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不再的大学生涯——“清澈的愚蠢”是如何诞生的?

烛照四方 2023-07-04 23:15:10

随着高等教育,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学生们“天之骄子”的光环也日益褪色。近年来,风行于网络间的一句“清澈的愚蠢”,至少标志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风貌已被陡然翻转,沦落为时代的群嘲对象,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不再物以稀为贵的学历

毫无疑问,当下是我国高等教育空前发达的时代,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以千万计。虽说每年的高考竞争依旧激烈,一如几十年前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考大学难度大幅下降也是不争事实。几十年前,因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故事,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不少人因此抱憾终身。放眼如今,如此悲情故事已近乎历史传说,即便分数不尽如人意,也能高低有学可上。人均大学学历已是社会普遍现象,大家的学历崇拜观念早在潜移默化中被打破,大学生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不再得到学历光环的加持。

二、转眼便是沧海桑田的世事

在历史教科书上,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当代史,但掐指算来,也已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社会形势较之当下,显然已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四十年前,国家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尚且供不应求,冷门热门专业对于就业的影响也就不显著。早期的大学生,属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乘着改革的东风,在竞争并不激烈的行业中凭借先发优势,早早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而后起之秀们,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的不断饱和,在就业市场中只能吃着残羹剩饭。随着社会需求的分化,热门冷门专业加速分化,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

三、脱节于社会的大学生涯

从结果来看,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模式,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并没能跟上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出现了脱节,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表现地不如早早进入社会闯荡的同龄人。大学生终究是要成为社会人的,但大学生们在三观形成的人生阶段,大多时间是在讲究秩序的学校中度过,学习的又大都是脱离实践的书本知识,久而久之熏陶出的书卷气,便是与这个时代需要脱节的源头。如今的社会,对一个人在效率、人情世故方面的需要,甚至是高于专业知识的,但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们而言,这恰恰是大多数最大的短板。所以,不少人在毕业后最先面临的艰难抉择,便是要将专业束之高阁,并扭转一身的书生气,去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这自然是一个甚为痛苦的过程。

四、写在最后

对一个大学毕业生而言,被打上“清澈的愚蠢”的标记,绝对谈不上光彩,但换个角度来看,进入社会,即便有些认知将被颠覆,也要不得不迈出这一步。社会的再教育无需交学费,自然会多些凌厉。不过,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0 阅读:40

烛照四方

简介:东聊一点,西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