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30日,城南庄会议的第一天,中央的“五大书记”一起听取了粟裕关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仗的汇报。当天,中央同意的粟裕的建议。
5月5日,中央向粟裕下达命令,要他在4到8个月时间里,完成歼灭5到12个旅(约10万人)的作战任务。在宣布这个任务的同时,中央还宣布,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同志调到中原军区去工作。毛主席在向粟裕宣布这一命令的时候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对于这项任命,粟裕毫无心理准备,听后大感意外,连忙说道:主席,华野离不开陈军长啊!他希望陈毅能继续主持全局,以便自己集中精力搞好战役指挥。
毛主席说:“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这是中央已经决定了的,华野还是你来搞。”
粟裕不敢干扰中央的部署,只是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希望能保留陈毅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职务。毛主席听后沉思片刻,同意了粟裕的请求。
不久之后,陈毅、粟裕向华东局传达了中央的决定:陈毅在华野的党政军职务由粟裕代理。中央也在随后正式下达命令:任命粟裕兼任华野副政委,并于陈毅同志不在华野时,代理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担负领导指挥华野全军的重任。
熟悉华野军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华野离不开陈军长”这句话的含金量。据《粟裕传》记载,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有一次,粟裕和一位纵队指挥员通电话,这位指挥员以部队伤亡太大为由讨价还价。粟裕对他说:“好了,现在陈司令同你讲话。”陈毅拿起话筒后,问对方是哪一位,接着说:“刚才粟裕同志讲的,就是我的意见,你们要坚决执行。部队伤亡大一些不要紧,我有预备队,你伤亡多少,我给你补多少。”电话里对方平静了。
我们知道,华野这支部队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它有早期黎玉等人领导的本土武装,也有罗荣桓离开山东、北上东北后留下的山东军区部队,还有抗战胜利后在陈毅率领下进入山东的新四军部队,还有没有随陈毅北上,留在华中继续作战的华中野战军部队。粟裕比较熟悉的,是新四军部队,因为他本人就是新四军出身的将领。粟裕最熟悉的是华中野战军部队,因为他是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而对于原先的山东军区部队,粟裕就没有那么熟悉了。
《粟裕传》的记载是,粟裕对这位纵队指挥员说:“好了,现在陈司令同你讲话。”而不是“好了,现在陈军长同你讲话”。这说明,这位纵队指挥员大概率就是原先山东军区的将领,而不是新四军的将领,对方对粟裕的指挥风格,作战特点也不是非常了解。但他却了解陈毅。
陈毅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任命为新四军代理军长,1945年8月被任命为军长。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立即指挥部队发起津浦战役,进入山东,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后来,陈毅率领山东野战军南下作战,和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协同行动。到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这期间,粟裕和山东军区的老部队并无太多指挥上的关系。
粟裕将军晚年曾说:“宿北战役是山野和华野(华中野战军)会合后第一次协同作战,也是华东战场上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仗。直接指挥参战的部队大部分属于山东野战军,指挥机关也是山东野战军司令部,我对指挥机关和参战部队不熟悉,感到心中无底。”
宿北战役5个月后,就是孟良崮战役,此时仍处于磨合状态的将帅在沟通上发生障碍就不难理解了。
城南庄会议结束后,朱老总、陈毅和粟裕一起回到了华野指挥机关驻地濮阳,展开了华野部队组建以来,时间最长、最彻底的一次思想、组织和军事整训,即“濮阳整训”。5月14日,在华野营以上干部和战士代表座谈会上,陈毅传达了中央关于时局与方针的指示,并通报了华野领导调整的决策。晚上,一兵团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朱老总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执行政策和纪律的重要性。
济南战役前夕,华野又召开曲阜会议,时任华东局书记的饶漱石在会议上再次强调加强纪律性的重要,他说:“在大规模的战争中,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协同,如果纪律性破坏了,任何一个师、一个纵队闹独立性,任何一个同志闹个人主义,就要使我们军队遭受损失……为了战争胜利,不问你是任何部队,只要是共产党的部队,都要坚决服从指挥,不准借口违抗。”
饶还在报告中说到:“此次打济南,我们估计这次战役是空前的,中央对各兵团服从中央服从前委的领导有所了解,曾反复指示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中央责成华野前委要开这一次会议,展开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加强纪律性来保证胜利。”
史料记载,这次曲阜会议期间,华野各部队都进行了自我批评,每个纵队都写了决议,每个干部都写了保证书。可以说,曲阜会议为日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前提之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