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硕教授:解析大脑奥秘,引领科技与医学融合的未来

神时经 2024-03-26 01:07:40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第21次学术会议于2024年3月7—9日在昆明召开,为更好地了解分会2023年的工作成果,深刻领悟大会主题的含义,把握神经外科领域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我们采访了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王硕教授。

Q1:在过去一年中,分会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果?

2023年,随着疫情的结束,分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疫情带来的手术积压、学术交流限制等问题,我们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了医疗服务和学术活动的高效恢复。

疫情给学术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改变。面对新的学术交流形式,我们积极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成功举办了多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23年,分会顺利召开脑血管、神经肿瘤、颅脑创伤、小儿神经外科、脊髓脊柱、功能神经外科等各神经外科亚专业的全国学术会议,恢复并促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跨领域合作。

此外,分会组织编写和制定了《脑膜瘤分子诊疗专家共识》《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和《中国成人颅眶重建修复材料及应用专家共识》等重要共识,并完成了新一版中国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临床治疗指南的编写工作。这些共识和指南将在临床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Q2:本次大会主题“相聚彩云之南 洞悉脑的奥秘”有着怎样的含义?

本次大会的主题完美诠释了当今科技与医学交汇的时代特征。我们期待此次盛会,不仅能够展示和分享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发与会者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促进跨学科之间的深入合作,共同揭开大脑无限潜能的神秘面纱。

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1)传统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但不限于脑部肿瘤的前沿治疗与管理手段、脑血管疾病的创新治疗策略等。这些领域研究的持续进展是推动神经外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

(2)我们必须认识到,对脑机制的持续探索是神经外科学领域长盛不衰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持续拥抱并应用新兴技术,如机器人辅助手术、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近年来,这些技术与医疗相结合,发展迅速,不少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并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对大脑深层次的探索要求我们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与合作,不同领域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不仅拓宽了我们对神经外科学的认知视野,而且为深入解析大脑奥秘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方法。

Q3:过去的一年,神经外科学领域有哪些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外科学领域经历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新诊疗技术和亚专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1)脑心共患病研究

在赵继宗院士的杰出领导下,我们见证了脑心共患病研究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进展——脑心联盟的成立。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成功建立了首个针对脑心共患病患者的全息数据库,并发布了标准数据集。这是数据科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深入运用,也是我们在探索疾病交叉点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该数据库涵盖了超过10万例患者的详细信息,集成了丰富的多模态数据,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数据宝库。

(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

在动脉瘤治疗方面,我们课题组通过结合多组学分析和流体力学模型等前沿技术,成功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动脉瘤风险评估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手术前更加精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脑出血治疗领域,我们对脑出血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

天坛医院的缪中荣教授及其团队在一项研究中证实,对于大核心梗死患者,在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仅接受药物治疗。这一成果已成功发表在NEJM上。同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焦力群教授及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对于症状性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采用搭桥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不逊于单纯药物治疗。这一研究成果已在JAMA上发表。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疗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院士团队开发的“评价胶质瘤和/或胃腺癌预后性的试剂盒和系统”是精准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胶质瘤和胃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江涛院士团队还进行了《CAD-1001治疗PT-PRZ1-MET融合基因阳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这项研究聚焦于一个具有潜在治疗前景的新型药物,探讨其在治疗特定基因突变胶质瘤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胶质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5)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团队“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领衔的项目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开发,为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等复杂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些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这些系统已成功完成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并在全国各省市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相关疾病的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6)脑机接口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近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这方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的团队合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共同宣布了全球首例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的四肢截瘫病例。该病例在行为能力康复方面实现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患者能够通过自主脑控实现喝水的动作,这一成果标志着我们在神经损伤康复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Nature杂志刊登了一项令人振奋的脑机接口研究。此项研究来自斯坦福大学,由神经科学家Francis Willett及其团队完成。他们开发了一种脑机接口,可以在细胞水平解析神经活动并将其翻译成文本。这一突破性技术能够将脑中想象的“笔迹”转化为屏幕上的文字,准确率超过99%。受试者每分钟可以输入90个字符,接近同龄健全人在智能手机上打字的速度。这一技术对于那些因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而失去语言能力的患者来说具有巨大的潜力。

此外,国际上首个使用DBS技术促进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试验公布了其第一阶段的结果,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被Nature Medicine发表。该试验名为EDEN(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Dentate Nucleus Area),由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团队发起,旨在评估对缺血性卒中导致的上肢半瘫患者进行的小脑齿状核电刺激(DBS Therapy)联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大多数参与者在接受DBS联合康复治疗后,其上肢功能出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脑机接口和DBS技术在神经损伤修复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7)神经影像技术

在神经影像技术方面,我们也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高场强MRI技术,如7.0 T-MRI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脑部疾病的成像清晰度,使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进行手术指导。此外,人工智能在神经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也令人瞩目,例如近期,首个专为医学影像诊断设计和构建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天坛医院诞生,该模型能快速生成上百种疾病的诊断意见,平均生成一个病例的诊断意见仅需0.8秒。

我相信,分会将继续推动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硕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神经系统临床研究中心PI,英国皇家医学会外籍会员。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

编辑 | 董晓慧

审校 | 柳海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