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好”成了很多父母的万能借口,尤其是在那些看似用心良苦的决定背后,隐藏的常常是他们自己的私欲和焦虑。
我们不是接受不了“为我好”,而是无法接受打着“为我好”旗号,做违背我们意愿的事。《抓娃娃》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极端的教育实验:富豪父母为了所谓的成功,设计了一场“穷养”的人生戏码,却最终让孩子陷入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怀疑。马继业的父母,特别是他那位沉迷物欲的母亲春兰,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态,宁愿用10万的爱马仕包去交换儿子的“吃苦”体验?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马成钢的“穷养”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荒诞的剧本。他为儿子马继业设计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极端而扭曲的操控。他的逻辑是简单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于是他坚信,儿子也必须这样走,才能成功。像不像那些吃过苦的家长,一定要让子女体验一次自己吃过的苦,比如火车上明明有很多空座,家长非要买站票让孩子感受一次,意义在哪里?学会吃苦真的能让我们变强大吗?很荒谬,但是受很多家长追捧。马继业的成长路上,满是虚假的安排:从假装贫困的家庭到伪造的邻居,甚至连最亲近的家人也都参与了这场24小时的“沉浸式”教育实验。在这种充满谎言的世界里,马继业失去了自我,甚至不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生活。春兰的角色则更加复杂。作为一位富豪太太,她的生活原本应该是奢侈而安逸的。她喜欢华服、珠宝,购物和保养是她的日常。可是,当马成钢提出“穷养”的教育计划时,她一开始是反对的,甚至愤怒。然而,随着马成钢一句“以后家业让马继业继承”,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了儿子的继承权,春兰第一次向“穷养”妥协了。她的妥协并不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真正关心,而是为了自己在这个家族中的地位。在她的世界观里,继业的未来和财富是紧紧挂钩的,孩子的幸福可以暂时放在一旁,只要未来能掌控家族企业,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影片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当继业因为捡破烂被同学嘲笑和攻击时,春兰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她怒吼着质问专家:“继业以后要怎样面对同学?他的自尊心还要不要了?”这是春兰为数不多的真情流露,在那个瞬间,我们看到了她作为母亲的本能反应,她真正感受到儿子的伤害。然而,这样的愤怒仅仅是一瞬,很快被马成钢的“逻辑”所平息。一个价值10万的爱马仕包和一句“继业现在的苦难是他将来掌管企业的必经之路”,就让春兰再次屈服。她不仅顺从了马成钢,还开始帮他一起“锻炼”继业,可笑又可悲。春兰的这种转变,令人不寒而栗。她明明知道孩子所受的苦难,却甘愿相信这些苦难与未来的成功挂钩。她一边沉迷于物质的享受,一边又在儿子面前扮演着苦命母亲的角色。她在这场荒诞的教育实验中,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配角,完全依附于丈夫的意志。她的妥协和助纣为虐,不仅让继业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也让她自己失去了作为母亲的尊严和力量。马继业的成长,是在这种虚假的世界里进行的。他从小到大经历的每一个“挑战”,每一个“考验”,都在父亲的监视和操控下完成,活在楚门的世界,太窒息。他的生活被设计得严丝合缝,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和自我选择的空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控制欲和对未来的恐惧。当他终于发现地下室的秘密,看到自己生活的一切都是假的,他的愤怒和委屈爆发了。这种背叛感,不仅来源于父亲的操控,还来源于母亲的沉默和纵容。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最亲近的人要这么对他,为什么他们宁愿用谎言包裹他的世界,却不肯给他一个真实的生活。马继业最终以705分的高分考上了体育大学,表面上看似是一个“成功”的结局。然而,这个结局背后隐藏的,是另一个层面的悲剧:他错过了童年和青春期最宝贵的锻炼时机,选择体育大学更像是为了弥补童年时自己错过的东西。他的成功并不是他内心真正的选择,而是为了逃离父亲的控制,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而马成钢呢?在看到马继业的“成功”后,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而提出要再生一个孩子,继续他的“教育实验”。这让人不禁感到脊背发凉。马成钢的执念根本不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家族继承的迷恋。他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孩子的痛苦和崩溃在他眼里,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最令人心痛的,或许是春兰。作为一个母亲,她本应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然而,她却选择了在丈夫的强势和自己物欲的迷惑下,放弃了对儿子的保护。她不仅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能力去改变继业的命运。她的每一次反抗,都在马成钢的强大控制力和她自己的软弱中被化解,10万块出卖了儿子的信任和爱。养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父母的工具,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丰盈的内心。春兰和马成钢的悲剧,在于他们把自己的欲望和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感受。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成功不是孩子考上名校,接管家族企业,而是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过好自己的人生。所谓“为你好”的教育,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父母自己?而作为父母,是否有勇气放下自己的执念,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场荒诞的“穷养”实验,最终换来的不是孩子的成功,而是家长的自我感动。马继业的高分成绩,也掩盖不了他内心的伤痕,而春兰的爱马仕包,也终究无法挽回她失去的母爱。这或许才是这场悲剧最令人感到无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