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公开赛上的不文明观赛行为,早已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每逢大型赛事,赛场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噪音”,这些声音往往比比赛本身更加引人注目。观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甚至在运动员准备发球时突然喊出一声“加油”,这不仅没有为比赛增添气氛,反而给运动员带来了极大的干扰。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个人发挥,也给整个中国网球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网球比赛中,安静和专注是至关重要的。观众的每一声喊叫、每一次站立走动,都会对运动员的注意力造成挑战。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观众的“热情”往往成为运动员失误的罪魁祸首。例如,在郑钦文的比赛中,她因受到观众的干扰而频频失误,这不仅影响了她的比赛状态,也让观众对她的表现产生了质疑。
不文明观赛行为并不仅仅出现在网球比赛中。在足球场上,有人骂裁判的声音比加油助威还响;在篮球赛场上,观众席简直成了自媒体打卡圣地,观众们恨不得一场比赛换几百个角度自拍。比赛现场俨然成了游乐场,谁还顾得上什么观赛礼仪?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比赛规则和观赛礼仪的认知依旧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许多人觉得,买了票,自己就是“老大”,随意走动、打电话那都不是事儿,反正花了钱就得享受。比赛是看竞技的精彩,而不是“我来了”“我拍照了”这种自嗨。那些喊着“为了支持运动员”的观众,有没有想过,你突然喊出来的一嗓子,可能直接让人家这一局崩掉?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儿上抓起。体育教育,绝对是重中之重。在欧美国家,观众从小就接受体育礼仪的教育,懂得该什么时候发出掌声,什么时候保持安静。那种看比赛的敬畏感、仪式感,是从小教育灌输的结果。而在我国,体育课都快被文化课挤没了,还谈什么普及体育礼仪?因此,学校要担负起责任来,不仅要教孩子们会跑会跳,还得教会他们尊重比赛、尊重运动员。
除了教育,场馆管理也是关键。很多体育场馆的管理太松散,谁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谁爱怎么喊就怎么喊,基本没人管。场馆得加强秩序管理,制定观赛礼仪准则,对那些扰乱比赛秩序的行为,坚决说不!而且,比赛中断也影响了其他人正常观赛体验。因此,场馆管理要升级,必须配套完善的设施,给观众一个舒适的观赛环境,让他们既能享受比赛的氛围,又能自觉遵守规则。
媒体也应承担起引导作用,不能光盯着那些激烈的冲突、热血的画面,要多报道一些文明观赛的典型例子。前阵子有个视频,一群小学生在比赛场边观赛,安安静静,不发一言,这不比那些争吵的场景更有教育意义吗?媒体得承担起引导作用,用更多正面的例子去影响大众,告诉他们,文明观赛不仅是给别人面子,更是给自己增光添彩。
其实,说到底,文明观赛就是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比赛好比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既是选手的实力,也是观众的素质。你大声嚷嚷的时候,别人看见的不是你对比赛的激情,而是你的无知与不尊重。这种不文明行为直接影响的不仅是比赛本身,还影响了国家形象。在国际赛事上,外国运动员和媒体的镜头扫过观众席,你希望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整齐有序的观众,还是满地垃圾和无所事事的自拍狂魔?
文明观赛不仅是一场赛事的需要,更是展现国民素养的窗口。每个观众的行为,都在向世界传递我们是谁,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文明观赛,是自我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集体责任。每个观众从自己做起,尊重运动员、尊重其他观众,保持场馆的整洁,比赛才能有序进行,观众才能有好的体验。这不仅能提升个人的观赛感受,更有助于赛事的顺利进行,推动中国体育文化的提升。
那么最后我想问:你在赛场上是安静看球的那一类,还是喜欢“参与比赛”的那一类?你真的认为,你的呐喊,能帮到运动员吗?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深思这个问题,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观赛环境。
对网球观众买票实行实名制登记办法,一旦发现不文明行为,只要有一次直接上黑名单,保管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