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的流民、流人是与东北本地居民相对而言的。流民与流人性质不同。流民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由于土地兼并及自然灾害而无法生存下去的百姓、难民以及长途经商的商贩和辗转各地的手工业者等,为求生计而"闯关东",他们多来自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流人,是指由于反抗清朝统治或触犯法律而被流放或充军等强制迁徙到东北的罪犯,来自中原及南方各地,大多数来自汉族。流民与流人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满清入关后,在辽东地区实行招募垦荒的政策。后来,为了保护满人在东北的根本利益,乾隆时期,朝廷对东北实行严格的全面封禁政策。但封禁政策并不能阻止流民出关。清前期百余年的恢复发展,致使中原地区人口急剧膨胀,且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兼并严重。为了谋求生计,无地的农民、灾民只能涌向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东北地区。虽有封禁政策,但涌向东北的流民不断,为了社会稳定,清政府只 能放行、默许。再者,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满族、蒙古族由于缺乏农垦技能或不屑于从事农业,也需要依赖内地的汉人从事农耕。
吉林省距关内各省较远,而且一般要经过两道柳条边的关口才能到达,按道理吉林地区的流民数量较盛京地区要少得多。但是,吉林人口增长之快也令人吃惊。康熙五十年到乾隆四十六年,约计70年间,吉林人口增加了4倍。 乾隆中叶,吉林地区仅仅56673人,清廷实行封禁政策,而嘉庆十七年(1812年)却增加到30余万人,增长了5倍多。鸦片战争后,流民更快的速度涌入吉林地区。据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统计,东北总人口1700多万,而吉林省人口420多万。清廷鉴于内地流民大量涌入吉林,在雍正四年( 1726年)设立了永吉州、长宁县、泰宁县来管理流民、民地。发展到后来,由于流民很多,清政府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赶回关内,只好查出一户即入籍一户,维持社会安定。到达吉林省的流民多分布于吉林乌拉、伯都讷等地区。
清代前期吉林的土地开垦与农业发展,主要是依靠这些汉族流民的劳动发展起来的。东北地区历史上就是渔猎民族、游牧民族生活的区域,群山密林、江河湖泊广布,平原地区也多用于放牧。只有小部分地区发展农业。流民潮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动了吉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为开发、建设吉林做出了贡献。
清代前期,文化流人成为推动吉林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这与流人的文化背景有关。这些文化流人在中原、南方地区或是为官或是学界名流,拥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虽然被流放到东北地区,但由于其声望学识而受到一定的礼遇和尊重,所处的政治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有机会展现其文化才能。他们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流人文化。
吉林地区文化流人的来源主要包括七种:第一,参加各种抗清斗争者。第二,清朝统治阶级高层内部斗争的失败者。第三,文字狱的受害者,这些流人在雍正、乾隆两朝最多。第四,窝藏逃亡者的人,当时,贵族所有的奴隶不满压迫,冒死逃亡。"逃人"现象严重,为了保护满族贵族利益,对窝藏逃亡者进行严厉处罚。第五,科场犯案的人,如南闱与北闱科场案,方拱乾与方章钺等学子被发配东北。第六,直言进谏而获罪的官员。第七,徇私舞弊、行贿受贿等刑事案犯。
这些文化流人主要来自山西、直隶等中原地区,以及江西、浙江等江南省份,大多数为汉族官员及知识分子,数量相当之多。
在顺治、康熙年间,吉林地区的流人数量出现过几次高潮。杨宾的《柳边纪略》记载:"几十年间流放到东北的文人,不计其数。"就吉林地区而言,流人多集聚在吉林乌拉与宁古塔,据记载,宁古塔地区 "来自中原的名士、文人接踵而至"。另外,席北、三姓、伯都讷、拉林等地也有流人生活。留下名字的文化流人很多,如陈梦雷、吴兆骞吴桭臣父子、函可僧人、方拱乾、张缙彦等。
流人文化是中原及南方地区的汉文化在东北地区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同时融入东北地区文化而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流人文化开始于康熙初年,至雍正、乾隆时初具规模,乾隆年间兴盛起来。主要体现在下方面:
