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巅峰,人类创造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武器,而被称作“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美国尤其制造了数量众多、技术水平高超的武器装备,包括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核武器。
然而,在那些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走向战场的枪炮、飞机和坦克之外,美国的战争策划者们还挖空心思地想到其他另类的手段去打击对手的精神世界,挫伤他们的士气,制造社会恐慌,这就是所谓心理战,其中某些计划现在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比如试图利用日本人的宗教迷信进行恐吓作战的“幻想”计划。
OSS的心战专家在二战爆发时,美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外情报机构,陆军、海军、外交部门、联邦调查局等各有所属,自行其是。
随着1941年12月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二战,在整个国家开始转入战争轨道,并为一场全球战场开足马力之际,情报领域的混乱无序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也无助于美国高效地应对战争需要。
■1942年6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成立战略情报局。
针对这一状况,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42年6月13日签署法令,正式成立战略情报局(OSS),并指派曾在英国情报机构工作的陆军军官威廉·多诺万以文官身份担任局长,其职责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情报,供政府高层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决策使用,同时也负责策划、执行各类秘密行动。
■二战时期担任战略情报局局长的威廉·多诺万,他也被认为是中央情报局的创始人。
战略情报局包括秘密情报部门、特别行动部门、行动小组、心理战部门、反间谍部门等,在二战时期,战略情报局的活动遍及各大战区,受其培训的特工常常深入敌后,与抵抗组织一道战斗,实施了不可计数的侦察、暗杀、破坏活动,其雇员数量最多时达1.3万人。
不过,战略情报局很短命,在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9月20日由杜鲁门总统下令解散,但是保留了其间谍和情报部门,并以此为班底在1947年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间谍机构——中央情报局。
■二战时期,服务于战略情报局的特工在接受培训,他们中很多人将从事敌后行动。
相比军队,战略情报局是以非常规的隐秘手段去争取战争胜利,自然网罗了诸多领域的各类人才,其中在心理战部门中就有一位“日本通”式的人物埃德·塞林格,他在战前曾在东京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与日本人接触颇多,自认也对日本文化颇为熟悉,因此塞林格在1943年提出一项非常怪诞的心理战计划,利用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制造恐慌,引发社会混乱,削弱其坚持战争的心理基础,而具体实施作战的武器居然是狐狸!
日本人眼中的狐狸在大众眼中,狐狸是一种性情狡黠的动物,在通俗文化中常常与诡诈多疑、行动隐秘的形象联系起来,在日本狐狸更是一种具备超凡能力的灵异动物,在民间颇受崇敬。
日本人对狐狸的崇拜可以追溯到5500多年前的渔猎时代,随着农耕时代的兴起,农田会受到鼠类的破坏,日本先民注意到狐狸捕食田鼠,便将其视为庄稼的保护者,收集狐狸的排泄物用于驱赶鼠类,还在田边供奉油炸豆腐以吸引狐狸。
基于这种原始信仰,日本人将狐狸视为农耕神稻荷神的使者和守护者,在日本各地的稻荷神社前都立有狐狸雕像。
■日本稻荷神社前的狐狸雕像,在日本民间狐狸被视为稻荷神的使者。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神道教的兴起,日本民间的狐狸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诸如九尾狐、狐仙、狐狸精等源自亚洲大陆的狐狸传说也深深影响到日本人。
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狐狸是一种颇为神秘的动物,与很多灵异事件有关,比如“狐火”、“狐狸出嫁”等传说在日本广为流行,道行高深的狐狸甚至会化为人形,混迹于市井之中,可以通过数清眉毛数量的方式把人变成狐狸,以至于人们会往眉毛上抹口水而避免被狐精变身。
在有的地方还有傍晚时分穿新草鞋、新木屐会变成狐狸的说法,因此要在早上穿新鞋,或在鞋上撒一层灰。
■描绘九尾狐侵扰人间的日本古代绘画,在日本人眼中狐狸是一种灵异动物。
塞林格在旅居日本期间听说了很多关于狐狸的传说,将其等同为西方传说中那些邪恶的巫术动物,认为可以利用日本人对狐狸的崇拜和恐惧为美国的战略服务。
他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这项提议的基础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现代日本人很容易受到迷信的蛊惑,对邪恶鬼神的信仰可以激发出对非自然现象的恐惧。”
显而易见,塞林格的看法带着对日本人的种族歧视和对日本文化的一知半解,但在战时他的计划还是得到支持,被命名为“幻想”计划。
以狐狸为武器如何将狐狸变成一件心理武器?战略情报局提出了很多方法,起初准备制造狐狸形状的气球,使其漂浮在日本村庄上空以达到惊吓效果。
战略情报局还曾委托一家哨子公司制作一款特殊的哨子,能吹出狐狸的叫声,塞林格认为这种哨子可以直接用于战斗,当足够数量的哨子同时吹响,将产生一种怪异的声音,令日本兵感到恐惧而丧失斗志。
还有一家公司受托开发一种模拟狐狸体味的人造气体,塞林格认为日本人能够辨别出这种气味并心生不安。
■在塞林格的计划中,狐狸被当作打击日本人的心理武器。
上述想法最后都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捕捉真的狐狸,在其皮毛上涂以夜光染料,使之可以在夜晚灿灿发光,从而模仿出日本民间传说中“灵狐出没”的景象,造成心理震慑和恐慌情绪。
战略情报局很认真地测试了这个想法,为检验发光涂料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找来一只浣熊,在其身上涂抹了染料,经过几天观察浣熊行为如常,涂料也能持续发光。
为了验证“夜光狐狸”的心理效果,战略情报局又在华盛顿特区的岩溪公园内秘密投放了30只涂色的狐狸,结果大为成功,很多市民尖叫着逃离公园,向警察局报警称,在树林中看到了犹如幽灵般跳跃的动物。
■华盛顿特区岩溪公园内的林中小径,战略情报局曾在这里放“夜光狐狸”。
虽然“夜光狐狸”似乎是可行的,但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它们送到日本。最初的计划是用潜艇运到海岸附近,让它们自行游到岸上,可是在切萨皮克湾的一项试验表明,游泳难不倒狐狸们,但它们身上的染料会被海水洗掉,因此只能用小艇把它们直接送到岸上放生。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夜光狐狸”在日本村庄附近出现,以便被人看到。显然没办法对狐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塞林格的对策是增加投放数量,以提高被发现的概率,如果狐狸数量不足,可以用郊狼、水貂、浣熊等其他动物代替。
除了“夜光狐狸”,塞林格还计划制造狐狸标本,通过机关使嘴巴可以开合,再涂以发光涂料,用气球悬浮到空中。他还设想从日本人当中寻找合作者,让他们模拟被狐仙附身,念念有词。
■描绘夜间灵狐出没和狐火的日本绘画,塞林格的计划就是模拟这种奇幻场景。
尽管塞林格领导的团队为“幻想”计划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资源,但这项计划从一开始就受到不少人的反对。
战略情报局研究和发展部门的领导斯坦利·洛弗尔早在1943年9月24日就批评说这项计划很不合理,毫无逻辑可言,并将是理性研究领域的一个反面教材。
事实上,直到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幻想”计划也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给日本人带来的恐惧更远胜那些虚无缥缈的“灵狐”!
■在日本上空升起的蘑菇云对日本人的心理震撼远超“灵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