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有人提议保留汪东兴职务,陈云:让他当领导,没人会答应

观今品古 2024-09-05 13:30:50

前言

他是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是毛主席思想路线上最为坚定的信徒,也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

毛主席曾说:“东兴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用起来我不放心,他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

面对外界纷至沓来的诱惑与打击,他从未有过丝毫动摇,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毛主席的身边,而他最终也官至中央副主席的高位。

然而,就在1979年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一向沉稳少言的陈云却开口说道:

“关于汪东兴同志继续担任党中央领导职务之事,恐怕已非时宜,全党同志也是不会答应的。”

那么,陈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深受毛主席赏识

汪东兴的身上,既没有显赫的战功,也没有出奇的战绩,却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开始不久,胡宗南率部进攻延安,敌军人数浩荡,装备精良,相比之下,陕北的解放军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党中央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撤离延安,汪东兴则负责带领警卫团执行保卫任务。

却不料,正欲撤离之时,国民党军军长刘戡率部已经向这边扑了过来。

任弼时心急如焚,催促毛主席迅速撤离,而毛主席却显得格外从容,淡定地说道:“不必慌张,待我亲眼看看敌人再走。”

任弼时与周恩来深知主席的安危重于泰山,于是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主席先行撤离,派出一名同志打探敌情。

这时,毛主席的目光落在了汪东兴身上,他问道:

“汪东兴,你敢不敢留下来?”

“只要主席下令,我誓死留下!”汪东兴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

“那么,给你一个连的兵力,够不够用?”毛主席继续问道。

“不,给我一个加强排就足够了!”

随后,汪东兴率领着小分队,三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为大部队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刘戡抵达王家湾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解放军早已撤离得无影无踪。

毛主席即刻命令汪东兴带领一支小队去尾追敌人,采用游击战术,不断骚扰、袭击敌人,让敌人陷入一种解放军无处不在的错觉之中。

汪东兴不负众望,他率领一个连的兵力,成功伏击了一个营的敌人,并缴获了敌人联络的密码本。

在乡里展开游击战时,他还积极保障当地百姓的生活,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当毛主席听完他的汇报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缴获了密码本,做了一件大好事,对我们的破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汪东兴为人胆大心细,军事素质卓越。毛主席不仅让他负责自己和整个中央机关的警卫工作,还常常派他转达自己的意见,接送重要客人。

1949年,国民党已呈败势,傅作义最终决定和平起义,并亲自前往延安会见毛主席。

汪东兴负责接送傅作义的工作,一路上,傅作义出奇地安静,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时不时地看向窗外。

当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傅作义快步迎上前,立正敬军礼,连声说道:“我有罪,我有罪。”

毛主席却微笑地拍了拍他的手,说道:“你有功,你做了大好事,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在护送傅作义回去的路上,汪东兴发现他与来时判若两人,情绪高涨,路过一个河面时,看到一群大雁飞过,傅作义便提议打下来瞧瞧:

“这大雁在北平可看不到,咱们打它一下怎么样?”

汪东兴闻言,毫不犹豫地掏出身上的手枪递给了傅作义。然而傅作义却谦虚地说:

“你打,你打,我打不好。”

两人谦让了一阵后,最终还是汪东兴动手打下了大雁。傅作义对他的枪法赞不绝口:“你的枪法可以打90分!”

“东兴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率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而负责这次警卫工作的,就是汪东兴。

主席不仅让汪东兴负责中南海的警卫工作,更是将出国访苏的保卫工作交给了汪东兴主持,足以可见毛主席对汪东兴的充分信任。

当然汪东兴也是十分细心、周到的,对待工作始终认真负责,工作中从未出现过什么重大失误。

1958年,汪东兴离开了北京中南海,来到了江西工作,可在1960年9月时,却突然收到了主席的调令。

原来在“三年困难时期”的日子里,主席发现身边的部分工作人员,竟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出现了违纪行为。

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次两次,个别人违背了党的纪律,甚至出现了贪污的行为。

这一系列行为,损害的不只是个人的形象,也是主席的清誉,更是对党的的纯洁性与信仰的严重亵渎。

因此,毛主席特地将汪东兴调了回来,赋予他一项特殊使命——清除内部的“鼠患”。

一见面,毛主席就直奔主题,对汪东兴说:

“这次调你回来啊,是要你帮我抓一抓这些‘老鼠’,现在‘鼠害’很是严重,不抓不行。”

毛主席虽是以玩笑的口吻讲述的,但汪东兴也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都很友好,会关心他们的生活,但是绝不允许利用职务搞特殊,更不允许做出违纪行为。

