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昭觉寺:安史之乱最后一战,十五万唐军与十万叛军的终极对决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14 21:41:34
前言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使唐帝国步入艰难岁月,历经三位君主,历时八载才获平息,大唐由此进入衰退期。

深入回溯那段历史,战火纷飞、杀声四起,激战烽烟中每个瞬间都扣人心弦。让我们共同开启"安史之乱"的最后篇章——昭觉寺战役,感受15万唐军与10万叛军的生死较量!

一、血战昭觉寺

公元 762 年宝应元年,那场让天下动荡的“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李唐王朝这边,先是唐玄宗李隆基离世,紧接着唐肃宗李亨也驾崩。

而在叛军阵营中,安禄山、史思明等首领相继死亡,唐肃宗的长子李豫登上皇位,成为大唐新主。他雄心勃勃,想要收复被叛军占据的东都洛阳。

但他深知叛军实力尚存,之前的战争中,名将李光弼在邙山之战惨败,六十万大军围邺城也以失败告终。

基于这些教训和对局势的判断,李豫决定效仿父亲,向回纥借兵来平定内乱,与此同时,叛军内部经过一系列血腥争斗,史朝义成为了新的首领。

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河北的诸侯对他阳奉阴违,他根本无法调动北方的兵马,而且之前他父亲降唐又复叛,彻底堵死了投降之路,他只能硬着头皮与大唐对抗。

为了增加胜算,他也打起了联合回纥一同进攻唐朝的主意,宝应元年六月,代宗派遣宦官刘清潭出使回纥,希望重修两国友好关系并借兵。

而史朝义抢先一步写信给回纥,声称唐室有大丧,中原无主,邀请一起抢掠大唐府库,回纥的登里可汗被诱惑,亲率十万大军南下侵唐。

这一消息对代宗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急忙再次派遣使臣带着大批金银财宝前去协商,同时派出了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与回纥可汗有着翁婿关系,经过他的努力劝说,再加上大唐给出允许回纥洗劫洛阳城的条件,回纥最终同意协助大唐攻打史朝义。

十月二十三日,代宗任命长子李适当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帅,率领唐朝各路军队围攻洛阳,史朝义决心在洛阳城北的昭觉寺与唐军展开生死决战。

战斗打响,唐军步兵从西侧发起强攻,骑兵则绕道从东北侧进攻,燕军则以盾墙和长枪拼死抵抗,仆固怀恩指挥军队多次发起不计代价的冲锋,给燕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但燕军不愧是曾经的边军精锐,尽管损失惨重,却依然斗志昂扬,阵形始终不乱。

战局一度陷入僵持,就在这关键时刻,镇西节度使马璘挺身而出,大声吼道:“事紧矣,上前!”随后单骑冲向敌阵,连夺两面盾牌,于乱军中奋勇砍杀。

他的英勇表现鼓舞了唐军士气,五百镇西军死士跟随他冲入燕军阵形缺口,唐军主力乘势猛攻,燕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溃败。 昭觉寺之战唐军虽然取得胜利,但自身也伤亡惨重。

随后,唐军顺利夺回洛阳,对于洛阳的百姓来说,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唐、回大军进入洛阳后,根据之前的协议,回纥人开始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

房屋被烧毁,财物被抢光,女子惨遭蹂躏,胆敢反抗者被无情杀戮,不仅如此,附近的郑州、汴州、汝州等地也未能幸免,被洗劫一空。

仆固怀恩之子仆固玚率军继续追击史朝义残部,史朝义四处逃窜,却发现已无人愿意为他效命。

短短两个月内,伪燕的多位节度使相继降唐,莫州守将田承嗣甚至将史朝义的母亲、妻儿献给官军。

公元 763 年正月,史朝义逃至范阳,却被早已暗中投诚大唐的范阳节度使李怀仙拒之门外。

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在平州石城县温泉栅自缢身亡,“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二、重现昭觉寺的惨烈

