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将7人游击队发展成一个团,大授衔前却因旧账,憾失中将军衔

红色先驱 2024-07-05 14:58:36

周骏鸣,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报上不见他名,影视剧中也不见其人,但他的人生经历却堪称传奇,更可以说是辉煌。

他曾先后当过陈毅、傅作义的助手,是新四军著名将领,原新四军华中军区、华东军区兼第3野战军副参谋长,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宁都起义、半塔保卫战、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长达30年的军旅生涯中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就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解放军大授衔前,本有资格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周骏鸣却突遭变故,遗憾失去了授衔机会。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周骏鸣身上又还有着什么样传奇的故事呢?

1902年,周骏鸣出生于河南确山一户农家。7岁时被送入私塾,苦读十年诗书,遭逢战乱,17岁时弃文从武,怀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壮志,毅然投身军旅。

只不过,周骏鸣当时阴差阳错进了军阀部队,对其间吹牛拍马、欺压百姓行径,他很是看不惯,不多久即辗转回到家乡河南,投到冯玉祥麾下的国民革命军。

此后,周骏鸣参加北伐战争,凭借作战时的勇敢和才识,升任二十六路军少校营长。

不多久,二十六路军被调往江西,蒋介石下令大举进攻江西苏区,反动军队抢劫财物,焚毁村舍,无所不为,周骏鸣见此状,深感痛苦和彷徨。

恰在此时,1931年,赵博生、董振堂率二十六路军举行起义,史称“宁都兵暴”。

面对时局,周骏鸣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参加了宁都起义。

董振堂

不久,二十六路军被编为红五军团,周骏鸣被提为团长。

当起义部队进到红军控制的村镇,受到村民们的夹道欢迎时,周骏鸣顿感自己几经波折,终于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

也就是此后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周骏鸣接触到了“红军之父”朱德,当时朱老总对他的教诲,在此后的无数个艰难岁月里,给予了他最大的精神鼓舞。

1932年,周骏鸣回到家乡河南省确山县,开始秘密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协会,组织领导农民暴动,并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和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书记王国华取得了联系,参加地下斗争,并毅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周骏鸣担任了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军委书记,不久,因豫南中心省委书记叛变,河南省委受到重创,负责和中央联系的兰德修被捕,周骏鸣和中央失去了联系。

后来周骏鸣回忆起来这段岁月,曾言:“同党失去了联系,就如同失去了灵魂。”

不久,周骏鸣也被捕入狱,并见到了同样被捕的兰德修。

狱中,敌人为诱降周骏鸣,曾特地派来一个叛徒,从叛徒口中,周骏鸣得知,当时敌人组织了一个假省委。

敌人许以高官厚禄,要周骏鸣参加假省委,诱捕更多地下党同志,欺骗群众,破坏党组织。

周骏鸣听后大吃一惊,为揭穿敌人阴谋,避免更多同志被诱捕,周骏鸣在同兰德修商议后,写下了一份“悔过书”。

出狱后,周骏鸣即找到了从中央汇报工作后赶回的鄂豫边省委领导王国华、张星江,向他们汇报了敌人的阴谋以及自己被捕、出狱的经过。

如此,由于周骏鸣的消息及时,假省委和组织群众的联系被断绝,鄂豫边区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得到避免。

此后,1935年,周骏鸣担任鄂豫边区省委委员。

1936年1月,遵照鄂豫边区省委的决定,周骏鸣亲手组建并领导了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

而这支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豫南红军团,其累计歼敌12.9万人,立下不朽战功。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支英雄队伍,当年起家时,只有7个人,3条枪。

周骏鸣当时担任游击队队长,同另外6名游击队员,首先干掉反动保长汪心禄,缴获三八式步枪1支,上了铁幕山,自此打响了开辟豫南桐柏山根据地第一枪。

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游击队从7人发展到30多人,装备从3条枪发展到10多条枪。

为扩充装备,游击队又几次发动夺枪战斗,中间不断有队员牺牲,但无一人退缩。在人少枪孬,无子弹,吃穿住成问题的情况下,到1937年3月,游击队硬是发展到了一百二三十人,枪千余支。

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游击队迎来一个好消息,和北方局取得了联系。

彼时,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统一战线正在形成,北方局指示游击队停止打土豪和对国民党方面的进攻。

但是另一边,国民党方面却加紧了对游击队的“清剿”。这不禁令周骏鸣深感困扰。

不久后,周骏鸣去往延安,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

在延安,周骏鸣再次见到了朱老总,和多年前一样,这一次,朱老总再次为周骏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因为游击队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所以国民党非但不放在眼里,反而加紧了“清剿”,所以对于周骏鸣和游击队来说,接下来最重要就是“猛烈地发展力量”,这样一来,等到游击队“发展到无法消灭的时候,国民党就会同你谈判了”。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周骏鸣带着中央指示和朱老总的叮嘱,回到豫南。

豫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立即布置积极扩大部队,很快,游击队便由一百二三十人发展到了两三百人,如此“猛烈地发展”下去,同年10月,游击队即扩编为豫南红军团(又称“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

