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承办大规模综合性国际运动会,为了能顺利举办亚运会,全国上上下下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从而保障了亚运会的圆满召开。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为亚运会的召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他还指挥了亚运会比赛场馆以及亚运村的建设,这个人就是张百发,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务。那么,张百发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张百发出生于1934年,河北省香河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年仅16岁的张百发跟随父亲来到北京,住在贡院西街8号,每天在家中跟随父亲学习织布。当时张百发住处的旁边是一处建筑工地,张百发对织布兴趣不大,但对建筑工地却非常着迷。
1951年,张百发成为一名建筑工人,一开始,工地看他年龄小,让他当了一名通信员,不久后,张百发又成为一名钢筋学徒工,隶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张百发非常善于琢磨,尤其是当钢筋工期间遇到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很快,张百发就成为钢筋工中的佼佼者,1954年,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专门发起成立了“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张百发担任了队长。小组成立后,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张百发也多次得到上级表扬,并在195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在这之后,张百发继续以忘我的精神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连年超额完成任务,1956年,张百发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也多次受到领导接见,被树立为典型,成为人人学习的榜样。
1958年12月,张百发被调到大会堂工地第四指挥部,与其他青年突击队以及施工人员组成了“张百发钢筋工连”,仅用了九天时间就绑扎了680吨钢筋,赶上了大会堂的施工进度,为保障大会堂的顺利施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之后,张百发继续在钢筋加工工艺方面深入研究,并使得钢筋加工工艺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操作,支援了国家的建设。
1965年,31岁张百发和李瑞环同一天被叫去谈话,两人也都被破格提拔,由一名工人成为工厂的副书记。值得一提的是,与张百发一起被提拔的李瑞环后来的成就很高,官至正国级。不过,正当张百发准备继续大干一场时,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张百发也受到了冲击,1972年,张百发又被调到湖北工作,直到1974年才返回北京。
返回北京之后,张百发担任了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长,国家建委副局长、副主任等职务,他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继续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减小十年浩劫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1983年,49岁的张百发担任了北京市副市长,他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投身改革开放时期首都的建设当中。
那段时期,张百发主管城建工作,他积极探索首都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张百发还以极大的毅力领导了亚运会比赛场馆以及亚运村的建设,保障了亚运会的圆满召开。
1997年,张百发卸任北京市副市长后又担任了首规委副主任等职务,于2004年退休。退休之后,张百发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9年,张百发因病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