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工作遭到阻力,邓公撂下狠话:不赞成的,大可改行

南书房 2024-09-20 10:16:02

1977年,中国再次迎来了高考制度的恢复。这一重要决定给当时无数求学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无不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自“文革”以来,教育体系的中断让国家陷入人才断层的危机,重新恢复高考成为了时代的迫切需求,而这一举措的背后,是邓小平与支持者们坚定的信念与推动。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已表现出对教育制度的深刻关切。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大学水平仅相当于中等技术学校,我们为什么还要办大学?”这一发言直接指出了当时大学教育中的弊病,尤其是知识水平低下的问题。邓小平主张从高中阶段开始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甄选出真正的优秀学生。虽然这一建议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但也遇到了相当的反对声。

当时,许多人依旧认为“推荐制”是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而通过一场考试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似乎并不公平。他们相信,推荐制更能反映出工农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这种保守的思想使得高考制度的恢复遭遇了不少阻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停滞不前。

然而,邓小平深知中国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不能再继续拖延。在他看来,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技术工人,更应该为国家的未来储备一批高端人才。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周恩来。早在三年前,周总理也曾提议恢复高考,只是当时的条件并不成熟。但这次,邓小平决心要把这件事推进到底。

1977年,教育部在山西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将“文化课”纳入高考选拔的标准,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然而,选拔的核心依旧是推荐制,这让邓小平感到不满。他提出:“文化课必须和推荐结合,最终应当由考试成绩主导。”他进一步强调,必须通过分数来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而不是依赖推荐。

最初,邓小平提出的方案中包括“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并由考生自愿报名,最终通过学校审核确定入学资格。然而,这一方案并没有解决推荐制的弊端。随着讨论的深入,邓小平最终决定将“择优录取”作为唯一标准,舍弃“单位同意”的条件。在他看来,如果一个考生有能力参加高考,却因单位领导的个人意见而被拒绝,那将是极不公平的。

邓小平的决心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他提出改革方案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支持高考恢复的必要性。许多大龄青年,尤其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纷纷拿起了尘封已久的课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人们感到,国家终于重视知识和教育了,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不少声音在反思过去的十多年。苏联拥有90万科研人才,美国则有120万顶尖知识分子,而中国,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下,科研人员的数量却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也被戏称为“清华小学”和“北京小学”,教育水平严重下降,让人们倍感痛心。

感受到社会的呼声,邓小平决定提前实施高考改革。原定于1978年实行的高考,最终定在了1977年冬季举行。然而,在中央会议上,这一改革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一些代表对高考的恢复持怀疑态度,认为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双方在会议上争论不休,气氛一度紧张。教育部也因此迟迟未能发布正式通知,恢复高考的工作一再被推迟。

面对这样的僵局,邓小平没有退缩。他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道:“教育部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赞成改革的就要贯彻落实,不赞成的,可以改行,我绝不阻拦!”这一坚定的表态直接打破了反对派的阻力。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正式敲定。

1977年的高考定在冬天,尽管天气寒冷,可考生们的热情高涨。在这场时隔11年的考试中,工人、农民、知青和应届生一起坐在同一个考场,迎接人生的新挑战。

2 阅读: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