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中时报金边讯)柬埔寨参议院主席、前总理洪森2024年11月25日在国际和平与宽容大会上发表讲话,回顾了越南撤军对柬埔寨和平进程的重要影响。他指出,1989年越南全面撤出柬埔寨,为当时陷入僵局的和平谈判打开了新局面。
洪森2024年11月25日在国际和平与宽容大会上发表特别讲话。(图:柬中时报)
洪森表示,越南撤军解决了国际社会对红色高棉未来及外国军队驻扎柬埔寨的担忧,为推动和平谈判创造了条件。
他回忆道,1985年作为总理兼外长,他曾与当时的越南外长和老挝外长在河内参加会议,当时越南承诺将在5至10年内逐步撤军。然而,在柬埔寨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后,越南提前至1989年完成撤军。
洪森强调,越南撤军不仅消除了国际干预的障碍,还为柬埔寨专注解决内部问题铺平了道路。他提到,当时红色高棉的未来及外国对其军事支持仍是棘手议题,但撤军后,柬埔寨在谈判桌上掌握了更大主动权。
他在讲话中提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柬埔寨本身的努力尤为关键。柬埔寨提出成立高级国家委员会(SNC)的构想,这一机制成为和平谈判的重要基础,也充分展现了柬埔寨的主动性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决心。
洪森指出,越南撤军不仅是柬埔寨国际关系中的转折点,也是推动内部和解与重建的重要契机。他呼吁柬埔寨人民铭记历史,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共同努力。
本次国际和平与宽容大会于11月24日至26日在金边举行,主题为“追求和平、和解与宽容”,吸引了来自54个成员议会、嘉宾议会及合作伙伴的186名代表参加。洪森的发言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彰显了柬埔寨和平进程的艰辛与成就。
第11届国际宽容与和平议会(IPTP)在金边举行
越南撤军对柬埔寨和平进程的深远影响
回溯历史,越南与柬埔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从领土方面来看,历史上柬埔寨曾有着辉煌的高棉帝国时期,其国土范围广袤,涵盖诸多周边区域。但后来随着暹罗崛起以及越南自身的扩张,柬埔寨的领土不断被蚕食。19 世纪法国侵入印度支那后,对地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埋下了柬越领土纠纷的隐患,尤其是在富国岛归属以及海上分界线等问题上,双方存在巨大争议,柬埔寨认为富国岛应属本国,越南却有着不同主张,且对领海范围等也各执一词,这成为了两国矛盾的直接导火索。
在政治与国际关系层面,情况同样复杂。西哈努克主政柬埔寨时,奉行不结盟政策并同北越建立外交关系,还曾同意北越使用柬埔寨境内部分领土作为 “胡志明小道” 助力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当时北越虽声明尊重柬埔寨边界领土完整,可实际在越南全国统一、红色高棉夺取柬埔寨政权后,越南态度大变,不仅长期占据柬埔寨部分领土和交通线,还多次提出建立 “特殊关系”“联合部队” 等要求,遭到柬方拒绝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围绕边界问题的谈判也陷入僵局,冲突不断升级,从小规模武装冲突逐渐演变为大规模的交火,两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1978 年 12 月 25 日,越南出动 18 个步兵师的 “志愿军”,在多兵种配合下兵分八路向柬埔寨全线进攻,迅速占领重要城镇和交通线,扶植起韩桑林政权,民柬领导人被迫退入边境山区开展游击战,战争进入了艰难而漫长的新阶段,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灾难,地区局势也愈发紧张。
然而,局势在 1989 年迎来了重大转变。正如柬埔寨参议院主席、前总理洪森在 2024 年国际和平与宽容大会上所回顾的那样,这一年越南全面撤出柬埔寨,为当时陷入僵局的和平谈判打开了新局面。越南撤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解决了国际社会对红色高棉未来及外国军队驻扎柬埔寨的担忧,消除了国际干预的障碍,让柬埔寨在谈判桌上掌握了更大主动权,得以专注解决内部问题。
此前,国际社会对于柬埔寨局势高度关注,外国军队的驻扎始终是影响和平进程的一大阻碍因素,而越南撤军后,柬埔寨能够更加自主地去推动和平谈判。洪森回忆起曾经在 1985 年,他作为总理兼外长与越南外长和老挝外长在河内参加会议时,越南承诺将在 5 至 10 年内逐步撤军,后来在柬埔寨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后,越南提前完成了撤军,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不仅如此,柬埔寨自身也展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与担当。柬埔寨提出成立高级国家委员会(SNC)的构想,这一机制成为和平谈判的重要基础,充分彰显了柬埔寨愿意承担国际责任、积极谋求和平的决心。国际社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柬埔寨自身在和平进程中的努力,比如通过构建合理的谈判机制等举措,更是为和平谈判的推进发挥了关键作用。
越南撤军这一事件,不仅是柬埔寨国际关系中的转折点,更是推动其内部和解与重建的重要契机。它让柬埔寨从多年的战乱中逐步走出来,开始将精力放在国家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民族的和解上。曾经被战争阴霾笼罩的柬埔寨,有了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人民也渴望在和平的环境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越南与柬埔寨之间这场漫长且复杂的战争,是历史积怨、领土争端、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而 1989 年越南撤军以及后续柬埔寨和平谈判取得突破这一过程,为国际关系中如何妥善处理邻国关系、避免冲突提供了深刻的警示案例。它提醒着各国,在面对领土分歧、历史纠葛等问题时,应该通过和平谈判、互相尊重主权等方式去化解矛盾,而非诉诸武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区乃至世界的长久和平与稳定,让各国人民都能免受战争之苦,共同在和平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