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回忆潍县战役我炮兵威力惊人,参战火炮近900门,命中率达80%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4-09-24 11:45:02

潍县战役被我军轰塌的城墙

1947年10月初起,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发动强大攻势,先后发起了胶东保卫战和胶济路西段等战役、战斗,钳制和逐步消灭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军队,保卫胶东大后方。

胶济路中段战役,是山东兵团于1948年3月在胶济路中段的昌乐、潍县(今潍坊市)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又称潍县战役。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兼政委谭震林决心以华野第九纵队、渤海纵队和鲁中军区一部及炮兵部队共22个团的兵力围攻潍县。

特纵司令员陈锐霆奉命组织特纵炮兵第三团、第一团第三营、第二团第五连和工兵第一营,以及山东兵团各部队的炮兵,共计各种火炮893门参战。这是华东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在一次战役中使用炮兵数量最多的一次。

潍县是山东省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为胶济铁路中段军事要地。县城周围地形开阔,白浪河纵贯南北,将县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高出东城五米,城垣工事坚固,明碉暗堡交错,有“鲁中碉堡”之称。国民党守军由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兼整编第四十五师师长陈金城统一指挥,共有正规军和保安部队及土杂武装共约46000人。陈金城曾吹嘘潍县城防坚不可摧,“固若金汤”。

为了打好潍县攻坚战,顺利突破敌人复杂的防御工事,减少部队的伤亡,在山东召开的作战会议上,许世友司令员强调加强土工作业,提出“人马均活动于地下”的口号。火炮要搞好伪装,增加射击的突然性和准确性。谭震林政委要求参战部队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纪律,做到“军政全胜”。

遵照兵团首长的指示,陈锐霆领导特纵深入扎实地做好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检修火炮,补充弹药,细化构筑炮阵地的方案,明确射击分工,精确射击诸元。与此同时,抓好参战部队的战斗动员,充分运用胶济铁路沿线群众,特别是潍(县)北地区群众揭露国民党军大肆杀害无辜百姓、地方恶霸,及还乡团疯狂反攻倒算的滔天罪行的生动事例,大大激发了部队的士气,成为鼓舞指战员完成各项战斗任务的强大动力。

4月2日,潍县战役打响。渤海纵队和鲁中军区部队首先东进,在炮火支援下,实施对外围敌人的分割和对潍县城区的包围。主力第九纵队随即东进参战,激战至18日,先后攻占外围据点50余处,肃清了四关的敌人。

随后,攻城部队暂停攻城,并佯装后撤,麻痹守敌。各炮兵部队抓紧时间做好攻城准备,经过五天的连续奋战,构筑了远、近两个发射阵地和掩盖工事,开展了观测、通信、火炮的协同练兵,并通过现地勘察,进一步明确了射击任务,确定了射击方法,制定了步兵攻击各时刻炮火支援的协同计划。

23日夜,山东兵团对潍县发起强攻。参战炮兵集中数百门火炮对西城主攻方向上的目标实施炮火准备,经两小时猛烈射击,将预定目标全部摧毁,并有效地压制了守敌炮兵。

炮兵第三团榴炮营首先摧毁北门城楼,并打开缺口。攻城部队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结合坑道爆破等手段,一举突进五个连队,在城头与守敌展开激战。炮兵以火力支援,击溃敌人数次反冲击,并掩护后续部队攻入城内,至24日夜,全部占领西城,守敌大部分被歼。

26日黄昏,炮兵部队在西城居高临下,以密集炮火向东城守敌主要工事实施射击,支援步兵突破东城,并歼灭从城东南逃跑之敌,俘敌军长陈金城。

此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五师主力等部共约46000余人。参战炮兵由于战前准备充分、细致,射击准确、猛烈,命中率在80%以上,火力集中,转移火力及时,发挥了火力骨干作用。战后,中央军委通报了这次炮兵作战的经验。

潍县战役中,参战炮兵和工兵部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掌握了“勇敢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将火炮推到距目标2000米内抵近射击,炮火一般都比较准确。北门城墙敌火力点几乎全被摧毁,守敌数次反冲击也都被打垮。战后据俘虏供称:仅在我攻城前,被炮火杀伤的人员就达到2400多名。

同时,在火力运用上则争取主动,突然开火,使守敌难以招架。但在战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阵地一线式”配置,对守敌纵深射击带来不便。

工兵在协同攻城中,对东城和西城外围进行了六处坑道爆破,开辟了步兵进城的道路。残敌退守东城时,工兵又冒着敌人的火力架桥,构筑城墙内掩蔽的榴炮工事。突破潍县县城后,工兵又及时清除了守敌埋设的地雷,扫清步兵前进的障碍。

这次战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扬了军事民主,克服了许多困难,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完成,比如炮兵第三团,第一次试射命中率不高,组织大家分析原因,重新进行测地,及时纠正了偏差,后来射击效果很好,大家情绪很高。

工兵团则运用开“小参谋会”的形式,集思广益,做到“大家想办法,合力打敌人”。在政治工作中,首先是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党员带头完成任务;其次是战时立功运动,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再就是各级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与参战部队一起共同战斗。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晚上回忆这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