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定律告诉你:父亲有这3种格局,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饭饭妈妈育儿 2024-04-10 08:39:47

“自己受过的苦,决不能让孩子再受一遍”,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思想。

所以,不少家长们都会“尽心尽力”地来“教育”孩子,通过各种方式阻止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从而避免踩自己遇到的“坑”。

家长的想法,是善意的,是理想的,但却是不现实的。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干预,就代表了对孩子的过度限制,孩子只能够在家长有限的规划中发展。

情况好点的孩子,能够发展到家长预期的高度,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甚至很难达到家长的预期高度。

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小明,学习很好,非常聪明,也很有想法,我一直觉得他长大之后必定会是一个佼佼者。

不过,现在遇到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只是一名银行的普通职员,虽说这样的工作也是挺不错的,但是 和他小时候的能力结合起来看的话,我感觉他的优秀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要知道,小学我们一起参加奥赛的时候,我败下阵来,而他获得了三等奖。

虽说三等奖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但是获得奥赛三等奖的人,绝对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绝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并且,我在和小明的接触中,也发现他多才多艺,因为他不仅学习好,并且还拥有很多兴趣爱好,而在兴趣方面,他的成绩也很棒。

比如他获得了漫画10级证书(最高级)、围棋业余3段证书,要知道,当时我们都是小学生。

我打那时候就十分崇拜他,因为他学什么会什么,并且还做得都很优秀。

这么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大学毕业之后,却只是一名银行普通职员呢?

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后变得平凡?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明的平凡,是他的父母一手“设计”的。

小明的爸爸就是一名银行职员,在当时的社会中,银行职员的工作还算是不错,工资中上,福利很好,工作稳定,可以说是与公务员类似的“铁饭碗”。

所以,小明的父母就从小给小明设定了终极目标“成为银行职员”,所以,在小明的成长轨迹中,小明的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向这个方向来教育小明。

银行职员需要一个沉稳的心,所以父母经常阻止小明的“活泼”,否定小明的想法,让小明按部就班的做事,不允许小明“超纲”,不允许小明用“另一个方式”做事。

于是,小明就在这种无限的限制中慢慢长大了,而长大之后的小明,已经被父母压制得只甘心成为一名银行职员。

而小明的父母,竟以此为骄傲。

可怕的“跳蚤定律”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跳蚤放到一个玻璃罩内,而玻璃罩的高度只有跳蚤原本跳跃高度的大半,跳蚤在玻璃罩内跳的时候,会碰到顶部。

于是,这只跳蚤就会刻意降低跳跃高度,以免碰到玻璃罩的顶部。紧接着,实验人员不断地降低玻璃罩的高度,直到玻璃罩降到最低。

最后,当实验人员拿开玻璃罩的时候,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原本能够跳很高的跳蚤,几乎丧失了跳跃能力。

其实,养孩子也是这样的,孩子就像那只跳蚤,原本有很高的发展空间,但是却被家长的“玻璃罩”给阻挡了,最终失去了“跳跃”的能力,变得平平无奇。

父亲有这3种格局,未来孩子更有出息

父亲对于孩子在成长成就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父亲,如果想要孩子变得有出息,那一定要具备这3种格局。

1)全面地包容

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作为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全面的包容性,比如孩子的性格、错误、思想等等。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亲要做的并不是拿起墙角的扫把,或是桌子上的鸡毛掸子,而是要温和地对孩子说:“咱们一起来看看错在哪儿”、“你没说谎,我很骄傲”……

我们要懂得包容孩子,这样孩子才有纠错的机会,才有发展的动力,才会拥有更强的成长积极性。

2)知性的模范

一名高知父亲,养出来的一般也不是平凡的孩子,父亲要给孩子做一个知性的榜样,表现得好学求知,这样孩子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日常行为”,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难事”,而是理所当然。

在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就会更容易是视学习为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比如说苏轼、曾国藩、沈琼枝等,才华横溢,勤学好学,之后的成就也是非常辉煌。

3)无迹的付出

父亲是伟大的,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父亲其实深爱着孩子,只不过不善表达,而这就是父亲“无迹的付出”,默默地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爱孩子,培养孩子,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其实,家长给予孩子的爱,未必都要一一给孩子说明,只要对孩子有好处,默默付出又有何不可?

结语

父亲拥有了这些格局,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变得更有出息。因为孩子终将会体会到父亲的格局,拥有这些格局,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优秀。

因为,从来没有被玻璃罩限制的跳蚤,其跳跃高度能达到自身体长的一百多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150

饭饭妈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知识分享,让你做个自信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