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公分为几个档次,为何有的地位高,而有的显得理不直气不壮?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2-13 09:38:40

清代异姓贵族能得到的法定最高爵位为一等公,极个别的王爵属于皇帝特恩,不列入正常的异姓爵位系统。不过同为一等公,因其封号、性质不同,在地位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等级最高的超品公

按照清代的官制,公、侯、伯三个高级爵位都属于“超品”,这是相对于品官而言的,即公侯伯的品级位列正一品文武职官之上。

所谓的“超品公”不是指品级,而是指“等”,即高于一等公之公爵。有清一代,真正被授予超品公的只有一人,即大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扬古利。

扬古利是最早随太祖努尔哈赤创业的异姓大臣之一,在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明军作战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出之功劳。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封为一等总兵官、超品公世职,地位仅次于诸贝勒。

皇太极即位后,扬古利又随诸王征明历经大小战阵无数,崇德元年扬古利随皇太极出征朝鲜,因遭遇朝鲜伏兵而受伤殉国。扬古利死后,皇太极下令追赠武勋王,成为首个获封王爵的满族异姓贵族。

扬古利生前的爵位是超品公,死后为王爵,这是太祖、太宗对他的高度认可。但是超品公地位太尊,不具有世袭性,故而他的子孙降级承袭了一等公爵,并世袭罔替。

除了扬古利以外,同为开国五大臣的额亦都也属于超品公,只不过他没有正式册封,而且他的弘毅公也没有明确说明是一、二、三等,但是后世诸帝以及异姓贵族都将额亦都之公爵视为超品公,他的子孙也是降级承袭一等公,并世袭罔替。

第二、四字嘉号一等公

雍正之前,异姓贵族爵位的称谓比较简单,一等公就称一等公,头衔上没有额外的字样。雍正即位后,认为简单的爵位称呼不足以彰显功臣之地位,故赐予嘉号。比如康熙朝的一等公图海,改称一等忠达公。

不仅限于公爵,侯、伯等爵位也同样赐给了嘉号,但规定异姓贵族之爵位所赐之嘉号皆为二字。

乾隆皇帝即位后,迎来了大清王朝的鼎盛阶段,在位六十年间乾隆开疆拓土为近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就了一大批文臣武将。

尽管说乾隆朝的十大武功颇有水分,但其中也有一些是实打实的功绩,诸如统一新疆、收复西藏等等。

整个乾隆朝,八旗贵族因战功而受封一等公者最多,其中受宠最深的又当属后族富察氏一脉。明瑞、傅恒、福康安三人,因军功获封一等公,但是乾隆认为富察氏家族应该得到更多的恩典,在赐予爵位的同时,打破先例赐给四字嘉号。

明瑞为一等诚嘉毅勇公,福康安为一等嘉勇忠锐公,傅恒尽管是二字嘉号一等公,但死后获赠郡王衔。除了明瑞以外,还有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一等诚毅谋勇公兆惠。

整个清代,获四字嘉号的一等公就只有以上四位,显然相比较于两字嘉号之一等公,政治地位和各项待遇都有所提升。

第三、实封一等公

清代的五十多个一等公中,按照性质而言,分为实封和追封两种。对于异姓爵位的分封问题,清代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并出台了相关的细则,不同级别的爵位和世职,都有固定的晋升办法,主要依据就是军功。

有些异姓贵族虽然有功,但按照规定还没有达到一等公的程度,所以才有了二等公、三等公之区别。而获封一等公者,都是与实际功劳相匹配的。

生前实封一等公的大致有30多人,这些人的一等公爵,大部分都是世袭罔替的。需要注意的是,清代各级爵位都规定了不同的承袭次数,尽管高等级爵位的承袭次数很多,与世袭罔替并无太多的区别。

但从制度上来讲,有承袭次数的公爵和世袭罔替的公爵还是不同的,至少在含金量上,世袭罔替之公爵要高很多。

五十多个一等公中,有二十多个属于死后追封,这类大臣往往都是皇帝念及他们的功劳,在法定程序没有达到一等公的前提下,皇帝特恩追赠的。

追封之一等公爵在承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变数,其子孙有可能承袭公爵,也有可能降级承袭为二等公、三等公或侯爵。可以这么理解,追封之一等公爵,其荣誉是皇帝赐给个人的,至于子孙能否承袭,则要看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皇帝的宠信程度,比如乾隆朝文臣孙士毅被追封为一等谋勇公,但他的儿子只承袭了伯爵。

第四、一等承恩公

丞恩公顾名思义,是受封者因皇帝特恩而被授予公爵的,这类情况主要针对的是皇后的父亲。

皇后母仪天下,有着极高的政治身份,她们的娘家也必须有一个尊贵的出身与皇后相对应,同时也显示出皇恩浩荡。

从康熙朝开始,皇后的娘家本支按例要抬入上三旗,这是因为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汉军旗人,出身相对不高。此后,皇后家族抬旗成为定例,且规定皇后之父赐予一等承恩公爵位。

承恩公毕竟不是靠军功得来的,多少总有点理不直气不壮,而且皇后的父亲也不见得有资历、威望。进入道光朝后,朝廷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将承恩公的爵位由原先的一等改为三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为一等公爵,其政治地位也有高下之别,其排列顺序依次为:超品公、四字嘉号公、实封一等公、追封一等公、一等承恩公。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