第一,传播中原先进技术文化,推动了吉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吉林地区原有粮食作物较少,流人带来并传播了不少内地粮食作物与瓜果蔬菜等种植技术,丰富了百姓的饮食生活。高粱、荞麦、稷等都是后来传入的。流人把养蜂、制糖、制蜡、制碱、酿酒等手工技术传播开来,如当时吉林原住民不懂养蜂酿蜜。流人来吉林后,带来了如何采集蜂窝及煎熬酿蜜的方法,养蜂、酿蜜的技术才逐渐传播开来。流人还广泛进行贸易活动,促进商业发展,繁荣城镇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流人还参加抗击沙俄的战争,积极造船,传递战报,为保家卫园贡献力量。流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人文文化,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推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开创吉林诗歌文学创作先河,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清初,随着文化流人不断被放逐到东北,也将诗歌文化带到东北,留下很多诗集。在吉林地区的文化流人,学识、声望最高的当属吴兆骞。吴兆骞,号季子,祖籍吴江松陵镇(江苏省苏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年) 因受南闹科举案牵连,全家被流放宁古塔,历时二十三年。面对塞外的苦寒生活,吴兆骞常以诗歌创作的形式,抒发对境遇的悲愤和对流放生活的感触,也包括对塞外风光、边疆民族生活的介绍、赞美和对抗俄斗争的描述。
吴兆骞
如有表现他心情愁苦、思念家乡的《寒食大雪》:"客泪沾笳吹,乡心托酒杯,莺心归何处,万里梦吴台。"有描写长白山壮丽景色的《长白山》:"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有歌颂清军将士抗击沙俄的《奉赠副帅萨公》:"形樨诏下拜轻车,千里雄藩独建牙;共道伏波能许国,应如骠骑不为家;星门昼静无峰火,雪海风清有戌茄;独臂秋鹰飞控出,指挥万马猎平沙。"流放二十三年期间,他创作的诗歌总计300余首,收录在《秋笳集》、《归来草堂尺赎》等诗集中。
吴兆骞《秋笳集》卷三
他还与其他文化流人方拱乾、姚其章、张缙彦等七人,结成诗 社,即"走子之会",每月聚会三次,创作诗文。与盛京文化流人和尚函可等人成立的"冰天诗社"南北呼应,创作不少诗作,如方拱乾的诗集《何陋居集》、《苏庵集》等。吉林文化流人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再现了清初特定历史环境下东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吉林诗歌文化的先河。
第三,参与方志与笔记的撰述,为吉林历史著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为编修《大清一统志》,下令编修《盛京通志》。《盛京通志》是清代前期东北地区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备的一部地方总志,文化流人陈梦雷主持编写。吉林地方没有单独成书,只有《吉林志书》八册构成《盛京通志》的一部分。在陈梦雷主持下还修订了《盖平县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等。此外,文化流人还撰写了大量的个人笔记,主要作品有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等等。这些方志和笔记丰富了吉林地域文化的底蕴,为后人研究吉林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第四,兴办私塾,推动了吉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清代前期,吉林地区的学校教育有官学和民办两种。但清政府"重武轻文"、民族歧视的思想下,吉林官办学校数量很少,规模也极小。因此,私塾就成为清代前期吉林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其中,文化流人成为一支中坚力量。清代吉林私塾教育与文化流人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化流人教授学生维持生计,边塞诗人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几乎完全是依靠开设私塾收徒授业为生,宁古塔将军巴海聘请过吴兆骞教授其子。这些文化流人以其丰富的学识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成为吉林地区文化知识的重要传播者。这些文化流人不仅推动了吉林地区的教育发展,也促进吉林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文化流人将中原与江南水乡的文化带到了富饶的东北沃野,风格迥异的两种地域文化融合、交流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流人文化。可以说,吉林地区的流人文化既是关内文化的继承、创新,同时,又带有东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