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前移10年,哪怕只有5年,我都会觉得买房是人生必经之路。特别是刚从农村进入城市,没有房子就始终感觉自己是一片枯叶,随波逐流,毫无归宿感。
然而买房谈何容易,看看每个月5000元、6000元的收入,除去吃喝拉穿住行,就是妥妥的月光族。
或许正是这种压力,让我们很多人不断呼吁,“要是有一天,压力能降50%-70%就好了!”
以前你会觉得这无疑于白日做梦,但是现在不要再这么想了。
就在近期,被誉为“最懂经济和房地产的市长”的黄奇帆,提到了一份新方案,或许真的有可能实现。
01 / 黄奇帆到底提出了什么方案?真的能大大降低买房压力?我们都知道买房难,可是到底有多难呢?算笔账就知道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计算,2022年我国新房均价约为9813元/平,而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3.69万元/人。
就是说即便把夫妻二人都囊括在内,每年的收入也只能购买7个平方的,更何况这还是在没有任何开销的前提下。
当然了,我们的生活条件确实越来越好,但是买房压力也在不断提高。
那么黄奇帆到底提出了什么方案,能让我看到了希望呢?其实非常简单,我总结一下:
1、政府拿出一部分造保障性住房的钱,购买一些卖不掉的新房当作保障性住房;2、保证未来中国至少30%的居民住进去,包括中低收入、刚进城打工等群体;3、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支出、租金,大体只相当于住保障性住房居民收入的1/6。
这样来看就非常明确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减轻居民负担,不在房产上过度消耗资金,特别是“1/6”这个数字,让我非常激动。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依然以人均可支配收入3.69万元/年为基准,也就是说保障性群体实际支出只有6100元左右,这已经非常低了。
还有一点就是购买“空闲”的商品房当作保障性住房,这可能也会拉低房价,只要全面实施,至少房价也会更难涨,这无疑就是利好信号。
02 / 黄奇帆的方案可行性真的高吗?建议两类人重点关注就在近期,我看到了这则数据,值得我们深思:“全国商品房库存面积升至6.48亿平。
依然按照之前的方法,以每套房面积百平计算,也就是足足648万套房。当然了,和实际情况肯定有偏差,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库存压力确实很大。
而想要解决,除了开发商提高折扣、地方出台政策之外,恐怕黄奇帆的方案也不失为好办法。
毕竟目前各地确实已经着手改造老房子当作保障性住房,那么为什么不能改造新房呢?
如果一定要问可能性,我的看法是50%-60%,关键取决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销售压力,如果依然很大,这点可能会被考虑在内。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类人就需要重点关注了。
第一类、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却想购买商品房的人群。
结合当下环境,求稳是我们工薪层的好办法,说白了就是尽可能减少开支,当然了必备的消费肯定不能少。
既然你符合保障性住房的条件,按照黄奇帆所说,住房开支能减少足足5/6,当然就没有必要非要买商品房,除非你有特定需求。
第二类、原本就很难买得起房子,打算租房的人群。
请你注意,我在上文中专门提到了“刚进城打工”这类人群,如果符合你们城市的申请条件,肯定远比租房好得多。
综上所述:
这点毋庸置疑,在住建部长提到的三大工程中,保障性住房就赫然在列,因此这不用多想,肯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我说的是肯定,而不是可能。
既然为了避免硬着陆,房价不可能大跌,诸如40%、50%根本不可能。
那么保障性住房就能解决很多人的居住难题。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
咋感觉是在为炒房的解套呢
房子不涨价,哪个开发商会拿地,没人买地,地方财政没收入!没收入还拿什么钱去买保障性住房?
乱七八糟讲了半天不知道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