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为主席理最后一次发,修最后一次面。”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的当天晚上,周福明再三向组织提出要求。不等组织回复,周福明已经开始默默准备。
尽管周福明已经为毛主席理了17年的发,但还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心情沉重。打开工具箱,尽管里面的工具早已经擦拭干净,但周福明还是将它们一一拿出来,反反复复地擦拭了一遍。
三个多小时后,汪东兴匆匆赶来告诉周福明,组织上已经批准了他的请求。周福明赶忙背起工具箱,跟着汪东兴赶到毛主席的遗体旁。距离上一次给毛主席理发,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周福明发现发边有些参差不齐,一看就是医务人员用剪刀剪的。
揣着工具箱,周福明走到床边,耳边又想起了毛主席的那句话:“你办你的公,我办我的公,我们互不打扰。”眼泪顿时就从眼眶中涌出,但时间紧任务重,周福明匆匆擦了擦眼泪,手中的推子开始在毛主席的头上慢慢移动……
周福明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个时候周福明刚刚被评为理发行业的“青年标兵”,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组织上注意到了他。
1959年毛主席抵达杭州之后,提出要理发的要求。组织上第一时间想到了周福明,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周福明被请到了公安厅接待处,省公安厅厅长向周福明宣布了任务,并让周福明给他和另外三位同志理了发。
当天晚上,周福明就被接到了南屏游泳池。李银桥负责接待了周福明,告诉他要给毛主席理发,要求就是能够快一点。在李银桥的带领下,周福明走进了泳池,见到了正在看书的毛主席。
见有人来了,毛主席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朝着周福明走来,还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周福明忙不迭地快步走上去,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得憋了半天说出五个字:
“毛主席,您好。”
毛主席打量了周福明一番,亲切地称呼周福明为“周师傅”。坐下之后,毛主席发现周福明额头上满是汗珠,身上的棉袄早已经脱在一旁,衬衣上也有些许汗印,猜测周福明可能是心情紧张,便主动和他拉起了家常。
周福明一边理发一边和毛主席聊天,很快就没有那么拘束,手上的动作也快了起来,不到二十分钟就给毛主席理了发、修了面。
为了表示感谢,毛主席主动邀请周福明和自己一起游泳。周福明也不推辞,换上泳衣就跳进了水里,痛痛快快地游了一场。
几个月之后,周福明又接到通知,要去给毛主席理发。这一次理发时,毛主席邀请周福明去北京给自己理发,周福明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1960年4月,周福明正式走进了中南海,开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周福明只有理发这一项工作,后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还去北京饭店找老师傅学习了推拿按摩的手艺。就这样,毛主席一家人理发的工作全都交给周福明来完成。
过了一年多时间后,毛主席让身边的卫士陆续离开,去追求更高的发展,最后值班卫士就只剩下一个人。为了方便工作,毛主席亲自点名周福明参加值班,陪自己吃饭。
陪毛主席吃饭的次数多了,周福明也观察出毛主席在饮食上的几个特点。
首先一个特点,就是油性大。厨师给毛主席做菜,一般就用猪油和植物油两种,使用猪油的比例要多一些。有一次,医务人员出于对毛主席的身体考虑,擅自让厨师将两种油的比例调换,结果毛主席只吃了一口,就察觉出了不对劲。
自此,大家只能随毛主席的习惯,不再向毛主席建议少吃猪油。
毛主席吃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喜爱清淡。尽管炒菜要求油性大,但炒素菜的时候,毛主席要求保持原色原味,不要放酱油。做鱼的时候,一般以清蒸为主,很少用红烧做法。
至于具体吃什么,毛主席从不讲究。
周福明刚当上警卫员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体还处在比较好的状态,可70年代以后,毛主席就和所有的老人一样,无法抵御各种老年疾病的侵袭。在毛主席被确诊为白内障之前,经常说书房的灯不怎么亮,周福明就开始在灯上打主意,专门给毛主席定制了几个瓦数比较高的落地灯。
尽管眼疾已经非常严重,但毛主席还是坚持读书看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提出特殊要求。
有一次,毛主席的书房传出了急促的呼喊声,正在值班室的周福明见屋里传出了青烟,提着灭火器就冲了进去,对着沙发、茶几一顿猛喷,终于将火扑灭了。站在地上的毛主席没有被火灾吓着,却被周福明吓了一跳,坐在沙发上定了定神,对着周福明竖起了大拇指:
“小周,你真行。”
原来,毛主席看书看的太过认真,忘记了手中的香烟,幸好没有引起大的火灾。
毛主席病逝之后,周福明从此不再给别人理发。退休之后,周福明多次申请到丰泽园给毛主席“看家”,哪怕没有工资也愿意:“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在这里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