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的这座山,到底有多高?

公子讲故事 2023-11-21 18:31:21

大家好,我是公子。

这几天,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引起巨大争议。

电影改编自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海报中,海清还原了张桂梅的形象。

一头齐耳的短发,一身朴素的衣服,和微微佝偻的背,与张校长本人相差无几。

电影名《我本是高山》,源于华坪女高的誓词: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本该是一部立意深远,非常感人的电影,而网友的不满在于,觉得电影弱化了张桂梅以及周围女性的形象。

其中,最主要的争议是:张桂梅建华坪女高的动机,。

电影里的动机,是为了丈夫;而现实中,张桂梅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那么,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自然要了解张桂梅本人。

张桂梅,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等称号,被授予了“七一勋章”。

不需要任何演绎,她原本的故事,单单摆放在那里,就足够震撼人心,令人敬仰。

初到云南

张桂梅并不是一开始就过这样的生活。

她是黑龙江人,在家排老五,从小调皮捣蛋,被人称之为“五猴子”。

17岁那年,她跟着三姐去云南支边,当过一段时间的播音员、宣传队队长,做过妇女主任。

后来,经人介绍,她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姓董,是个老师。

两个文青有说不完的话题, 慢慢走在了一起。

“为了他,我也申请去当了老师。”这是张桂梅从事教育行业的理由之一。

婚后,两人来到大理生活,丈夫担任一所学校的校长,她是那所学校的老师。

在张桂梅的回忆里,丈夫对她很好,

闲暇时两人会在洱海边上散步,或者出门旅游。

如果哪天丈夫要去市里开会,条件许可,一定会当天赶回家陪她吃饭。

知道她不爱开学校例会,丈夫作为校长,会“包庇”她溜号。

然而,幸福在她36岁那年戛然而止。1993年,丈夫被诊断出胃癌晚期。

即便变卖房子,掏光家中积蓄,借遍周围所有人,在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后,还是没能留下丈夫。

丈夫走的那一年,张桂梅万念俱灰,经常触景生情,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一年后,她申请调往偏远山区,带着随身物品,和丈夫的遗物毛背心,来到云南华坪。

自此,她的命运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命运的齿轮

张桂梅初到华坪,就被这里的贫困所震惊:

班里的学生,冬天还穿着短袖凉鞋;早饭是昨天晚上泡在暖壶的米;被褥是硬纸壳上铺个旧毯子;家长拿着一大塑料袋钱来交书本费,最大的面额才5角,加起来不到50元。

她记得,她将丈夫的毛背心给了一位发烧中的学生,帮到人的善举,让她感到一丝释怀。

渐渐地,她的心境发生了改变,这里的人辛苦劳作,饥寒交迫,反观自己,不缺吃不少穿,不应该整天纠结在人的生老病死上。

于是,她决定做些什么。

她开始将心思转移到学生身上,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能省则省,其他的用来接济学生。

她觉得,既然这里的孩子需要她,那么她就当好山村教师,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但当她壮志满怀时,厄运再次突然降临。

她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摸上去像是里面有块石头。

医生告诉她,这是子宫肌瘤,肿瘤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必须手术治疗。

但她为了给丈夫治病,早已花光积蓄,承担不起昂贵的手术费。

而且,她是4个毕业班的政治老师,她害怕,如果中途换老师,会耽误孩子们中考。

她拿着病历单走回学校,平常10分钟的路程,在那天走了40分钟,回家后彻夜难眠。

天亮后,她又站上讲台,决定先教书,不治病,“干脆豁上了”。

她靠着吃止痛药,忍着痛坚持几个月,直到中考结束,才借钱去昆明做手术。

手术后,她切除了肿瘤,肠子粘连到了后背,整个人变得黑瘦、虚弱。

后来,由于身体没有恢复就急于回到工作岗位,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张桂梅的病情复发了。

幸运的是,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件事情,决定帮张桂梅筹款。

县里开了妇代会,动员当地居民捐款。其中,一位妇女捐出仅有的5元车费,自己走了6个多小时山路回家。

县长带着捐款,前来探望她,“你不要怕,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

学校老师们也悉心照料,有次她喘气困难,同事冒着大雨去医院拿氧气袋,来回四、五趟。

“人家把我救活了,我要为华坪做点事。”张桂梅想要报答父老乡亲的救命之恩。

后来,她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我要做焦裕禄一样的人。”

张桂梅也确实说到做到。

建校初心

2001年,华坪县孤儿院“儿童之家”成立,张桂梅担任了院长。

没有子女的她,被孩子们亲切地喊作“张妈妈”。

她发现孤儿院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女孩子,而造成这样的根源,是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女孩被父母遗弃了。

而她上课时,也发现了不寻常的现象,班上

有的女孩会读着读着,突然不来上学。

一边是被遗弃的女孩,一边是消失的女学生,为了弄清缘由,张桂梅决定走进大山,一家一家去探访原因。

正是由于家访,她深刻目睹了大山女性的惨境:

深山里,很多人家徒四壁,有的男人拿着低保挥霍买酒,女人为了生存,吃发霉的米饭;

一个小男孩的母亲,因为不堪丈夫的家暴,让哥哥打死丈夫,自己锒铛入狱。

年仅十多岁的女孩,不是被扣在家里干活,就是被安排好了订亲,早早生下了几个孩子。

……

张桂梅不忍心看着她们只有不停地生孩子、干农活的人生轨迹,生下的女儿又重蹈上一代女性的覆辙。

于是,张桂梅开始了“抢人”大战,拿自己的钱,去求她们的父母,让女孩回去上学。

在她看来,“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只有让大山里的女孩读书,她们才能走出大山,逆天改命。

