺氏又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拓跋珪,小姨妈变成了小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由此可见,贺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对什翼犍究竟什么样的态度,因史料匮乏,今天已经无从得知了。

大概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吧。

俗话说“母以子贵”,贺氏特殊的身份也使得拓跋珪的地位不伦不类,非常尴尬,在争夺皇位大战中被边缘化。

为了保护年幼的拓跋珪,贺氏只得以他的名义绑架了什翼犍,向符洛投降。而她发动政变的有力后援就是她的娘家人贺兰部,贺氏希望以此来讨好苻坚,保全母子性命。

什翼犍被押往长安后几年便病死于那里,此时如何安置拓跋珪成了苻坚需要考虑的难题。苻坚显然不打算将拓跋部斩草除根,那么如何安置拓跋珪就必须慎重考虑了。

苻坚拿不定主意,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马上派人去请。

此人是谁?他又会给苻坚献上什么计策呢。

2 阅读: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