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些品牌,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是那么令人意外,比如张亮麻辣烫。
在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假羊肉事件”之前,张亮麻辣烫就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了。仅在今年上半年,仅仅是在北京,根据北京市消协的公告,就有7家张亮麻辣烫门店被通报存在食安问题。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在张亮麻辣烫吃出异物的投诉,更是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NCBD(餐宝典)的《中国麻辣烫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张亮麻辣烫在“服务”与“吃出异物”这两个方面的差评比例,要高于麻辣烫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也反映出张亮麻辣烫对加盟店的管控比较欠缺。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一定程度上跟门店自采食材有关,比如蔬菜之类不宜由总部统一配送的,就需要门店自采,进而也就相对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这次被曝光的假羊肉,据张亮麻辣烫的公告,就是加盟店自采的。只不过,这次的问题并非食安问题,而是涉嫌欺诈经营。
8月2日,河北一位消费者发布视频称,自己在一家张亮麻辣烫门店以18元/盒的价格购买了3盒羊肉(约1斤)。店员表示,该产品是厂家统一配送的纯羊肉,假的包换。然而,在消费者把羊肉送检后,却检测出了“猪肉和鸭肉”。
针对此事,张亮麻辣烫官方分别在8月4日和7日发布了两份声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事情的原委,向公众表达了歉意,并公布了处理结果。
但是,网友并不买账。
网友不满之处在于:
其一,张亮麻辣烫说涉事门店不存在知假售假的主观故意,在网友看来,此说站不住脚。因为真羊肉一斤大约28~38元,而店家按25元/斤去采购,明显低于市场价。
其二,张亮麻辣烫说,对于监管不严造成某些加盟门店私自采买食材,“我们承担主要责任”。但把声明从头到尾看完,也没见它要承担什么责任。反倒是涉事加盟店因为此事,被扣除了全部保证金。汹汹舆论之下,张亮麻辣烫“含泪”赚了一笔保证金,没消费者什么事。
因为有了这种种不满,有网友甚至怀疑涉事门店提供的采购单据都是假的,已经完全不信任他们了。
可见在“假羊肉”这件事上,张亮麻辣烫的话说得很漂亮,事却做得不咋样。
出了这种事,要想取得公众的谅解,难道不是首先要向受骗者道歉并积极赔偿吗?你不提这个,偏偏只提自己如何改如何罚,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再者,谁知道你说的这些是真话还是套话?
回看整个事件,估计涉事门店压根就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巨大的一场风波,否则店员当时也不会满口承诺“如假包换”。结果没想到遇上了一位较真的顾客,竟然把羊肉拿去送检了,而且还真检出了问题。
△图自餐宝典
像这样“硬核维权”的消费者,预计会越来越多。今年在短视频平台上,就涌现出了B太、铁头、狂飙兄弟等网红大V,通过打假“鬼秤”等方式,来维护消费权益。在他们的带动下,已经有一些人开始习惯外出购物时自己带秤。
现在的消费者,没那么好忽悠了。大家都有一个很清晰的自我认知:我虽然穷,但并不傻。于是,但凡弄虚作假的品牌和商家,往往都会现出原形,被舆论指责,有的甚至被消费者抛弃。
在这方面,最近除了张亮麻辣烫,还有一个鲜活的案例,是关于茉酸奶的。在上个月,茉酸奶陷入了疑似使用植脂末的争议中,但品牌方始终没有正面回应,争议也越来越大。在风波之下,多家门店生意下滑明显。到了8月4日,茉酸奶终于宣布,全国门店的所有酸奶奶昔产品将升级使用无植脂末的全新版本奶基底,并已召回全部旧原料。风波就此算是告一段落。
所以,面对硬核的消费者,商家该怎么办?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更“硬”才行。比如,说的和做的要相符,不能做了10分的事,却说100分的漂亮话;甚至明明啥事没做,却说自己负了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