那么,自己能不能为她们开办一所完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然而,只教过初中的普通老师,去开一所高中学校,无异于痴人说梦。

很多人说她想出名想疯了,有人骂她精神不正常,有人则认为不该只收女学生。

华坪是贫困县,县政府对此也很是为难,“再等等吧。”

张桂梅却很焦虑,自己等得了,孩子等不了,于是她便利用暑假,跑到各地“化缘”。

她打印了身份证、劳模证明、报纸报道和获奖资料等一大堆资料,逢人就问:“我要办一所女子高中,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两块也行。”

很多人觉得她是骗子,骂她出来骗钱,有人朝她脸上吐口水,更过分的,还有人放狗咬她,把她的脚咬得鲜血淋漓。

“化缘”的这5年里,她放下了自尊和面子,换来的是什么?

是区区一万多元,远远不够开学校的资金;

是因为去北京筹钱,没赶得及去见在东北的哥哥最后一面的遗憾;

是越来越糟糕的身体,常常呼吸不过来,担心自己憋死的恐慌。

张桂梅就像身处冰冷的水里,周围都是汹涌的海浪,不知道还要游多久,才能到达岸上。

绝望之余,还是不肯放弃希望。

张校长

转机发生在2007年,张桂梅当选十七大代表,穿了条旧牛仔裤就去北京开会。

她没发现,那条牛仔裤因为经常穿着去大山家访,破了两个洞。

但有位新华社记者注意到了,提醒了她,并在散会后和她进行了交谈。

第二天,张桂梅的事迹被报道出来,传遍全国。

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丽江市和华坪县分别给她100万,华坪女子高中进入实际性阶段。

2008年,华坪女子高校正式成立,张桂梅担任校长,这是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那一年,一共招来了100名学生,17位教师。

孤零零的一栋教学楼,简陋至极,没有围墙、食堂甚至厕所。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入学没有门槛,学生的基础水平普遍不高。

当时有位家长是这么说的,“我家要是能贷到款,都不读你这个破学校。”

张桂梅内心何尝不煎熬,为了打好学生基础,任职的老师们都要高负荷工作,严格接受管理。

严格,意味着难熬,不到半年,6名学生退学,9名老师辞职,学校快要办不下去了。

张桂梅哭了许久,做好将学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的准备。但她在整理资料时,发现留下来的老师,大部分是党员。

她觉得,如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阵地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党员,这个阵地就不会丢掉。

那么,就拿出那个年代的拼劲,来坚守这所女校。

他们一起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发誓要让学生考进大学,考进数一数二的名校。

张桂梅依然坚持让学生苦学,只为了让学生的基础,尽可能快地跟上大山外面的孩子。

华坪女高的一天,是从五点多的喇叭声响起。

张桂梅拿着喇叭,打着手电筒,督促学生跑步进教室晨读,进入学习状态。

一直到深夜12点20分才结束睡觉,除了中午的午休时间,其他时间都要用来上课、自习。

甚至为了节省时间,连吃饭都只能在10分钟内吃完,不允许交谈。

宿舍熄灯后,张桂梅又继续巡逻,去抓夜聊、玩手机的违规现象。

在学生眼中,张桂梅是严厉的“大魔头”“周扒皮”,有人指责她是填鸭式教育。

但其实,她也不想孩子那么辛苦,但不这样,她们很难考上大学,所以只能当“恶人”。

同时,她因为积劳成疾,身体肉眼可见地衰老。

她患有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支气管炎、严重骨质疏松等二十多种疾病,每天都要吃大把的药,手上贴满了膏药,有时候从椅子上站起来,都需要人搀扶。

有一次甚至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但即使到这一刻,她还想着能否预支丧葬费,用在孩子们身上。

孩子的未来,支撑着她和病魔对抗。

我本是高山

张桂梅的教学办法虽然笨,但确实创造了奇迹,孩子们很努力。

在2011年,华坪女高就已经达成综合上线率100%的成就,后来一本上线率排全市第一。

孩子们走出大山,走进了浙大、武大、川大、厦大等名校。

张桂梅记得一名女生,在她犯心脏病时,吓得赶紧安慰她,自己会考上清华,让她别着急。

最后,女生将书本翻来覆去地背,考上了浙大,张桂梅知道,女生已经是拼了命地去考。

女生的拼搏,对她来说足够欣慰,她在鼓励孩子去考名校的同时,也会说高考不是终点。

在华坪女高,有一则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校。

张桂梅想,“背那么重的包袱干什么,一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别老想着我。”

但不少毕业生还是会忍不住来到母校门口,想要看望一下张桂梅。

她们之中,有人当了人民教师,得知华坪女高缺老师后,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华坪女高任职。

有人成为了一名警察,领到的第一份工资全部打到女高账户,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妹。

女孩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成为医生、警察、律师……

她们都是张桂梅的传承,然后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其中,也有人跟张桂梅诉苦,比如走出大山后,觉得自己像是没见过世面。

张桂梅听到后,记在心里,意识到学校要与时俱进,了解网上的潮流,带孩子们去吃汉堡等,让孩子们长见识,以免得被人看扁。

华坪女高的誓词,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相信,大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

而她会一直坚守华坪女高,因为她说过: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3-11-21 23:41

    女高是她创办的?还是政府投入的?

  • 2023-11-21 23:43

    女学生辍学是已经考上了高中还是没有考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