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针对美国前总统兼总统候选人的未遂枪击,导致现场一名观众身亡、两人受伤。枪手企图用AR-15步枪击杀特朗普,结果却在未能命中后反被美国特勤局特工击毙。虽然疑似特朗普胸部中弹,但是经核查发现,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是原图的放大版,黑色区域的弹孔实际上是褶皱。【本文军机图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枪手在被击毙前射出了八发子弹,没有一发打中特朗普这个预定目标,却枪枪打中了美国国内愈发混乱的社会体系。这出“八枪拍案惊奇”的好戏,正在火热上演——
第一枪——枪打民主党
要说本次枪击事件中哪一方是纯牌在吃哑巴亏,那毫无疑问是美国民主党。在当前选情处于颓势、民主党内就是否更换竞选人吵得不可开交、拜登本人丝毫没有向反对声浪妥协的情况下,特朗普遭枪击一事等于把民主党架在火上烤。
即便拜登和佩洛西再如何谴责,也不免让外界对民主党产生联想,更别提那些本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选民。对于这种黄泥落在裤裆里的局面,民主党人再如何恼羞成怒也无济于事,本次美国总统选举的走势,已经完全不是民主党人能干预得了了。对于民主党来说,如何体面地在接下来的选举进程中迎接失败,恐怕是更切合实际一点的问题。
第二枪——枪打共和党
一次不成功的刺杀事件,让特朗普坐实了“天选之子”的地位,又让民主党选情雪崩式跌落,对于美国共和党来说这绝对算是利好消息吗?未必。相比于拜登在民主党内的处境,特朗普在共和党内虽然远没到墙倒众人推的程度,但对于老牌共和党人、尤其是传统建制派来说,特朗普这个既不代表建制派利益、也没有充分政治经验、更没有成熟执政理念的异类,绝对算是个烫手却不得不捧着的山芋。
在传统政治精英势微、保守派选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共和党除了特朗普根本推举不出合适的候选人,然而特朗普一旦竞选成功,对于共和党来说就又会造成一次党内传统精英分子和新保守派力量之间的对撞。毫无疑问,很多共和党的传统精英分子对于这次枪击事件的怒火其实是因为它没能真干掉特朗普,对于他们来说即便特朗普因枪击身亡或重伤导致竞选人缺位、进而输掉选举,也比出现一个能领导新保守派、令这一派别更加稳固的领袖人物要好。无论如何,共和党的撕裂不会因枪击事件减轻或加剧,
第三枪——枪打特朗普
八发子弹,枪枪都是冲着特朗普打的。虽然没有一颗子弹真正打中特朗普、导致特朗普受伤的仅仅是耳朵,然而枪击事件本身是冲着要特朗普的命这一点毫无疑义,其对于特朗普产生的影响也着实难讲。虽然特朗普在受伤后振臂一呼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起1912年老罗斯福在进行竞选活动时胸部遭到枪击、并在负伤后拒绝就医并进行长达90分钟演讲的壮举,然而今日之美国早已不是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现在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也早就不是当年拥有雄才伟略的“雄鹿”。
特朗普能坐稳总统候选人的位置,主要因素就是美国国内很多选民受够了民主党执政时期的社会乱象,而这种因成为反对者领袖获得的竞选人资格,或许正是此次枪击事件发生的原因——当一个人成为反对者的领袖时,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反对的人也是他的反对者。尽管特朗普目前来看越来越接近总统宝座,但或许下一个总统任期,才是考验这个八旬老汉的开始。
第四枪——枪打美国选举制
当一套制度发展成熟多年、却并没有进行过深刻的改革时,这套制度必然因积累的弊病走进死胡同,这正是当前美国选举制面临的困境。美国的选举制植根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实践,在19到20世纪时期经历了几轮改革,目前却停滞不前。进入20世纪后,除了选民范围越来越大以外,美国选举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没有产生重大变革,特别是针对参选人长期不存在能力和执政主张上的限制要求——只要一个参选人获得的支持足够多,那么哪怕他是个完全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家伙也能当选。