随后,汪东兴主持了整风运动大会,毛主席办公室内的所有人员都要参加,包括勤务、医护人员等都在其中。

汪东兴首先引导大家深入学习主席的讲话精神,提升思想认识,接着就是自我批评,坦诚地指出自己的问题。

会上,人们纷纷坦诚相告,有的提到了曾私自享用地方政府的西瓜、棒冰等小恩小惠;有的则承认接受过他人赠送的香烟;更有甚者,披露了更为严重的……

汪东兴耐心倾听,不时插话提醒:

“以后再有这种情况,都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必须经过管理员,该给钱的一分也不能少。”

这次的小整风运动在短短的十天里,让大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有一些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一点点累积起来也能酿成大祸。

期间,汪东兴还特别注意到了那些心存顾虑、不敢直言的人,如卫士张仙朋。他特意将张仙朋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

“别怕,有问题就要勇敢指出来,这是改正的前提,不是吗?勇敢一点,我们一起把问题解决掉。不然如何改正呢?你说对不对?”

经过汪东兴的鼓励,张仙朋终于卸下了心理负担,揭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不良现象。

最终,这场历时50天的整风运动圆满落幕,汪东兴将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详细汇报给了主席。

并对“多吃多占”的行为进行了退赔,对情节严重、涉及贪污渎职的人员,则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

正因如此,当主席说出那句“别人用起来我不放心,东兴在我身边,我习惯了”,便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充满了对汪东兴无尽的信任与依赖。

这份信任,不仅是对汪东兴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忠诚与担当精神的最高赞誉。

“让他当领导,没人会答应”

1977年,汪东兴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位列中央权力的中心。

长久以来,汪东兴是一种“领袖思维意识”,不管毛主席说什么、做什么,他都无条件的支持。因此,当他进入到中央权力核心位置时,角色就有些难以转换。

而且,在任职之初,汪东兴给新闻界留下的印象并不友好,甚至有些“刁钻”与“粗暴”。

1978年6月,汪东兴开口就对新闻界批评,对《人民日报》的数篇文章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它们未能深刻诠释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接二连三的批评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粗暴”的形象,胡绩伟之后回忆时,他表示自己很不喜欢汪东兴那种“君临天下”的口气。

在他看来,汪东兴更像是一个四处奔波、急于扑灭任何微小“火苗”的“救火队长”。

之后,汪东兴在一次会议上,讲了一些不太得体的话,因此老新闻人对他失去了敬意,甚至开始边缘化他的存在。

汪东兴还得罪了许多老干部,在特殊时期,很多老干部认为汪东兴只是执行交代的任务,并没有拉他们一把。

还有一点是,汪东兴是“两个凡是”方针的坚定拥护者,种种原因,汪东兴也就难逃“降格”了。

1979年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可以是说是对汪东兴的“炮轰”,而一向沉稳少言的陈云也率先开口说道:

“东兴同志现在已经走在了革命后面,不能继续为党和国家提供良好的建议,休整错误。

东兴同志继续担任党中央领导职务之事,恐怕已非时宜,全党同志也是不会答应的。”

1980年2月,汪东兴终于选择了辞去所有职务,回归平民生活,从此淡出了公众视野,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尽管如此,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

辞去职务后的汪东兴,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和学习,他谢绝了所有的探访、来访和公共活动,只愿享受一份宁静。

但对于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始终保持着一份深厚的情感,对他们的请求总是尽力满足。

他特别支持家乡的编史修志工作,即便视力已大不如前,也会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仔细审阅和修改材料。

1994年,家乡的同志为编辑弋阳党史人物传,专程前来拜访汪东兴,征求他的意见,顺便也可以提一些建议。汪东兴说道:

“书稿我已经看过了,写得很好,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建议再加上两个人物:方志敏和余汉潮。”

当被提醒方志敏已在《弋阳英烈》中提及过,是否需要避免重复时,他坚定地回答:

“没关系,像方志敏这样的著名烈士,就应该经常被宣传,让后人铭记。”

结语

在主席离世后,汪东兴也逐渐远离了政坛,但他对主席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每年的主席生辰和忌辰,他都会前往毛主席纪念堂,以瞻仰的方式表达对主席的深深思念,这份情感,正如他政治生涯中那份不变的忠诚。

参考资料

陈云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态度. 党史博览

走近乡贤人物汪东兴. 钟山风雨

1979年陈云定调:汪东兴当领导 全党都不答应. 《旅游新报》

汪东兴是这样被降“格”的. 共识网

0 阅读:0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