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一位狂士,怂恿马超举兵造反,最终是什么下场?

情怀历史如风 2024-08-01 23:50:57

三国是奇人异士辈出的年代。当时,有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们的名声很大,为人处世非常高调,往往通过一些惊人之举来引起别人的重视或是惊叹。这一批人通常被称之为“狂士”。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些狂士因为与时代格格不入,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结局都不太好。比如笔者今天要说的彭羕,就属于这一情况。

具体来说,彭羕身高八尺,面容相貌魁梧,但是性格很高傲,对人大多轻视不睬,只敬重同郡好友秦宓。因此,彭羕很早就有狂士的称呼了。东汉末年,彭羕在益州做官,不过是书佐类的小官,也即因为狂妄不羁的性格,这导致彭羕在仕途上很难获得人们的赏识。

后来,彭羕又被众人在益州牧刘璋那里所毁谤,刘璋就把他剃了光头罚作苦役,后被贬为徒隶。当然,伴随着益州之战的爆发,彭羕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公元211年,在刘璋的邀请下,刘备率领大军进入益州。得知这一消息后,彭羕想结交游说刘备,于是前往会见庞统,也即彭羕将其视为一个翻身的机会。

庞统与彭羕并无旧交,又正赶上当时有客在座,彭羕径直到庞统的榻上躺下,对庞统说:“必须等客人走后,我当与您好好聊聊。”庞统会客完毕,两人经过一番交谈,互相都对对方十分满意。并且,法正之前就非常了解彭羕,也即两人之前都是刘璋的部下。于是,庞统、法正就将彭羕推荐给了刘备。

对此,刘备也认为彭羕非同常人,多次让他传达军令行动,指导教授诸位将领,他的工作很合刘备心意,所以,刘备对他的赏识和待遇日益加厚。从这一角度来看,彭羕这位狂士显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夺取了益州之战。在此基础上,刘备兼任益州牧,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在获得刘备的重用和信任后,彭羕的,行为举止非常嚣张,沾沾自喜地位的日益升变。而这,自然引起了不少同僚的不满。其中,诸葛亮虽然外表上对彭羕热情接待,但内心对他不以为然,多次向刘备秘密进言,说彭羕这人心大志高,难保他以后会作出什么来。

正是在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下,刘备开始观察彭羕的所作所为,发现他确实太过膨胀了。于是,刘备对彭羕稍加疏远,调任他为江阳太守。彭羕听说调他远出任职,私下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便去会见马超。

在彭羕看来,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现在在刘备麾下也没有获得重用,这意味着两人是同病相怜。所以,彭羕不仅在马超面前辱骂了刘备,还劝说他和自己一起举兵造反。

马超长期为寄身之人,归顺刘备后常心怀危惧之感,听到彭羕说出这种话大吃一惊,默不作声,也即马超并不认同彭羕的观点。等到彭羕走后,马超便将彭羕的话写成报告,于是,刘备立即派人将彭羕逮捕囚禁。

根据《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彭羕被关进监狱后,曾给诸葛亮写了一封长信,向他解释自己那番话的真实含义,声明自己绝对没有污蔑主公、怂恿马超造反的意思。在试图撇清罪名后,彭羕还在信中提及他跟庞统的友好关系,希望诸葛亮能替他求情,放他一条生路。

当然,对于明察秋毫的诸葛亮,肯定不会为彭羕求情。在和诸葛亮一番商议后,刘备最终下令将彭羕处死,当时大约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彭羕被杀时,年仅37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