如此,正如朱老总此前交代的那样,游击队壮大后,果然迎来了改编抗日的机会。

期间,国民党地方当局曾试图通过谈判,消灭独立团,但终未得逞。1938年,豫南红军团顺利改编为新四军4支队第8团,周骏鸣任团长。

而由于第8团在5个月从300多人扩充到1300多人,其中新成份很多,尤其第三营还是由刚刚收编的土匪武装组成的。

这样一来,第8团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没有时间训练,其实是没有及时得到枪弹和装备补充,部队多数人只有一条很陈旧的“老套筒”步枪,全团甚至连一挺轻机枪都没有,尤其三营刚收编的土匪武装穿的都还是便衣,不少人还扛着大刀长矛。

这样的部队,如何抗日?成为了第8团领导干部最头疼的问题。

而周骏鸣对此不光坦然接受,更愉快地率领部队于4月中旬挺进到皖中的无为、庐江、舒城等地区抗日前线。

作为一团之长,周骏鸣的态度,决定了部队的士气,第8团将士争先恐后上了前线抗日,士气高涨,在庐江县一举消灭一个汉奸大队,又在舒城伏击并歼灭日军30余人,活捉一人。

后第8团又突破日军封锁,挺进到皖东,在地方党组织的支持配合下,皖东地区的抗日新局面成功打开。

1939年7月,由于第8团英勇善战,经新四军军长叶挺指示,在第8团基础上,再加上独立团以及第三游击队,组建了新四军第五支队,罗炳辉任支队长,周骏鸣任副支队长并兼任8团团长。

次年3月,第五支队参加了著名的“半塔保卫战”,新四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事后陈毅评价“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该战的胜利,是苏北胜利的先声。

1941年1月,周骏鸣离开了第五支队,因战绩显赫,升任新四军2师参谋长。

后来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开国中将张震时任新四军4师参谋长。

1942年,周骏鸣任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率部投入到创建发展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之中。

1943年春,周骏鸣再赴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爆发后,周骏鸣先后任新2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和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参加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骏鸣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按照周骏鸣的资历,按理来说应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周骏鸣最终并未被授衔。

原来就在授衔之前,1954年,周骏鸣已经脱下军装,调到了国务院水利部担任党组书记、副部长。

彼时,部队也有很多和周骏鸣一样脱下军装,投身新中国经济建设之中的军人。

但周骏鸣离开军队的原因,并不简单如此,更重要的是历史“旧账”被翻了出来。

这个历史“旧账”也就是1935年的被捕问题。

1954年秋,陈毅从中央开完会回到北京后,在华东高级干部会议上,传达了周骏鸣因为历史“旧账”问题,被调离军队的指示。

会后,周骏鸣向陈毅针对1935年的被捕问题做了汇报。

紧接着,周骏鸣去了一趟北京,就1935年的被捕问题向刘少奇再次做了汇报。

刘少奇当时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因为此前刘少奇在新四军任政委时,就曾找周骏鸣谈过1935年的被捕问题,并作出了结论,刘少奇当时就问周骏鸣:“你这个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么又提出来?这次解决了再回去。”

最终,总政治部就周骏鸣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肯定了周骏鸣是做出了贡献的,但同时也指出当年那份《悔过书》是个错误。

后来,周骏鸣从北京回到南京,即收到了调任至水利部副部长一职的通知,与此同时还收到了时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发来的电报,邀他到北京就职。

正因为这一番波折,后来1955年授衔时,周骏鸣曾经的战友们纷纷被授予大将、上将或中将军衔,而周骏鸣却未被授衔。

好在周骏鸣天性乐观,年过半百离开戎马相伴几十年的部队后,周骏鸣投身新中国经济建设。

1955年,周骏鸣去到河南信阳南湾修建水库的一线,向水利工程师请教,指挥8万名工人开工,最终在雨季洪水来临之前实现了大坝合龙。

次年9月,周骏鸣光荣出席了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8年水利部和电力部合并,周骏鸣调任林业部副部长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的林场,致力于为国家作出贡献。

只不过不久后,一场风雨不期而至,周骏鸣调任黑龙江省畜牧厅任副厅长。

对于这段经历,周围亲友替他打抱不平,而周骏鸣却说道:

“我这一辈子能够看到革命成功,干到现在还活着,就是最大的光荣和幸福,还讲名誉地位待遇干什么?”

1979年,周骏鸣任河南政协副主席。

1983年,已经81岁的周骏鸣离职休养,过上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的晚年退休生活。

到这时,这位曾经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将军,一路走来,无论是面对赫赫战功还是委屈误解,都能坦然接受,且毫无怨言。

2001年2月24日,周骏鸣将军度过百岁诞辰,成为新四军将领中百岁第一人。

这一天,昔日的老战友老部下张震、钱正英等齐聚一堂,前来为周骏鸣祝寿,在大家面前,周骏鸣不曾谈及任何有关个人委屈的一句话,反而开心道:“我至少能活到一百岁!”

2003年11月9日,周骏鸣将军因患多脏器官功能衰竭在郑州病逝,享年102岁,自此走完了乐观豁达,平凡而伟大的革命一生。

素材来源:

[1]赵东云.新四军名将周骏鸣的军旅传奇[J].党史纵览,2016,(08):46-50.

[2]王晓蕾.无怨无悔的世纪老人周骏鸣[J].炎黄春秋,1999,(07):66-67.

[3]王善甫.从豫南红色游击区到淮南抗日前线的周骏鸣同志[J].协商论坛,1998,(07):44-45.

[4]李传根.坎坷人生初衷不改——痛悼未授衔将军周骏鸣[C]//铁流1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出版者不详],2007:15.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7 阅读: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