这种对参选人没有严格限制的制度,当然会让参选人的主张越来越偏向夸张、吸引眼球而非切合实际、具有可执行性,也促使不同参选人采用各不相同但都没什么积极作用的宣传口径来“证明”自身不可替代、以此拉取选票。而不合理的制度之下,选民的立场也越来越极端化,要求选民都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立场毫无可能。用子弹而非选票表明意见,这是当代美国选民的选择,也是美国选举制难以治愈的滥觞。
第五枪——枪打拥枪派
对于部分美国人来说,私人持枪似乎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允许公民持枪几乎已经成为美国国体合法性的根基。然而,享受一项权利就同时要担负一项义务,大规模私人持枪的社会环境对于持枪者本人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否则就很容因持枪者拒绝履行将枪支用于防卫、狩猎、运动射击等正当用途的义务而导致持枪暴力事件的发生。在民间枪支泛滥到数量以亿计算的美国,枪支伤人事件天天都在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也层出不穷,美国社会似乎早就习惯了针对普通民众的枪支暴力。
然而,习惯不一定正确,合法不一定合理,在美国民众已经对枪支泛滥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熟视无睹的当下,特朗普遭到枪击再次证明了一个基本问题:没人能够在涉枪犯罪层出不穷的社会中独善其身。无论枪手刺杀特朗普基于什么动机、有没有幕后主使,特朗普遭到枪击这一事件本身就在提醒美国人:下一个遭到枪击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第六枪——枪打美国安全体系
长久以来,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一贯以系统化、机构繁杂、专业度高而著称,美国特勤局在美国历次有总统出席的活动中也大出风头。然而这样一个雇员多达超过三千人、其武装人员装备完善水平远超世界上绝大多数特警机构的专业要人安保机构,竟然能让一名从未经受过正规军事和特工训练的民间人士持枪行进到距离特朗普百米之近的地方而未对其进行阻止。
更让人没法理解的是,按照事发后现场目击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说法,当时已经有目击到持枪者的现场群众向特勤局特工报告了这一情况,然而特勤局居然毫无反应。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连明确作为法定保护对象的前总统兼总统候选人都保护不了,美国国会拨出预算养活这帮特工到底干什么用的?
第七枪——枪打美国媒体
在本次枪击事件中出了名的,除了枪手托马斯·柯珞克斯以外,还有美联社驻华盛顿首席摄影师埃文·沃奇。这位普利策奖得主在事发时展示了极其过硬的媒体人敏锐度、摄影水平和心理素质,在特朗普受伤后被特勤局特工护送下讲台前抓拍了那张著名的特朗普在美国国旗下振臂一呼的照片,其构图之巧妙、抓拍时机之准确、对照片主角神态和动作刻画之生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摄影典范。
但媒体人专业素质越过硬,越能凸显美国媒体的嘴脸。在特朗普宣布参选到枪击事件发生之前一段时期,美国媒体(尤其是受民主党控制的)将特朗普塑造成了上出卖国家利益、下对女性进行性侵害的恶人形象,而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一方面对特朗普的兴趣锐减、对枪击事件本身的报道连篇累牍,另一方面在枪手作案动机、对选情影响方面的分析方面却并没说出个所以然,这与其说是当前媒体对突发事件掌握信息还不充分造成的限制,还不如说是只注重眼球效应、沦为政党恶斗宣传机器导致的媒体职能失效。如果近几天能爆出比特朗普遭到枪击更能吸引眼球的事件,这些无良媒体会在宣传报道上做出什么选择可想而知,而糟糕的是,美国民众在接受信息方面却几乎没得选。
第八枪——枪打美国社会
……我还能说些什么呢?美国社会就像一面破墙,任何一个路过的人都会踹他一脚,踹得人多了就有了裂缝,再有人踹这堵墙就会摇摇欲坠。
针对特朗普的枪击事件,不是踹出的第一脚,也不会是最后一脚。而无论哪个候选人上台,对这堵老墙所能做的也只是做个裱糊匠让它看上去没有那么多裂痕,却没人想过要如何绣布好这面墙,更没人想过是否应该拆了重建。当一个社会体系走向“所有人反对所有人”时,没人能阻止得了这个社会体系的崩溃。
枪口的火焰点燃不了自由的灯塔,但,又有谁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