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时候,确实在原著兼导演戴思杰身上看到了50后特有的浪漫。
但再看另一部《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时,却发现那种文字到图像的才华迸发,也许很多人一生中只有一次。
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某个植物园里,植物学家陈教授和女儿安安一起生活。
作为一个父亲,陈教授比“教授”这个头衔本身更显严厉,安安则更像是他的秘书与保姆。
期间,一个中俄混血的孤儿李明来到植物园实习,她和安安之间却产生了奇妙的情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教授当兵的儿子回来了,他在父亲的鼓励下追求李明,为了能够一直留在植物园,李明也接受了对方的求婚。
可随着李明不是处女的真相被丈夫发现,对方粗暴地将她毒打一顿之后就独自返回西藏了。
陈教授也终于在后来的相处中发现事出有因,被气到心脏病突发离世,两个女人就这样成了对簿公堂的“杀人凶手”……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封闭园区里不被理解的女同性恋故事,只是当这样的一对爱侣被放在上世纪70、80年代,镜头划过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了某种意味深长的所指。
无论是中俄混血的女主,还是被视为宝藏的陈教授,亦或者片中一闪而过的特定穿着与广播内容,很难不去揣测导演到底在讽刺什么。
然而,作为一个传说中的“聪明人”,即便没有拿到“中法合拍”的许可,导演戴思杰也从不承认电影中的“设计”是有意而为,好像这就是一个真空世界里意淫出来的故事而已。
更让导演想不到的是,明明是一部“欲说还休”的时代恋曲,在当下互联网重新火起来的原因更多地还是因为知名女星在其中“一脱成名”,似乎电影传播本身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更讽刺的是,至于电影里无禁忌指摘的男权压制、同性恋鄙视,在眼下这个时代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变化。
一方面要怪同期的导演们大多也只把性当做吸睛工具,另一方面就要怪传统的力量太强大,大众文化总是告诉我们一切在变好,但这个变的过程太过漫长,好像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里,我们也只有假装看不到那不计其数的无奈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