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又名王直,号五峰,是安徽歙县,自称五峰船王。在历史上汪直的评价由过去认为是大海盗,是官方正史里的确定的大倭寇并与日本人勾结的大汉奸。而现在却认为汪直是大英雄。就汪直本身而言,从来没有袭击过东南沿海,甚至帮助明军消灭海盗。如果汪直生活在唐宋时期,汪直无疑就是一个大商人,甚至可以做官。就是因为明朝闭关锁国,才导致汪直成为了“走私犯”。而后来恰恰是明朝不守诺言诱捕斩杀汪直,这才导致他的部下才大规模进行报复。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海上巨额贸易大国,但自明朝之后,官方的海上贸易被明文禁止了,虽然官府不做海上贸易,但民间贸易就开始活跃,现在来看就是走私。而汪直就是一个地道的走私犯。汪直当时就是将中国的丝帛硝黄等违禁物品运到日本等国。而这些国家远不如中国物产丰富,因此倒卖这些违禁品的利润,往往有十倍百倍。王直主要是卖火药原料,比如把泰国的硝石运来换日本白银,海上不仅有海商,还有海盗。甚至很多海商也会兼职做海盗。在嘉靖三十年,汪直先后击败了多位海商头领,一举成为当时最大的海商头目和海盗。应该说,汪直虽然做了海盗,确实是以抢劫的目的性较强,但他只是劫掠官船和大姓为抢劫对象,而对于贫苦百姓的小船,汪直极少劫掠。所以他在民间却名声不差。但在官府的那里,汪直已经是“奸民”了。
汪直全盛时期十几万精锐部队。汪直自己建造的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可以说是当时的航空母舰,这样的战舰共三百余艘。公元1535年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混战的末期,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诸侯的逐鹿混战到了白热化阶段。公元1537年,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汪直节制了由中国海盗、日本浪人武士、葡萄牙火枪队等十万余人组成的武装力量,进攻日本本土,横行日本战国诸侯,割据日本九州岛平户松津浦,建立国家,国号大宋,史称为徽王,成立朝廷,管辖琉球等三十六座大小岛屿上的居民和海盗。就此汪直成为了史上第一位和唯一一位割据日本领土,受所有日本诸侯仰望,并在日本领土上建立自己国家的中国人。
提及汪直就不得不提及倭寇,倭寇可以说明朝中后期的最大的问题,倭寇入侵的时间和空间甚为广阔,史载“江淮以南,无地非倭”,明朝的陪都南京都曾经被倭寇“围城”。倭寇,顾名思义,就是来自日本的海寇。但实际上倭寇中不仅有日本人,也有中国人。真正的日本的真倭寇在数量上并不多。汪直本人虽然与日本交往甚密,但是从始至终中,都是占据相对强势的地位的。
嘉靖三十三胡宗宪为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开始平定倭乱,真正能与汪直抗衡的对手也出现了。胡宗宪接徐渭的建议,招安汪直。胡宗宪将关押已久的汪直妻母放出监狱,然后前往日本递书招降。汪直听信胡宗宪之言,因此被诱捕。而在杭州此时驻扎了三万军队和三千锦衣卫,如此森严的守卫只为看守一人,祸乱大明帝国十余年的倭患之源海贼王汪直。汪直在狱中上书朝廷,不应该坚持海禁,而是“互市”,允许正常的海外贸易。而汪直最后还是死了。
可以说,正是由于明朝诱杀汪直。致使东南的“倭寇”们(实际上就是走私犯)再也不信任明朝政府,这些人也就失去束缚,整个局面彻底失控,事实也证明,自汪直死后,“倭寇”便将整个矛头对准了整个明朝的东南地区,将整个东南搞得一塌糊涂,而东南恰恰又是明朝的赋税重地。假如明朝能够利用汪直和所有海商,依靠现成的海运商路,依靠明朝的造船的技术,从日本一直到马六甲将完全被明朝政府控制。可惜的是,由于明朝闭关锁国,在汪直死后不久,西班牙便彻底控制了吕宋,英国人、荷兰人也摸了上来,整个东南沿海已经没有我们的立锥之地了,可以说,失去了王直,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就失去了大航海时代。
在2000年,日本长崎县福江市的12名日本人在王直原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捐资修建了汪直墓。两位认为汪直是汉奸的大学教师郭泉和邬伟民砸毁了汪直墓碑。其中的郭泉后来因罪而被捕。就此引起了网络和舆论对汪直的功过是非的激烈争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