在宝应元年的时候,洛阳城北面的昭觉寺跟前,唐朝和燕军超过二十五万的大军针锋相对地摆开了阵势。

晨曦的微光中,长矛、盔甲、弓箭、盾牌等交杂一处,仿佛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钢铁丛林,冰冷的兵器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战斗的号角骤然吹响,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瞬间响彻云霄,唐朝的重步兵扯着嗓子怒吼着朝燕军的盾牌阵猛冲过去,手中的长枪和大斧挥舞得虎虎生风,一心想要冲破燕军那坚不可摧的防线。

燕军前排的士兵死命紧握着大盾牌,后排的长枪如出洞的毒蟒般迅猛刺出,给予唐朝军队沉重的回击。

身披重甲的骑兵和回纥的精锐骑兵试图从燕军的东北侧迂回包抄以打破防线,而燕军的防守密不透风,令进攻一方屡屡碰壁,难以得手。

漫天飞射的箭簇犹如狂风骤雨般倾泻而下,无情地收割着无数鲜活的生命。

士兵们的惨嚎和战马的嘶鸣相互交织,汇成一片震人心魄的喧嚣,战场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得殷红,堆积如山的尸骸触目惊心。

仆固怀恩率领着马队和步兵队一轮接着一轮舍生忘死地向前冲锋,燕军尽管伤亡惨重,但依旧咬紧牙关顽强抵抗,队伍始终保持严整不乱。

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镇西节度使马璘声嘶力竭地咆哮着单人单骑冲入敌阵,犹如天神降临般威风凛凛,接连夺下两面盾牌,在乱军之中奋不顾身地奋力砍杀。

在他身后的五百名镇西军敢死之士紧紧跟随,最终成功撕开了燕军的防线。

唐朝军队的主力趁此良机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蜂拥而入,燕军的防线开始土崩瓦解。但燕军并未轻言放弃,依旧拼死顽抗,边打边撤,退至石榴园、老君庙一带。

这里再度沦为惨绝人寰的修罗场,人和马相互踩踏,横水的河水被鲜血染得一片猩红,死难者的尸体将尚书谷填塞得满满当当。

在昭觉寺这场激战中,唐朝军队虽然最终获得胜利,却有七万将士血洒疆场;燕军则有六万多人战死,还有两万人被俘。

这场战斗堪称惨烈至极,完全就是生命与死亡的激烈碰撞,连天地都仿佛被惊得变色,这无疑是安史之乱当中最为残酷血腥的一场战斗。

三、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的走向

安史之乱”的硝烟终于消散,但大唐王朝却再也无法重回往昔的辉煌盛景,这场持续八年的浩劫,犹如一场噩梦,给大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也注定了其未来的曲折走向。

藩镇割据成为了大唐难以根除的顽疾。那些曾经参与叛乱而后被招安的将领们,拥兵自重,在自己的辖区内自成一体。

他们掌控着地方的军政大权,赋税不上交中央,军队只听命于自己,中央政府对这些藩镇的约束力微乎其微,时常陷入与藩镇的争斗与妥协之中。

藩镇之间也时有冲突和兼并,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依旧困苦。

经济重心的南移在这一时期愈发明显,北方在战乱中满目疮痍,农田荒芜,城市破败,大量人口为了寻求安定和生计南迁。

南方则凭借相对稳定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的开垦、商业的繁荣,让南方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也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政治舞台上,动荡与混乱成为常态,皇帝频繁更迭,权力斗争此起彼伏,宦官专权现象日益严重,他们干预朝政,甚至操纵皇帝的废立。

朋党之争也让朝堂陷入无休止的内耗,官员们为了自身利益拉帮结派,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政治的黑暗使得有效的改革难以推行,国家治理陷入困境。

外部威胁也从未停止。边疆防御体系在安史之乱中遭受重创,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趁机频频入侵。大唐的边境防线不断收缩,国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抵御外敌,唐朝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一步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文化领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变革,曾经的盛唐气象不再,文学作品中多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诗歌的风格更加沉郁,艺术创作也反映出人们对动荡时代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尽管如此,大唐仍在艰难中前行,期间也有一些有识之士试图力挽狂澜,进行改革和整顿,但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大唐衰落的命运。

曾经那个开放、繁荣、强大的帝国,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黯淡,最终走向了终结。

3 阅读: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