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里的战斗
■周 鑫 夏泽华
落日余晖消失在地平线,夜幕笼罩下的山谷洼地,一根天线悄无声息地立起。通信兵们正在紧张架设天线、建链组网……他们要在各个作战分队到达阵位前,完成基本指挥所的搭建。
一级上士李大超,正在娴熟地连接线路、调试设备。李大超知道,信息传输关系到战时指挥链路的畅通,也是确保打赢的重要条件。学习专业时,为了尽快掌握装备性能,实现精准高效的通信保障,他常常拿着说明书对照装备的功能逐一练习。训练中,他把遇到的一些偶然发生的情况详细记录,并总结出处置应对的心得。经过刻苦钻研,李大超的思路更加开阔,工作起来也越发得心应手。
“政治工作要素、后勤保障要素通联测试完成……” 耳机中传来战友的声音。李大超长舒一口气,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接通了网络。随后,李大超和战友开始等待前沿指挥所将侦察小队取得的“敌”重要目标位置回传——上级将指挥火炮对这些目标进行覆盖。届时,李大超将向各个指挥所传达“总攻”号令,分布各地的阵位也会在同一时刻发起冲锋。
侦察小队通信兵程少兵和队友,经过一天的渗透,按照作战计划已于黄昏前,在“敌”阵地前一处隐蔽高地建立起观察阵地。很快,他们就测算出了“敌”指挥所的位置坐标。
拿到“敌”指挥所的坐标,远方的火炮就可以对其实施精准打击。届时,“敌军”将乱作一团,我方获胜将成定局。程少兵戴上耳机,难掩内心激动,打开电台准备向前沿指挥所上报“敌”指挥所坐标参数。
“泰山,我是孤狼,收到请回答。”程少兵向前沿指挥所发去电台通联调试的口令。然而,程少兵重复了几次却没有收到回应,耳机里传来的只有“嘶嘶”声。此时,“总攻”发起的时间眼看越来越近。
基本指挥所内此刻也是一片安静,李大超尝试与前沿指挥所建立通联。他屏气凝神,仔细听辨,坐标数据迟迟没有传来。李大超不断调试设备,试图重新建立通联。经过多番检查、确定接收端无异常后,李大超判断:无线通信受到“敌”电磁干扰,与前沿指挥所通联中断。
“无法突破‘敌’电磁干扰,只有靠有线通信了。”李大超心头一紧,不禁回想起之前的经历。
那时,他刚到通信连不久,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当今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为什么战场上还需要有线通信?直到在一次任务中,电台受到电磁干扰,无线通信中断,班长背起线盘,用线路接通指挥所与一线阵地,李大超才明白:无线通信在保密性、安全性方面存在弱点,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干扰,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时,有线通信就是保底手段之一。
自那时起,李大超常常背着七八公斤重的络车进行训练,三步上杆、徒手攀爬、穿越堑壕……
刺耳的“嘶嘶”声让李大超来不及多想,他拉起线盘向前沿指挥所跑去。为确保通信尽快建立,他在灌木丛中快速奔跑着。在通往前沿指挥所的几条主干道上,李大超注意到“敌”无人机正在空中盘旋。直到无人机的声音渐渐远去,李大超才猛地起身,继续拉着线盘狂奔。他拽紧绳索,背着沉重的设备在山地丛林里穿梭,手掌被划出道道伤痕。此刻,他不敢停留,不停催促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
另一边,程少兵也带着目标点坐标,往前沿指挥所方向跑去。与前沿指挥所失去通信联系的他,只好尝试徒步将信息后送。他边跑边测试电台,不断探寻“敌”电磁干扰区的边界,只希望尽快将信息传回。
“怎么样?通信恢复了没有?”程少兵的身后传来李大超焦急的询问。他们在距离前沿指挥所不远处相遇。
程少兵说:“无线通信被干扰了,我们的电台与前沿指挥所失去了联系。你恢复与前指的通信,我把参数带回去。”来不及多说,程少兵和李大超并肩奔跑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他们到达前沿指挥所时,夜色已经笼罩山林。李大超借着繁星的微光,将线路与前沿指挥方舱连在一起。前沿指挥所与基本指挥所之间的通信恢复了。程少兵快速口述参数,李大超操作通信设备,将坐标在“总攻”前传回。
一条条信息随银线穿过战场,精确抵达指挥点位。冲锋号声响起,霎时前方“炮火”轰鸣,夜色被熊熊燃烧的烈焰点亮。不一会儿,李大超的耳机里不断传来前线的捷报。
(本文选自2024年11月6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王凤祥