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白登之围毫无疑问是一场意义重大、引人瞩目的战役。
当时,匈奴纠集四十万强大兵力将刘邦围困,可最终却未能将其完全歼灭。 从表象来看,匈奴在兵力上占据显著优势,似乎稳操胜券,但实际状况远比所见的更为复杂。
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尽管匈奴兵多将广、气势磅礴,但并不具备绝对碾压汉军的实力, 那么,在这场战役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是匈奴真的实力欠缺、力不从心,还是另有深层缘由呢?
公元前 201 年,在西汉的七位异姓诸侯王中,韩王信因担心汉高祖刘邦对自己不利,决然向北方的匈奴投诚,并与匈奴冒顿单于暗中谋划联兵攻汉。
不久,韩王信与匈奴联军一路南下,迅猛地攻占了北方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太原郡。 刘邦得知韩王信和匈奴联军侵犯边境的消息后,果断决定率领三十二万大军亲自出征。
在刘邦的英明指挥下,汉军士气如虹、锐不可当,一路接连获胜,把韩王信和匈奴联军打得狼狈不堪、大败而逃。
匈奴的冒顿单于,既足智多谋,又勇猛无畏。他清楚地认识到此次汉军来势汹汹,且连连取胜,士气如日中天、锐不可当。
倘若此时选择与汉军正面交锋,恐怕难以占到便宜,甚至可能遭遇重大挫败。所以,他决定暂避锋芒,将主力部队撤至白登山一带,精心布置埋伏圈,静静等待汉军先头部队上钩。
另一方面,刘邦由于此前接连取胜,逐渐产生了轻视敌人的思想。他片面地认为匈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军事力量根本无法与汉军相抗衡。
基于这种错误判断,他亲自率领两万(也有说法是五万)汉军精锐部队作为前锋,迅速向撤退中的匈奴大军逼近,企图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而让刘邦始料未及的是,当他的军队追击至白登山时,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万匈奴大军如神兵天降,瞬间将刘邦的部队围了个严严实实。
刘邦无奈之下,只得带领军队撤往白登山上,并充分借助地形优势进行防守。历史上将这一重大事件称为“白登之围”。
此时的局面对于刘邦而言,可谓是千钧一发、极度危险。双方兵力对比差距极大,相差了近二十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冲破包围几乎是难如登天。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此次刘邦孤军深入,没有携带充足的粮草,困守在白登山上的汉军很快就陷入了缺粮的困境。
此外,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汉军连粮草都没有备足,更不用说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了,许多将士都被严重冻伤,战斗力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按常理来说,刘邦陷入了如此绝望的处境,几乎是无处可逃了。
可是,当匈奴人将白登山上的汉军围困了七天七夜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冒顿单于下令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刘邦率军缓缓撤出,“白登之围”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宣告结束。
那么,问题来了,匈奴四十万大军将刘邦围困于孤山之中,占据绝对优势,为什么最后却选择放走刘邦呢?
按照史书记载,正当白登山上的汉军陷入绝境的时候,陈平出谋划策,建议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皇后),然后借阏氏之口向单于分析利弊得失。
冒顿单于最终在阏氏的劝说下,决定放刘邦一马。但是,刘邦能够化险为夷,真的就如此轻而易举吗?
作为匈奴最高统治者的冒顿单于,真的会仅仅因为妻子的一番话,就做出如此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决策吗?实际过程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当刘邦率部被匈奴主力围困后,冒顿单于得知对手竟是大汉皇帝,不禁喜上眉梢。
于是,他下令全军对据守白登山上的汉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试图一举歼灭汉军,活捉刘邦。
在许多人的固有认知中,北方游牧民族向来以英勇善战闻名,如今又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歼灭汉军似乎是易如反掌。
但事实上,在七天七夜的漫长时间里,白登山上的汉军顶着饥饿、寒冷等极端不利条件,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击退了匈奴大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汉军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归功于当时汉军超强的战斗力。
因为“白登之围”发生在西汉初年,当时国家刚刚实现统一,汉军将士大多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刘邦亲自率领的先头部队更是汉军中的精锐之师。
虽然匈奴人数众多,但想要啃下汉军这块“硬骨头”绝非易事。此外,匈奴擅长在广阔的平原上进行骑射作战,而汉军则擅长攻坚战。
从彼此的作战特长来看,显然在白登山上居高临下的汉军更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汉军主力在得知皇帝被围困于白登山的消息后,马不停蹄地向战场赶来。
虽然匈奴出动大军对陆续前来增援的汉军进行拦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赶到战场的汉军越来越多,匈奴人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为一旦汉军主力全部抵达,匈奴人原本计划的围歼战,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对自己极为不利的两面夹击的反包围战。
到时候,别说活捉刘邦,恐怕冒顿单于自己都将陷入危险、难以脱身,当时,冒顿单于虽然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但时间不长,内部人心尚未完全稳定。
一旦在这场战役中遭遇惨败,结局必将是草原各部重新陷入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这是冒顿单于绝对无法承受的后果。
因此,在围困了白登山上的刘邦七天之后,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向冒顿单于的阏氏送上了丰厚的礼物,请她从中调解。
冒顿单于清楚地看到了战场上的形势对己方越来越不利,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听从阏氏的建议,放刘邦从包围圈中安全撤离。
白登之围最终以和平方式收场,是因为战场上博弈的双方经过权衡利弊,都认为以这种方式结束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白登之围”之后,汉朝和匈奴订立了和平盟约。
此后,虽然匈奴仍有小规模部队偶尔入境劫掠,但没有进一步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战争,两国关系得到了暂时的缓和,为双方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