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式教育如此成功?

一个水彩笔 2024-11-13 10:41:07

为什么中式教育如此成功?这个问题自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陆续出台前,中式教育就一直存在并像传宗接代一样代代相传。

中式教育: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简称。基于中国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中式教育自古至今都按照人们意识中的模板发展延续。

中式教育注重学生的纪律性和应试能力。学校教学则多数采用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机械性地重复记忆,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就像计算机内部程序,提前编制好,今后的所有数据都按照这个系统去执行。

填鸭式的教育、唯分数论的压力、标准化的答案,让多少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把多少孩子锁在了分数的牢笼里;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创造力;抹杀了多少孩子的独特性;剪断了多少孩子探索的翅膀;埋没了多少孩子的创新灵魂。

在大多数人都将“高分”设置为默认模式时,殊不知,自认为高分就是一切,其实那是中国式教育的枷锁,束缚了孩子的思想和灵魂,忘却了儿时的梦想和初心,本想傲游在知识的海洋,不曾想被应试的枷锁捆绑了一辈子,迷失了自己的梦想。高分低能,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

最近看了一部大型纪录片《中式窒息父母》,揭示了中式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纪录片中的父母情绪不稳定、泼冷水、过度指导、甚至打压,他们能给予子女的只有传递的压力和痛苦。这让人值得深思:为什么好孩子都是别人说家的?为什么你眼中的孩子既不漂亮,小提琴也拉得不好?为什么孩子周末完成了作业也不能出去玩?

我想知道那些口中高喊着“这些都是为了你好”口号的父母,有几个是真心为了子女好,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让子女成为自己的骄傲,弥补自己一生的缺憾,完成自己都不曾完成的梦想。

书本的知识是死的,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不应被应试教育扼杀在摇篮里,不应被父母的口号羁绊住向前的脚步!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我们要细心教导,因材施教。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思想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也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中国式教育,不应该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也不应该是老师手下的一批批“贴着合格标签的计算机”,更不应该是家长绑架下的一个个没有笑容的“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中国式教育,应该是在中西教育对比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最终培养出一批批可以强国保家、振兴祖国、掌握世界一切事物的掌舵人、解密专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